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丽

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在资本大规模进入教育领域以及信息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局面下,随之出现了一大批专注K12教育领域的机构并推出了多种现代教育信息化平台以及平台性的网站,并且开发出多种移动端的学习工具。那么如何看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的影响呢?中国教育在线总编陈志文对第二教育网董事长金玲丽展开专访。

本期嘉宾:金玲丽

北京盛世慧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第二教育网 www.dearedu.com)董事长,教育信息化特聘专家,中国中小学互联网教育开拓者,师说网络学院终身名誉院长,全国互联网“智慧课堂”联合发起人,国家教育科研十二五课题、十三五课题负责人。

01

如何看待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政策支持。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中可以看出,国家也是极力发展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在推行过程中,从最初的三通两平台到人人通,包括到现在提倡的校企合作,从国家扶持力度上看,政策支持还是非常大的。 更多>>

02

对于资本大规模进入教育领域的看法是什么?

当下,进入互联网时代,资本大规模注入教育领域,随之出现了一大批专注K12领域并推出现代教育信息化平台以及平台性的网站,还开发出多种移动端的学习工具。资本的注入与信息化平台的推出,可以把用户的需求和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对于传统教学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观。 更多>>

03

目前中小学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一是师资的老龄化,再考虑到教师的待遇水平等因素,导致很多学校缺少师资,因此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二是学生不好管理,对于淘气或者学习不好的孩子,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通常会公众化处理问题,从而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把信息化运用到教学当中,真正的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通道。 更多>>

字字珠玑

主持人:

互联科技高速发展,第二教育网建设智慧教育的未来学校是什么样?

金玲丽:

我希望未来的学校是一个知识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将来孩子每天上学不需要再背着书包,而是拿着像Ipad这样的移动终端工具到学校去,此时学校就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被老师灌输知识,而是主动的去学习,最后通过教学系统来做评估,老师给学生一些点评,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详细

主持人:

互联网科技发展能否带动中国基础教育革命性进步?

金玲丽:

互联网飞速发展带动了中国许多行业的转型,近十年中,互联网颠覆了许多传统行业,特别是商业、交通、金融业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几乎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然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畅想了十年,却成效甚微,十二五期间信息化建设真正走进了校园,三通两平台建设让教育具备了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利好条件……详细

主持人:

教育信息化带来了哪些变化,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么?

金玲丽:

十二五期间教育信息化使教育进入了全面建设,传统与创新,线上与线下开始融合阶段。十三五期间学校将真正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教育结构、创新教育生态、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教育从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从注重教师教向注重学生学转变,教师职能云技术、MOOC技术、大数据技术、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5G技术等将大量地用于教育。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详细

智慧碰撞

Q :

智慧课堂是否能给课堂增添活力,是否改变传统课堂教育模式?

A :

基于我们多年在课程及师资方面的优势,以及用户的积淀,去年我们推出了“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以K12师生为主体,以互联网平台和个人电子终端组成的系统为载体,将学习的决定权慢慢地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老师创建成套的学习资源,通过教案、学案、微课、辅导、作业、评测等模块,将课上、课下的预习、学习、复习、拓展等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推送给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Q :

建设“智慧课堂”遇到最大的阻力是什么?

A :

我认为最大的阻力还是师资的老龄化。岁数大的老师还不太能接受在电脑上的一些操作,他们接受会慢一点。但是我相信不管年龄大还是小,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智慧课堂还是很方便的。

Q :

中小学推行教育信息化成果如何?

A :

中小学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校园信息化建设几乎覆盖了全国各地中小学,三通两平台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和推广,信息化建设极大改变了中小学的校园面貌,城乡中小学教学条件差距大大缩小。教育信息化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慕课、翻转课堂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双师课的实施,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优质资源的征集活动等解决了优质师资分配比例不均,优质资源使用不公平的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精彩影集

起初的时候,大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掌握的一些教育方面的资讯和教案打包发布在网络空间,让圈子里的一些老师可以免费下载,达到一个共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也积累一些人气,大家形成一个圈子,共同做一些关于教参之类的工作。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