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在线
  刘淑芸,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布朗大学访问学者。兼任教育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经济管理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德职教产教融合联盟常务理事、悉尼协议高职联盟理事、嘉兴欣禾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兼任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嘉兴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等职。主编出版《莎士比亚论管理》、《古典传统与价值创造》、《经济学基础》、《经济论文写作》、《商务英语函电》等十多部译著、专著和教材。在核心期刊发表《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下海外质量评估的实践研究》、《主客体关系与评估效果正相关关系探讨》、《技术本科课程文化建设及推广模式研究》、《技术本科办学理念与教师课程能力建设》等数十篇论文。有在高校和省级机关多年教学、管理和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的从业经历。对应用型本科和职业教育、国际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
  红墙尖顶、绿茵遍地,这片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就矗立在湿地公园旁,微风拂过时还会带来青草的芳香。然而走进大门,闯入眼帘的却是一个个极具现代化的科技设施设备——智慧建筑模型实训室、建筑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商业摄影实训室……眼前这座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化美丽校园,正是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下简称“南洋学院”)。
  南洋学院创办于2002年,是嘉兴市引入大院名校合作的第一所民办高等院校,校名中的“南洋”二字源于上海交通大学1896年“南洋公学”之名。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与嘉兴市政府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支持南洋学院提升办学层次、迁建升本,嘉兴市政府投资近6个亿,在秀洲区新建校址。2016年,南洋学院正式搬迁至新校区。此后,南洋学院驶入了高速发展的新轨道。
  在“武书连2019中国一流民办高等职业学院”、“武书连2019中国高职高专创新能力排行榜”中,南洋学院均位列第12名。2018年3月,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下发《关于增加27所职业院校为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生活技能开发”青少年教育合作项目试点学校的通知》,南洋学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新增高职院校,名列其中。学校规模和办学声誉得到双提升。
  如今,又临高考季。今年,南洋学院计划招生3236人,其中面向浙江招生人数高达3010人,是在浙招生高校中招生最多的学校之一。那么,今年的招生专业有哪些?育人和人才培养模式有什么特色?在国际交流和职业教育方面,做了哪些融合发展?
  针对这些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中国教育在线浙江频道记者专门采访了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刘淑芸,请她带我们走进这个风景秀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府。
  刘院长出生在山西太原,在上海生活和工作了近30年,至今从事国际教育和职业教育管理已有20年。她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这对她在学校管理,特别是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上有着重要影响。
  2016年,南洋学院搬迁新校址,刘院长此时刚到,正逢学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新时期。对于一直从事高等教育和国际教育的她来说,如何做好职业教育、能否做好职业教育便是一种挑战。
  刘院长说,当时,学院根据自身的办学背景和发展规划,确定了16字方针:依托交大,立足嘉兴,提升内涵,二次创业。同时,立足这个方针,又制定了“三步走”战略。而关于南洋学院的办学特色,刘院长用非常简洁的三个特点进行了概括:第一是依托交大,办学基础雄厚;第二是国际化办学,实现本土创新;第三是产教融合,独创“南洋模式”。
  依托交大,办学基础雄厚。作为嘉兴市第一个引进“大院名校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南洋学院被注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模式办学的期许,更是百年交大雄厚的学科专业基础、优质的高教资源与成熟的教育经验。
  办学18年来,南洋学院建立了船舶与建筑分院、机电与交通分院、经济与管理分院、设计与信息分院、国际教育分院和继续教育分院等6个分院。紧紧抓住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百年交大的办学经验和强大的师资力量,南洋学院深化“校企合作+平台”的产教融合机制,创新“技、创、工、学、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了2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譬如船舶工程、建筑工程等专业,都是沿袭交大而开办的特色专业。”刘院长说,尽管这些专业都依托交大而创办,南洋学院也没有落下脚步,为这些专业都配上了够“硬”的基础,比如成立船舶与建筑工程分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所”,机电工程分院“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所”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交大优质高教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南洋学院的发展赋能不少。
