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频道 | 外语快讯 | 英语竞赛 | 小语种 | 实用英语 | 少儿英语 | 外语每月大事记 |
丁俊华:英语教育应符合更多人需求 实现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慎重规划] [英语教育需要个性化培养模式] [浅谈我国的英语教育优势和不足] |
导读:2月27日,瑞思学科英语总校长丁俊华先生做客中国教育在线访谈间,跟大家解读何为真正的学科英语
……进入访谈>> |
|||||||||||
|
--瑞思学科英语总校长 丁俊华
--瑞思学科英语总校长 丁俊华
--瑞思学科英语总校长 丁俊华
--瑞思学科英语总校长 丁俊华
--瑞思学科英语总校长 丁俊华
--瑞思学科英语总校长 丁俊华
--瑞思学科英语总校长 丁俊华
主持人:丁校长,您从事英语教育研究工作差不多有20年的时间了,首先请您评价一下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丁俊华:我作为一个英语教育工作者不足以来评价,但是我可以谈一下我的感受,或者是我对于英语教育发展这么多年的一些基本个人的认识。英语教育应该来讲是跟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关的,有了改革开放,才有了英语教学、英语教育,改革开放30年,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应该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家也都清楚,改革开放之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空白,在这30年当中,我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比如说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它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培养出的人才在世界上数量之大、质量之高,也得到了公认。这些优势、成绩我就不去总结深谈了,如果英语教育进一步发展,一定是基于目前出来的问题、不足来去分析,才会取得下一阶段更大的成就。
目前来讲,我个人认为,英语教育是到了一个分水岭,我们必须探索出更加适合目前信息化社会对于英语教育的要求,包括我们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地把我们英语教育和英语教学搞上去。笼统来讲,目前我们的英语教育培养出的人才还不能够满足现代的需求,总的来讲,我们的投入较大,跟产出不成正比。效率低,就是中国每天有3亿人在学习,当然不同的,从儿童到成人,都在不同的方式来学习这一门语言,但是跟国家的期望,跟国家的需求,显然它的效率是低下的,当然这不是我评价的,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家长,都有这样的评价。我想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中国的英语教育没有从,总的来说,在以前取得的进步的时候,需要有一个细分的推进工作。我们以一个模式来要求我们的外语人才,显然不合时宜了,也不可能满足现在的信息时代大家的需求了。这个不足是制约中国英语教育发展的一个很大的方面。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应该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是从教育行政到下面教学层面,一直到我们社会等等,他们的认识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推进,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方面也是思索了很久,也在实践层面,在外语教学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一会儿可以分享一下。
主持人:您认为现在最大的不足还是存在大家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学,但是最后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那怎么样才能够提高这个效率,尤其在现在的少年儿童英语的学习上,怎么样能够让孩子快乐高效地学习呢?
丁俊华:谈到这个问题,可能本质上来讲,不同的孩子对于外语,对于英语这门语言,它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体制,学校有不同的体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群体,其实对于英语这门语言教育的目标,他将来成长的需求都不一样,而我们忽略了,从商业角度来讲,我们忽略了这些差异,我们放到一个培养的模式下面,我们过去按照我们惯有的思想,自上而下,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尽如人意。我们只有满足了学习者的更具有指向性,或者更有个性化需求的这种学习,可能才能会像您提出的学习效果也好,或者是能够快得起来,这才能是根本。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体验,强加来的和被动的学习和我主动的能够满足我个性需求的一定是效果不一样的。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提供一些能够符合更多人的需求的个性化的一些英语教育服务。
丁俊华:对,这只是一个方面。当然了还有很多,我想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要满足,才会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这个教育模式才能适应需求。
主持人:那像瑞思在中国实际上是开创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就是学科英语。从目前家长的反馈来讲,学科英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到底什么叫学科英语?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和别的英语,比如说和传统的新概念有什么样的差别,和经典的新概念这一类的。
