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修正)

青岛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修正)

【内容分类】生育保险

【分类细目】基本制度

【时 效 性】有效

【颁布单位】青岛市政府

【颁布日期】1995.08.03

【实施日期】1995.10.01

【失效日期】

【失效说明】

【发 文 号】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42号

【主 题 词】企业 生育 保险 规定



青岛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

(1995年8月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42号发布 根据1998
年8月24日发布的青政发〔1998〕137号进行修正)


第一条 为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待遇,维护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根
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的国有企业、县以上集体企业、
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类单一或混合型经济所有制企业。

企业的女职工是生育保险的对象。

第三条 青岛市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的行政主管部
门。

市和各区(市)社会保险机构具体负责辖区内企业职工生育保险的业务
工作。

第四条 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由社会保险
机构负责收缴、支付和管理。

第五条 生育保险基金的统筹项目:

(一)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二)女职工产前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以下统称
生育医疗补助费)。

未列入统筹项目的其它有关费用仍按有关规定,由原企业支付。

超出规定的医疗服务费和药费(含自费药品和营养药品的药费)由职工
个人负担。

第六条 参加职工生育保险基金社会统筹的企业,按照本企业上年度职工
工资总额的0.9%,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向所在区(市)社会保险机
构缴纳生育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第七条 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四区(以下称市内四区)社会保险机构,
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5日前,将当季收支兑除结余的生育保险基金上缴市社
会保险机构;其他区(市)自行管理。

第八条 生育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险机构存入在银行开设的生育保险基金专
户,专款专用。

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接受同级审计、财政等部门和工会的监督。

第九条 市内四区企业的女职工计划内生育,在规定的产假期间的待遇,
由社会保险机构按下列标准一次性拨付给企业包干使用:

(一)产假期间的工资按女职工所在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拨付;

(二)生育医疗补助费1200元;剖腹产增加生育医疗补助费1000
元;妊娠合并症增加生育医疗补助费4000元;

(三)计划内怀孕七个月以上流产或死胎者,按第一、二项规定享受待遇。

其他区(市)的生育医疗补助费标准,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自行
确定。

生育医疗补助费标准,可随生育医疗费用水平的变化作相应调整。

第十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由企业按现行规定支付给本人。女职工
生育的医疗费从生育医疗补助费中报销;超出部分,由企业按规定报销。

第十一条 女职工生育的产假为90日;晚育的,增加产假60日。怀孕
7个月以上流产或死胎者,产假为42日。

第十二条 女职工生育出院后,在产假期间内因其它疾病发生的医疗费,
按照医疗保险的规定办理;产假期满后,因病继续休息治疗的,由企业按有关
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女职工生育后,由所在企业持婴儿出生或死亡证明、流产证明、
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生育证明和本企业上年度工资统计报表,到所在区(市)
社会保险机构办理生育保险待遇的拨付手续。

第十四条 社会保险机构按生育保险基金收缴总额的2%提取管理费用,
用于生育保险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的支出。

生育保险基金及管理费不征税、费。

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按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无故逾期不缴或少缴的,按
日加收欠缴额2‰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生育保险基金。

第十六条 企业虚报、冒领产假期间工资和生育医疗补助费的,由劳动行
政主管部门或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社会保险机构追回,并处以1000元
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社会保险机构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贪
污、挪用生育保险基金的,由有关部门给予相应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本办法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青岛市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
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政府规章行政处罚等条款的决定

(1998年8月24日 青政发〔1998〕137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决定
对《青岛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的行政处罚等有关内容作如下修改:

第十六条修改为:“企业虚报、冒领产假期间工资和生育医疗补助费的,
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或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社会保险机构追回,并处以
1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就业法规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