  刘院长举例说,比如南洋学院与上海交大新南洋集团联合成立的“上海交大教育集团职业教育研究院(嘉兴)”,联合国内外优势资源,积极推进职业院校院长及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双师型”师资培训基地、国际教育合作等项目的落地与发展。
  再比如联合上海交大直管的上海海科院成立的“海科一南洋联合技术研发中心”,聚集省内外相关研究学者和研究实体,研究嘉兴及长三角海洋经济领域一些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以及学术前沿问题,为政府和企业的海洋经济的相关战略、规划和相关课题充当“智库”……以实际项目促进不断发展,以深度合作推动内涵提升,迄今为止,南洋学院参与构建合作的各类实训基地、研究基地已有数十个。
  国际化办学,实现本土创新。虽说南洋学院是浙江省几十所高职院校中的一所,但她有着鲜明的自我特色,那就是发展程度颇深的国际化特色。近年来,南洋学院已与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国际办学合作关系,增加学生接受国际教育的机会。
  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南洋学院引进了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和英国BETC教育理念,这是助推学院发展的重要一环。据刘院长介绍,“双元制”,顾名思义,有两个模式在其中,采用“企业元”和“学校元”共同培养学生的双元发展的育人模式。南洋学院借鉴德国“双元制”进行本土化创新与实践,“实岗双元、校企轮换”,使受教育者既在职业学院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技术理论,又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致力于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之所以说“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在南洋学院的育人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因为像“双元制”模式等本土实践不仅有企业参与到学生培养中,更体现在校企的深度合作不断为培育职业人才拓展平台。
  据了解,南洋学院机电工程分院与百年德资企业博凯机械(BHS)合作组建了中德职业教育研究院,全面引进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相关标准并进行了本土化建设;与澳大利亚本迪戈坎培门公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举办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不仅引进了澳大利亚TAFE模式,还引进了世界五百强庞巴迪的国际产教融合项目,即BRP中国区售后服务培训中心(船舶机械技术实训室),未来,可能会更名为“庞巴迪中国学院”。
  据刘院长介绍,这个产教融合项目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庞巴迪动力运动品牌全球直属中国区人才培养基地、庞巴迪动力运动品牌全球直属中国区售后服务和维修中心、庞巴迪水上运动品牌区域体验和推广中心。而合作项目的内容也非常广泛,包括共建校内实训基地,联合培养行业紧缺人才,共建共享国际化校企双师团队,共建销售及售后服务体系,开发教学资源等。“这一合作,不仅在技术的领先上,在生活方式上也有了依托,使传统专业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和岗位竞争力。”刘院长说。
  南洋学院还引进芬兰的“戈登”模式,并取得了成效。该模式形成了以效能教育为核心、技能教育为手段的教学体系,并设立多项评估与选修课程,培养人际交流、情绪管理、问题解决、同理心等十项针对青年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技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与职业能力。
  2018年7月,南洋学院与戈登国际培训机构中国东区代理商上海心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交流合作,双方共同签订了《上海心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交流合作备忘录》,同为“高校戈登沟通模式课程试点基地”揭牌,由此正式建立合作关系。
  2019年4月2日,生活技能校企合作课程——青少年效能训练第一期开班,面向全院2018级学生开放选课,开设2个教学班,每班限招24名学生。课程邀请到教学经验丰富的Y.E.T.认证讲师黄莉和奕言及四位助教。青少年效能训练课程,切实以学员为中心,打破传统授课方式,适合青少年学习方式,采用体验式教学,通过有趣、互动的方式展示概念和技巧,包括讨论游戏、练习和角色扮演,强调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操作性,课程以自我评价为主。
  下一阶段,学院计划筹建青少年生活技能开发体验中心,开展个性化定制课程(训练营);构建学生能力信息系统;深化校企合作+平台:循环推进青少年效能训练(Y.E.T)公益助学项目,用科学的方法和体系提升学生生活技能;搭建研究实践平台,培育生活技能开发研究和实践、生活技能和指导的工作室;面向偏远、困难中职和高中学校开设“生活技能阳光课堂”,将优质的生活技能课程和资源推广到合作的中职、高中学校去。
  在“职教20条”颁布后,南洋学院还与台湾技职教专家探索了立德树人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素质能力”的“高技能人才能力体系”建设的系统研究。此外,南洋学院还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筹划共建中澳TVET师资培训中心,实施“师资国际化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学院职业教育师资的教育教学水平;与英国合作,通过中英优才中心,引进培生BETC模式,并落地培生国际资源中心……这一系列的举措,都是围绕人才培养展开的。