丁俊华:这个问题比较专业一点,这也跟瑞思5年前开始创办瑞思学科英语的教学定位,当时的思考是一致的,设计是一致的,我简单来解释一下,到底什么叫学科英语?瑞思是由一个单词,上升这个单词构成的,当时我们在顶层设计这个课程的时候,这四个字母代表了瑞思学科英语基本的内涵,我从这四个字给任总来解释一下,第一个R,实际上它是一种课程体系,我们叫(英文),(英文)在2000年之前,上一个世纪90年代在国际上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兴起的时候,美国的互联网技术很发达,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有一个很大的群体,进入了教育领域,研发教育的软件,其中在世界范围内做得最好的就是爱尔兰,爱尔兰大家都知道,有一批小的软件公司,他们跟美国结合,就确定了一个战略上的合作意向,对美国主流的英语的教材开发出一套互动的软件、学习的软件,他们当时也称之为一种英语教学的革命,他们花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研发出了这一套(英文),有知识产权的,基于美国的小学课程,开发出的一系列的软件。
这个课程最大的改变就是,它提出了整个互动性的教学,把它搬到课堂里面,这当时在美国也引起了教学界,课堂教学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时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英文)整个就收购了(英文),这个教育出版公司,当时是美国第三,它变成了世界第一大的教育公司,在2000年之前,纽交所上市了,它核心的就是这个教育软件。当时这个软件开发出来之后,也引起了教育界同行的关注,大家都觉得这样学习语言,真的是一种改变,后来04年左右,这一套课程就准备引入中国,但是当时的客观条件是不允许的,当时教育行政部门也在考量,太超前了,它的互动白板,当时04年白板还是挺贵的,我们国家可能投入很大的财力。
今天我给任总提供一个数据,去年2012年中国是有30万个互动白板,应用到课堂当中去,而04年可能3万个也没有,而没有这个白板,课堂就起不来,这是外语学习方式的改变。第一个R,就是英语学习、英语教学,是基于这套课程,才有了瑞思学科英语的课程体系,把国际化的课程引入到中国来,瑞思当初设计的初衷,就是让中国的孩子也享受到这种新的英语教学的探索也好,或者一个试验田也好,所以才有了这个课程体系。
I是(英文),渐入式的一个单词演变而来,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渐入式是英语教学当中公认的一种模式,英语界三大因素之一,就是没有这个环境,你的语言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当然有一个研究成果,会有百分之多少,当然我没有准确的数据,各地的差异不一样。但是从公认的角度来讲,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校园里面,(英文)在加拿大、新加坡等等第二语言国家,包括外语国家也得到了验证。这一套课程体系里面,这个I是要求渐入式,才会要求学习者接受这样的方式。举个例子,课堂教学当中,一定不是把语言割裂成单词、语法、词汇这样来学习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渐入式的,它是整体对比,概念整体植入到我们的思维当中。所以说这也是瑞思学科英语当中所倡导的,利用渐入式,我们把教学目标培养当成了,避开了知识体系,而作为一种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有英语的思维,才有其他的能力,比如说未来领导力等等,这些才能装入到这样的教育理念当中去。
主持人:我们在瑞思英语主要的教学方式上是以渐入式的教学。
丁俊华:对。
主持人:那S代表什么?
丁俊华:S是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教学元素,就是(英文),基于学科的。这个(英文)在国际上,(英文)是由(英文)演变而来的。大概在2000年左右,美国的英语教学就发生了改变,不再把英语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而是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要的需求,基于他能够接触的内容而来制定他的课程计划、教学目标,当然中国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这个语言环境,整体社会的语言环境。所以把(英文)就改成了(英文),学科,学科用英语作为一个工具来学习它的其他的学科,包括本身的语言艺术,数学、科学,当然在中国我们只设计了三门学科,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重要的是说,基于学科这么一个渠道,我们让孩子的成长,教学目标得到一种提升,还是那个目标,不再把英语当做一门知识体系来做。
任总也是搞英语教学的,WIndows有一个很重要的论断,大概在2004年,他说孩子如果要学会这门语言,一定要让语言走进他的生活,我们一直在思索,对于儿童来讲,最大的生活,以前我们说要用英语去认路、交流、交际,实际上在生活当中,他接触最多的还是校园生活,而校园生活里面,他接触最多的是他输入的其他的学科,数学、语文、科学、成长过程当中的生活,这个学科可能充满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打开生活这扇门,后来我们也一直在想,他生活的最丰富的内容还是他校园里面学的其他的学科。
那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我们尽量多的让英语跟这个学科建立一定的联系,当然了,以数学为例,我们不可能用英语学到他汉语学的数学学科那么高深,但是我们是让他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用英语表达其中的逻辑关系,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解决这个学科当中的问题,那就OK了,科学当中的分类垃圾等等,或者培养他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科是这样的定位。这也是我们从学术的角度来讲设计的初衷。
主持人:E代表什么?
