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

生源危机实质是“质量危机”

生源下降,学生与家长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给高校带来了直接的压力,学校的质量,定位与特色就成为了竞争的关键。

2-1、生源危机向名校蔓延

2-1-1、211高校招生遭遇尴尬

上大学容易了,学生有了选择权,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显现。只要最好的,不要最适合的,一些教学质量本来不错,但地处偏远地区的211高校,以及一些农林院校,频频遭遇无人报考的尴尬,不得不再三征集志愿,以完成招生计划。

2013年,广东高招一批征集志愿时,有383个计划无人问津。缺额的高校大多数是地处偏远地区的农业院校,也包括一些211高校。如东北林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

院校名称 招生地 录取批次 计划数 投档数
东北林业大学 广东 一本 30 0
四川农业大学 广东 一本 20 0
内蒙古大学 广东 一本 7 0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广东 一本 23 0

在山东,一本一志愿投档后,有普通文科10所、普通理科15所院校生源不满。在文科10所未投满的高校中,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都地处东北或西北等相对偏远地区;理科15所未投满院校中,农林类也成为重灾区:湖南农业大学招收28人仅投出12人;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志愿)招收180人仅投出106人;首度在本科一批招生的济南大学缺额更是高达476个。

2-1-2、高校调减招生数量保质量

在全国高考人数持续下降的大环境下,985高校悄然调减招生计划,以确保质量。

2013年,全国高考计划招生694万人,较2008年增加了95万人。但从985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人数可以看出,近十年,绝大部分985高校本科计划招生人数出现小幅下降。

图2-1-1

图2-1-2

不仅本科高校在调减招生计划,个别优秀的专科院校也适时调减计划,以确保质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全国计划招生4700人,比2012年减少了200人。

2-2、高校质量建设与特色发展是重点

2-2-1、高校同质化现象严重

面对生源危机,一些舆论认为,高校应从自身找原因,缺乏特色与定位,是一个重要因素。纵观中国两千多所高校,专业设置雷同,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以湖北为例,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2013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共有67所本科院校、307种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多所院校同时开设一个专业的现象较为普遍。湖北省67所本科院校中有62所院校开设有英语专业,紧居其后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法学、产品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本科专业,分别有57、53、51、49、49、46、42、42、41所本科院校开设。仅从设置的专业角度看,各大学区别不大。

图2-2-1

2-2-2、考生心目中学校比专业更重要

为了了解影响高考生志愿填报的因素及心理,中国教育在线针对高考生填报志愿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详细报告见附件)。

在本次调查中突出反映了一个现象:学校比专业更受考生重视。因此,学校的质量、特色,是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

对于“如果在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之间只能选择一个,你会选何者?”这一问题,65.5﹪的考生选择理想的大学,34.5﹪的考生则选理想的专业。在“一流大学的二流专业”和“二流大学的一流专业”之间二选一,59.6﹪的考生选择前者。

考生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校知名度、专业前景分别排在前两位。

图2-2-2

2-2-3、引导一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要求职业教育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据媒体报道,现在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是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

相关调查也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增本科,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名显示,2012年就业率排名第一的是985高校,第二位是高职院校,第三位是211大学,第四位是独立学院,第五位是科研院所,第六位是地方普通高校。

eol.cn绠浠 | 鑱旂郴鏂瑰紡 | 缃戠珯澹版槑 | 鎷涜仒淇℃伅 | 浜琁CP璇140769鍙 | 浜琁CP澶12045350鍙 | 浜綉鏂嘯2017]10376-1180鍙 | 浜叕缃戝畨澶 11010802020236鍙
鐗堟潈鎵鏈 璧涘皵浜掕仈锛堝寳浜級鏁欒偛绉戞妧鏈夐檺鍏徃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