  目前,已有10多个企业与南洋学院达成了“双元制”教学培养的深度合作。对于这一模式的优势与意义,刘院长心里一直有比较高的期许,而事实也是如此。“职业教育要让学生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模式恰好能够促进‘学生’和‘职员’双角色的身份认同,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认识职业,走向社会。”
  尽管南洋学院关于多种育人模式的本土化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学院仍在不断完善和精进中,“‘立德树人,产教融合,做最好的职业教育’是学院的发展目标。而对于育人来说,我们一直在路上。”刘院长说。
  产教融合,独创“南洋模式。“产教融合”是刘院长在访谈中反复提及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因为“产教融合”的深化与推进,对于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可以说,“产教融合”是一所职业院校的源头活水之一。也正因此,南洋学院一直坚持和深化“产教融合”办学,并从根本上有所创新。
  多年来,南洋学院全面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推动学校办学与企业需求相衔接,呈现出了校企育人“双主体”、学生学徒“双身份”的育人生态。如果细细了解南洋学院的“产教融合”情况,你会发现,这是“校企合作”的升级版。刘院长概括说,“校、企+平台”三元并举是南洋模式下“产教融合”实践的最大特点。
  “入学即就业,毕业即上岗。”刘院长这么形容南洋学院所实施的“产教融合”。不同于传统教学围绕书本课堂开展的统一教学的单一模式,“产教融合”让职业教育更有生长的空间。在这一模式下,校企共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教材与教案,展开更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特色培养,并共同组织考核。同时,校企双方开展学徒制试点、项目试点,形成深度合作,实现一体化育人,形成“招生即招工”的校企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南洋学院还为学子提供了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刘院长举了不少鲜活的例子:比如引进德国教学资源及考证体系,将实训基地打造成集教学、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社会服务、技术研发、设备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校企紧密合作型的中德智能制造共享平台;比如建立高新船艇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构建沪嘉企业对接、先进技术培育转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的平台等。
  这些平台将职业教育落于实践、实际、实例,让南洋学院离刘院长心中“做好职业教育”的办学愿景更进一步。
  “校、企+平台”三元并举模式是南洋学院“产教融合”实践探索的独创成果,而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刘院长精简阐述了“南洋模式”的核心——“技创工学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高职院校中难得的办学亮点。
  这一模式以学分制管理制度为纽带,形成“技、创、工、学、辅”五位一体育人新体系,培养“技能”、注重“创新”,让广大青年人以学生面貌走进来,以职业面貌走出去,迅速成长为贴合企业需求、具备综合素养的优质职业人才。“‘学分制’灵活多变,人人可以用‘能力’换‘学分’、用‘学分’换‘机会’,实现自己理想的职业之路。”刘院长说,在南洋学院,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俗话说的一点没错。而刘院长所说的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才之路”也并不是大话。很多人对职业教育不甚理解,甚至会认为,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参差不齐,“其实,职业教育不是一种低层次的教育,而是一种教育类别,是融入现代化手段的教育形式。”刘院长说,如果说存在差异,那么每一种教育形式下的教育对象都是存在的。
  既然如此,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之路很可能是走不通的。于是,南洋学院从古老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两大原则出发,实行“分层教学、分类培养”,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能力,成就更好的未来。“我发现,我们的学生,每一个人都非常有才。”在接触了南洋学院的学生之后,刘院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其实,这正是南洋学院“以人为本,服务发展,面向人人,人人出彩”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我们不停地提到人,这就意味着人是根本,是核心。为了人人都能成才,南洋学院会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提供平台。”刘院长说。
  “分层教学、分类培养”,即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的不同分层次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和培养。刘院长说,新生进校后,学院会对学生的个人意向做个全面摸底,摸底的范围包括升学、创业和就业等几个方面,随后再根据学生的意向分层教学、分类培养。