丁俊华:E我们还是回归。我们有一种担心,如果过多的在我们的课程体系当中提出了学科的能力,英语思维能力,演讲演示能力,包括小组合作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合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这门语言,它还是一门英语学科。
主持人:一个最终的回归,不管说我们采用的是教学的方式也好,还是说我们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也好,实际上最后都是为了更好的能够把英语真正掌握。
丁俊华:对。
丁俊华:我解释一下,在瑞思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对老师的理解,或者说对老师定位的要求,对他们的规范跟所谓传统老师的定位是不一样的,因为在瑞思的课堂当中,它是一个团队,我们觉得学习一门语言,单个的一对一的肯定是没有办法来提升各种能力的,在标准的人数上,我们是12到16个人,每一个课堂当中,必须有两名老师,他的作用力已经发生了变化,跟传统的您刚才提的授业、解惑,它的作用已经变化了,这两名老师我们是分一个主教,一个副教,最主要的是围绕这套课件展开的,他的作用就是引导孩子进入这个课件的世界,学习的这个世界当中,他们只是帮助者,帮助孩子去解决课程当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当然了更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说告诉孩子一个很良好的行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十二个孩子有两名老师的话,一定会在互动过程当中,会要求孩子怎么样有良好的坐姿,跟同学配合,或者更有礼貌,或者更多的一些在探索的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在教学当中的一些困难,老师会恰如其分的出现然后发挥他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更多的用中国老师,而不用外教,因为我们不想破坏整体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
主持人: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咱瑞思的教学当中,是依托这一套非常先进的课件,老师来讲更多的是像一个辅助者,他更多的是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让他同时在旁边可能去提供一些相应的帮助。
丁俊华:对,这两个方面如果做到了,这就是我们考核一个老师能不能够完成任务的重要方面。第一,让孩子们能够有序地进入整个教学环节当中去,因为这套课件是有声有影有像,而且是互动的。
主持人:学生自己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够得到一个反馈,是否正确,是否错误。
丁俊华:更重要的是,如果孩子们不把课件点出来的话,下一个环节进行不下去了,探索环节就没有了。同样是1+1等于2,一定有一个食物,有一个苹果,那那一个苹果需要去找,然后才有下一节,互动是围绕它来完成的。这是主教在白板面前需要完成的任务。副教需要照看,因为毕竟是需要观察到每一个孩子,可能情绪上或者是他的安全上等等各个方面都需要有一个照看,帮助者的角色一定要做得很好。另外最重要,整个课堂要渐入式的话,要尽量地说英语,就包括做的任何事情,两个老师可能会比一个老师好得多,来完成这种任务。
主持人:现在全中国有3亿人在学习英语,其中儿童又占了相当大的一个部分,实际上在很多区域,可能还没有瑞思英语。但是他们也要选择进行学习。那您觉得孩子是不是一定要选择培训机构来学习,还是说在家里也可以自学。我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没有这样商业化的机构,我们想学的时候,可能得找许国璋,看电视、听广播,现在这样的资源也比较丰富。您觉得孩子自学会怎么样?
丁俊华:您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挑战很大,因为我毕竟是在瑞思体系里面工作,一定要给出一个答案的话,可能不会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一分为二来分析。从教育的体系来说分校内、校外,从校内整个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来看,我觉得是不需要去找一个培训机构来学习的,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会破坏校内正常的体系,但是这个问题我也思索过,就看你进的培训机构是干什么的。
主持人:您在前面就谈到了,每个孩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家庭觉得说,学校里面的需求不能满足我,我希望我们到了一定的年级,有可能我想出国学习,那课内就不够,我需要更多、更深的一些知识。
丁俊华:以本科生申请研究生为例,至少大一、大二、大三的时候开始关注。我们知道研究生申请的时候,GPA是很重要的。需要把它要求的一些东西提前准备好,GPA不是短期类提高的。有些东西你突击了能拿到,有些东西拿不到。具体到申请这个环节,我认为哪怕你没有任何的经验,4个月到5个月足够了。DIY花的时间多一些,会去读一些东西,还存在对信息筛选的过程。如果时间非常紧张,特别功课压力比较大也不太适合。
主持人:提前做准备,真正的4到5个月是什么时候?
