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应用型人才该如何培养——安徽新华学院“三个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6-06-21 12:00:00
中国教育报
 

 

  又到一年毕业季。2016年高校毕业生达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16万人。就业形势复杂又艰巨。然而,安徽新华学院2016届毕业生面对就业却成竹在胸、自信满满。

  创办仅16年的安徽新华学院连续多年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该校曾先后6次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3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还被国家教育部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

  该校毕业生为何如此受青睐?大学生就业能量哪里来?这与该校实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密不可分。今天,我们一起来翻开该校“三个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秘籍”。

  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形成“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

  2000年创办、2005年升本的安徽新华学院,是一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该校较早确定了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将根植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作为生存发展的基础;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创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首要任务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该校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即: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德育为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注重职业生涯教育,突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注重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努力培养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坚持开放式办学,构建“三个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在“四注重、四突出”的人才培养思路指导下,安徽新华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构建了“三个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三位一体的育人主体、“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职业生涯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学、用、创”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

  形成“学校、企业、研究机构”三位一体的育人主体。作为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该校积极促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委员会,建立相应机制,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搭建合作平台,在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应用型课程、共同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等方面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发挥了学校、企业和研究机构三方育人作用。

  构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职业生涯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通识课程”旨在培养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通融识见、辩证思维、博雅情怀和高尚志趣的高素质人才;“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有扎实基础和较强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职业生涯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生涯规划意识与技能、较高职业素养、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该校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及其他育人活动,将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职业生涯课程相互衔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探索“学、用、创”三位一体的培养方式。“学”就是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事、学做人,这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该校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并要求学生在课堂学、在实验室学、到企业学、到社会中学,培养学生端正的品行、健康的身心、扎实的基础和较强的发展潜力。“用”就是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以用促能,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该校通过强化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创”就是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它是安徽新华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该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广泛开展学科与科技竞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搭建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该校构建了包括“素质拓展训练、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教学、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应用与创新”八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用”“创”有机融合。

  逐步形成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安徽新华学院“三个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完善,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显著的成效。

  二级学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形式。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和“三个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校各二级学院积极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实现形式,如“校所企三三制”动漫人才培养、“教学实践就业零距离、实习实训就业一体化”通信专业人才培养、“双外语+商务技能”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3+1”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电子商务“创业实验班”等。动漫学院学子与合肥橡树、安徽利斯特等动画企业联合设计制作了10余部优秀动画片,其中,26集动画片《橡树餐厅》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部门评选为2012年度优秀国产动画片。2014年,动漫学院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校企合作育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该校先后与安徽路桥公司、安徽交通科学研究所等40余家行业机构、企业、研究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与企业联合制定了36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应用型课程39门,合作编写教材24部。该校与深圳讯方、华三通信等企业在校内共建了“现代通信实验室”等9个实验实训中心;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7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53个;引进2家动画公司进驻校园;先后开办了“新华—科大讯飞计科班”“新华—H3C网络班”“新华—大唐通信班”等多个校企合作班,培养学生逾千名。

  “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为了建设一支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校企双向融合”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学校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校授课,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实施“双能师资培养工程”,安排教师下厂挂职,促使教师从单纯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服务型转变。该校教师与先锋制药、合肥华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研发了一批新产品、新项目,其中“益母草制剂质量控制”获得国家专利,“智能射频识别防盗器”“低压集中器”等投产应用;学校教师承接的10余个工程项目设计均达到了省优水平。

  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可喜成果。近三年,该校共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7项;共有289人次学生在省级及以上学科与科技竞赛中获奖。2015年共有5名学生获得安徽省“双创之星”大赛创新、创业之星奖,3名学生在首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1金2银,3名学生获得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同时,在校学生和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受到中国青年报、新华网、安徽卫视等媒体多次专题报道。该校先后获批为“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安徽省创业师资培训基地”“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AA级)”。

  学生就业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高。据麦可思调查,该校毕业生专业相关度为67%,与全国非“211”本科院校持平;职业吻合度为52%,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平均值(48%)高4个百分点;毕业一年后的非失业率为96.6%,比全国非“211”本科院校毕业半年后非失业率平均值(92%)高4.6个百分点。该校学生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2015年该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

  实践证明,“三个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回应了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较好地协调了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2015年,安徽新华学院被遴选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该校把“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改革深化工程”作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十大工程”之一。我们相信,随着“三个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新华学子能够凭借过硬的能力素质,迎来属于自己的似锦繁花。(代玲玲)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中国教育报 2018-03-23 08:51
中国教育报 2016-04-20 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