  就拿打算继续深造的这些学生来说,南洋学院就花了不少心思。近年来,选择升学的学生越来越多,学院也铆足了劲儿为学生助力。刘院长说,南洋学院基础教学部组织数学和英语两个教研室的老师为大一到大三学生辅导,还分为基础班、提升班和冲刺班,各个班级里也根据学生的基础分为AB班,实施分层教学。
  “这几年,南洋学院通过专升本被录取的人数逐年提升。”刘院长举例说,南洋学院17届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汤晴愉通过“专升本”考入浙江财经大学英语专业,2019年被外交学院录取,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硕士学位。其实,南洋学院像汤晴愉这样实现自己升学梦的学生不在少数。
  同时,对于擅长外语或对小语种感兴趣的学生,南洋学院还会进行国际化特色培养,鼓励学生“走出去”,实现国际发展。除了继续升学、出国深造等发展外,还有许多毕业生走向就业与创业。刘院长说,“对于想就业的学生,依据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学院帮助学生顺利按需就业;而对于有创业热情的学生,学院则是鼓励和支持,不仅创立了“创业草根学院”、‘秀·创空间’,还有‘创业班’,数十位企业顶尖的科研人员担任导师小班制引领教学,带动学生学会创业、走向实业。”
  秀•创空间(众创空间)以创意、跨界、印象、融合为理念,整体风格融合现代化、国际化元素(邀请具有丰富国际化设计经验的大师为空间做设计),体现嘉兴市国际化品质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面向未来的创新活力新城的定位,立足嘉兴,辐射长三角。
  众创空间目前入驻企业(含团队)达十余家,涵盖文化文创(以秀洲农民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科创(以师徒科技公司3D打印为代表的高新产业、以中瑜设计为代表的智能家装产业)、电商、大健康产业等,为学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国际合作等提供了良好的产教融合平台。
  “很多学生在学校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创客空间,并且拿到了营业执照。”刘院长说,这在南洋学院是很常见的,也很符合南洋特色的“创业”风格。说到这儿,刘院长还提到了一位南洋学院的知名校友,他就是构美现任CEO郑俊超。他不仅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电商直播品牌,还带领了200多位校友共同就业,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是南洋学院就业与创业培养方面杰出且鲜活的代表。
  随着南洋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招生范围也连年扩大。2020年,南洋学院面向11个省共计划招生3236名。从“面向人人,人人出彩”的办学理念出发,南洋学院实行开放的转专业政策,每个学生在第一学期末均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在教学资源能够满足的前提下,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历年转专业的成功率在95%以上。
  今年,南洋学院还新增了2个全日制专科招生专业,分别是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和老年服务与管理。记者了解到,这是南洋学院在综合自身专业结构和布局的实际情况后,结合国家、浙江省和嘉兴市的相关政策,经过二轮专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布局的一个新举措。
  “时尚,新兴,有发展前景。”对于南洋学院不断更新和优化专业结构的做法,刘院长解释道,“我们开设的专业不仅要符合市场需求、企业需求,也要受学生喜欢,引起学生的报考兴趣。”
  专业设置一直是南洋学院的一大特色,这不仅是因为依托着百年交大极具学科特色的强势专业,还因为所开设的专业抓住了市场需求与人才缺口,紧跟新兴潮流。目前,南洋学院已经建立了建筑、船舶、机电、轨道交通、经济、管理、信息、设计、民生九大专业群共30个专业,涵盖装备电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创意、工艺美术、互联网金融、智能制造、电器通信、轨道交通、新材料和海洋经济等十多个产业群;移动商务、产品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游艇设计与制造、城市轨道机电技术、电子竞技等9个专业,也均为南洋学院近年来申报的有需求、有吸引力的新兴专业。
  对于新增的两个专业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和老年服务与管理,刘院长表示,这充分体现出了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养老服务将向着人工智能的趋势发展,从‘护工养老’到‘智能养老’,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具备极大的市场潜力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对这两个专业有热情的学生,南洋学院已与浙江嘉科智慧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及浙江天声集团逸和源养老基地达成了战略合作,确保专业发展前沿性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实践与就业。
  “我们发展新专业之前,都会集中和整合一切有效资源,构建好校企合作平台、打通产教融合通道,确保为每个学生的选择和未来负责。”刘院长坦言,没有落实到校企联结培养的专业是无法真正保障教学的完整性、学生能力成长以及后续就业创业的。这也正印证了刘院长和南洋学院“人人出彩”以及“做最好的职业教育”的不懈追求和美好愿景。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备12045350号-1 | 文网文[2008]22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902063号
版权所有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