丁俊华:一般就是8月份,因为本科申请学校要求也是8月初才能出来的,还有包括研究生的要求也是7、8月份才能出来。所以在前期只能说把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做好了,等到学校具体的要求出来了以后,按照要求去做。
主持人:有什么关键的提醒?
丁俊华:如果这样的情况,那没有问题的,如果从个性化的需求来讲,校内没法满足他的需求,到校外的培训机构里面去学习,我们回到一个更窄的话题来谈,学习英语这门语言,我觉得这个前提如果是你不想让这个孩子,把英语作为一个知识来讲,作为一个教学的任务来讲,在校内我觉得是够用的,因为毕竟在学校的体制内有它的课程标准,有它的教学任务,有它的考试,有它整个教育的体系在里面,如果你在外面学了以后,就会造成起点不一,上海市两天前发布了整个的禁令,说所有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必须从零起点,我赞成这样的做法,但是这样的做法对于英语来讲,有一个前提,如果你在课外机构学习,就是为了学习它的所谓的语言的知识的话,没有必要,你想这么小的孩子,你就是为了他多背几个单词,多学几个知识体系当中的教学目标,那你等于说…
主持人:学了两遍。
丁俊华:把校内的任务在这儿完成了,那你到了校内以后,儿童的自控能力又那么差,他一定是觉得自己已经很会了,实际上是似是而非的,这样反而会影响了校内教育的效果。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为了把语言当做一门知识的目标,用这个纬度来考核的话,我觉得你培养其他的能力,那倒是可以的。因为有一个区分,就是为了拿分的,我觉得没必要,如果不是为了所谓的英式的教育,如果就是为了课程体系当中的分数、优势,还是回到校内去,他们是最棒的,最好的,但是你有更个性化的需求,像您刚才说的,如果在英语教育当中,你将来有更多的设计,或者是对于国际化需求,可能会有更多的想法,或者是这个孩子的能力倾向语言天赋更深一些,你接触一下,这样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我也愿意送过来学,但是如果是考试的模式下,我觉得对于孩子真的是一种压力,我不忍心。为了让他将来完成考90分,让他每周花掉4到6个小时,这对我来讲是很残忍的,但是他如果是快乐地学习,或者是完善他的人格,丰富他的阅历,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体验的话,我愿意送他过去体验。但是如果校内教育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会这样了,正是因为校内教育没有做到,不能够提供这么丰富的体系,所以才有机构。所以选与不选没有答案,就看你的需求是什么。
主持人:丁校长希望家长首先弄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给自己的孩子做好一个教育规划。如果说单纯的是为了完成课内的一个分数的话,那是没有重复学习的必要的。如果说这些决定了,说这个家长需求很明确了,觉得学校的教育并不能够完全满足我,我希望在孩子的语言能力上,还有在他其他的一些方面能力上有所提高,再去选择这种培训机构的时候,他们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样去选?
丁俊华:现在的机构很多,我们也不能太绝对,就像您刚才给家长的建议,我也同意。但是可能家长就为了孩子,就觉得为了提分,或者在班级里面有更好的分数的机构的表现,去选择机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讲,您刚才也提到了关于规划的问题,教育规划的问题,任何一个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包括一个学校,包括一个地区的教育,没有这种规划,可能会产生盲目或者是低效率,这个孩子也荒废不起。所以规划很重要。我们回到语言教育的这个话题来,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在英语教育的规划当中,我觉得可以分清楚这个孩子将来用英语来做什么,因为不同的培训机构有不同的目标,或者企业说大一点,自己的使命,或者自己企业课程的设计都不一样,有短期的,也长期的,可能还有不长不短的,甚至也有一些急功近利的,不负责任的,这种也有。我们也不敢说我们做得多好,但是至少我们有一个长期的规划,而且有一个国际视野来做这件事情。从这一点上来讲,家长一定要很慎重的把自己的孩子规划好,要量力而行,要看孩子将来成长的空间到底是什么。我们也都知道,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的一个基本的想法,希望孩子走到,将来10年以后,15年以后更加国际化一些,或者是他工作的范畴,或者是他交往的范畴不仅仅是北京,也不仅仅是中国,可能是一个世界范围,这是趋势,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这一点家长的认同性越来越大,可能好多人从小就为孩子做这一方面的教育规划。这里面可能好多家长得到了,比如说80后的家长,他自己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因为80后当年完成他的义务教育,进入到高等教育的时候,他的英语教育一定会遇到瓶颈,他的英语教育基本他自己不能满意,他不能参与国际化的竞争,为什么?他学的这一门语言,从知识的角度,优势的角度来讲,OK,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分数,也能够出了国,托福、GRE也有一定的分数,但是等他出了国门以后,他忽然发现他不能用。
主持人:他学习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障碍。
丁俊华:对,出现障碍,不能使用。最典型的国际上的一个例子,信息产业当中,为什么中国的学生智商很高,知识基础很扎实,他具备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任何一个国家,包括计算能力、数学能力都很强,但是就是在找工作的时候,或者是在一个国际化的公司里面就觉得跟印度人比,觉得人家在一个更高的职位上,或者是承担了更多的任务,按照他自己内心来讲,他觉得应该比他强。但是这里面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上。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国际视野上来看,像印度,他们在这个领域里面,为什么他们发达?印度人在这个工作领域,他的语言优势就突出出来了。那80后的一些家长,他们培养孩子的时候,会觉得我当年的英语教育还是有不足的,有缺陷的,他在规划自己孩子的时候,一定从很小的时候,可能会有这么一个本能的反应,我一定要找到在10年以后,我的孩子在英语教育上会有所成就,这也是我们瑞思这5年探索一个基本、朴素的想法,如果说通过我们,有一定的数量,10万、20万也好,真正的比较高端的能够走向,在国际职场上,或者国际舞台上有一定的能够被接受的话,那可能是我们一个基本的成就。所以说我觉得,我回应您的问题,在选择机构的时候,还是要看一下他们为这个孩子的设计,英语学习的路能走多长,本身课程体系是不是完整的,如果就是一个玩玩乐乐,可能是有兴趣,孩子高兴了,但是它到底能不能学到语言本身,能不能在10年以后,他现在学的东西,在他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能够打下一个思维的基础,知识的基础,而且还有一个包括人格、性格各方面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基础,这可能很重要,这一点可能很多家长,因为他不是搞教育的,可能又看不到,可能从外表上看哪个热闹就去哪个。我们有一些同行,设计很热闹,就是让孩子高兴,但是从表面上看也是课件,但是只是游戏,没有教育的功能,没有举一反三,也没有将来为他进一步学习打下任何的基础,光有兴趣了,光热闹了,而这个学习的成功最大的是要取得成绩,要可持续,这一点家长在选择教育机构的时候,还是要增加一个教育的判断力,从教学层面、教育层面为孩子将来教育的规划,尤其语言教育的规划,还是要有一定的选择。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建议。
主持人:丁校长给各位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外语辅导机构的时候,要去关注一下他的整体的课程设计,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的,这个目标能否跟您的教学目标相吻合。今年自主招生考试刚过,从自主招生考试的科目来讲,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英语取消了,但是英语的技能,实际上是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您觉得这个英语的取消对我们英语学习的大的环境是否会有影响?会不会有一些家长一看,这个不学,现在自主招生都已经不考英语了,那未来高考会不会不考英语?我们对英语的学习关注程度会不会下降?
丁俊华:从浅层上来讲,容易产生误导。但是从业内教育的工作者的角度来分析,恰恰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不再是用一维的简单的考试来证明我们英语的重要性,而是全方位的。2011年最后的两天,我们国家发布了新的国家课程的标准,各个学科都有,更早一点,国务院发布的2010到2020年的中国教育发展纲要里面,也首次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口号也好、发展思路也好,这些所有的指向都会证明,在我们国家英语教育越来越重要,这是肯定的,只不过是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这个途径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以前实现的过程当中,手段可能出现了偏差、问题,这种以考试定天下,一考定结论的做法肯定是不可取,中国的教育2000年前就有因材施教,实际上我们所有的教育当中,规律性的东西,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我们简单以分数或者是以简单的一维的指标来看,说英语如何如何重要,或者它起到了什么样的地位,这个时代可能会过去了,最开始我们交谈的时候,我说可能英语教育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新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重视,时代的变迁,英语教育它的重要性是越来越重要,这是国际化的趋势,谁也挡不住。但是它的变革,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手段,教育的方法一定会产生变化,当然不是说今朝明朝一下就能转变过来的。刚才您说的自主招生,它只是其中变革的内容之一,由此家长就来判断,今后的英语教育可能就会放松或者什么,这一点我个人来讲,一定不是这样子,它只能是越来越重要。除非是我们中国的英语教育取得了非常非常成熟,每个孩子,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地用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来交流了,那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不去重视它,因为它自然融入到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除非这一天的到来,但是这一天的到来,我们想,没有30年的努力,中国是达不到了,但是这也契合了2011年最后两天颁布的英语教学改革的课程标准里面,提出了经过这30年的变化,由原来一维的强调英语教育的工具性,而增加了人文性,就是不要仅仅把英语作为一个教学的一门知识体系,来学习它,它承载的更多的人文的东西,我在清华也谈过这个问题,如果真的把它当做语言词汇、语法的教学任务的话,那这30年我们积累的经验很多了,下一个命题,一定是英语教育承担更多的人文目标,如果我们的孩子,通过英语教育培养出的孩子,他知道如何用英语在世界舞台上交往,这是我们英语教育的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成功。我也期待再过10年,这个目标更清晰,再过30年,我们的任务真正达到,这可能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局面。
主持人:刚才您谈到,现在在11年新发的课标当中,除了工具性,还增加了人文性,这是一个目标,根据这个目标,中国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上,尤其是少儿英语教学上,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样的?
丁俊华:这个命题也很大,很多专家、学者大家也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因为毕竟我们是育人的这么一个任务,尤其是少儿的英语教育,将来社会和家长对他们的期待更大,尤其将来我们要,对他期待要成为一个国际化人才,我不说,家长心里一定是这么期待的。在将来这个大目标下,英语承担的,实际上承担的任务是很重的,通过它来实现这个目标,它是必经之路,是一个桥梁,这一点不用我说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但是这里面同样会有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把它,培养的过程当中,忽略了更多语言之外的东西,我们这个孩子,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仍然按照现在这样的体系来去要求孩子,我想这种国际视野是达不到的。刚才我也谈到了,不仅仅是说通过语言本身,好多东西通过语言本身是达不到的,实际上在国际教育的范畴当中,我们很多好的经验,包括中国本身好的经验,只不过是没有用到英语教学当中去,举个例子,19世纪40年代杜威(音),就告诉我们,当然不仅仅是英语教学,只是教育大的范畴的命题当中,教育如果脱离了他的生活,教育无疑是失败的,那么当时中国就引入了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把这些理念都引入过中国。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今天同样通过英语这个语言,用这个工具走向世界的话,仍然是有好多语言之外的东西如果糅合到培养的目标当中去,否则国际的竞争力就谈不上。我们语言再流利,他的做人或者他国际的准则都有一定问题的话,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一个人能改变的,他是整个教育体制所承载的,我举一个例子来表达我的想法。我记得我在看奥巴马竞选第二任总统演讲的时候,我看他的视频,我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解读他整个演讲过程当中,这20分钟的视频,我是在想象,超过51%的选民支持了他,认同了他的这篇演讲,在这个过程当中,也折射出他所接受的教育的方向,我只谈他演讲的过程,我们也觉得,给中国的教育也好,或者家长的一种培养语言的方向一个很好的思索,在演讲当中,他的那种自信,他关注的点,他举的那三个例子,一个学生,他的关注点和我们现在接受的语言教育,包括我们整个的教育都不一样,因为他要展示,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视频透射出,他们语言的教育是什么样的,要求学生在语言成长过程当中关注的是什么,是大众还是什么,我说的这个跟政治无关,就是让一个孩子成长,接受教育体制内,成长过程当中,语言会发生的作用。他的演讲的能力,他的眼神,他的演讲稿的组织等等,我们都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学习,因为奥巴马这一篇演讲,我相信他在5岁的时候,一定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练习,然后才有了这样的成果。我相信在一个考试体制下面来,尽管他能得高分,他们不会接受这样一个成功的所谓的人士也好,因为他只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教育体制培养人才观的这么一个结果。所以我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在国际上还是有差距的,我们还是要承认,美国能够在国际化这个舞台当中取得领先,教育一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什么钱学森对我们教育界提出“世纪之问”,作为语言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当反思,我们这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当然我们好的地方不要摒弃,我们传统的东方人的一些思维上的优势,包括我们的一些精髓,我们不是要改变这些。我不知道这个有没有回应您的问题。
主持人:非常感谢丁校长今天给我们家长的一些指导。谢谢丁校长。
丁俊华: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