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简述 |
学科建设 |
师资力量 |
科学研究 |
人才培养 |
|
研院简介 |
培养政策 |
奖助学金 |
就业状况 |
|
学校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为我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项目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和 “985”工程建设,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学校。2000年4月,国务院决定,将原西安医科大学、原陕西财经学院并入原西安交通大学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30329 人,其中研究生 13452 人。全校有本科专业78个,拥有27个一级学科、15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2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有8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7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9个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详细>>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0802 机械工程、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0808 电气工程、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2 工商管理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070102 计算数学、071003 生理学、080102 固体力学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2701 核能科学与工程、100105 法医学
100210 外科学(泌尿外)
985工程:从1999年7月起,陆续有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浙大、南京大学、西安交大等9所重点建设高校与地方政府签订了共建协议,开始1999~2001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设。
211工程:“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建国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程。>>详细 |
师资力量 截至2010年8月底,我校教职工总数为9154人,其中校本部教职工5839人,附属医院3315人。专任教师2502人。 在我校师资队伍中,目前在校工作的两院院士21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38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和中青年专家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5人,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及“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6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51人。 近年来我校在师资队伍建中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实施引进与培养并重的集聚人才工作方略,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工作机制,推行校内外人员同台竞聘的具有交大特色的岗位聘任制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加强了教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岗位意识,使教职工逐步接受了岗位聘任、合同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理念等,学校师资队伍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详细>> |
科学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科技工作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前沿、突出自主创新、加速成果转化为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项目、人才和平台良性互动,在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学校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专业或专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4个陕西省工程中心和3个陕西省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五”以来,重大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共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6项,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军工973计划)项目1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成果获奖成绩斐然,“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1项。其中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排名全国高校第二位;教育部科学技术奖60余项,其中一等奖25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159项,其中一等奖28项。>>详细 |
人才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11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的学风、校风,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创建了良好的办学传统和育人环境。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充分体现加强基础、分类指导、注重创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人才培养模式上率先实行拓宽专业口径、柔化专业方向的改革,推进构建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2+4+X”三段式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改革。建立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课、学科主干课以及专业核心课的课程体系框架。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改革,推行实践训练、大作业和平时考核,改革考试模式。统筹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机制;统筹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验基地。积极探索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体系,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打造西安交通大学人才培养的教育品牌。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贯通的培养体系,成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详细 |
研究生院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从1931年起正规招收研究生,1956年迁校之际研究生规模已达200名以上。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是1984年全国首批试办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也是当时中国西部唯一的研究生院。西安交大研究生授权学科涵盖了理、工、医、经济、管理、文、法、哲、教育和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现有学历教育研究生13000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00余人),非学历教育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800余人。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每年招收学历制研究生近45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约850人,硕士研究生约3600余人,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发展和壮大,质量稳步提高。
截止2011年12月底,学校累计授予博士学位6400余个,硕士学位41000余个,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38篇,“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4名。详细>> |
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
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实现了办学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学校积极推进基于通识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2+4+X”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型向探索研究型教育的转变。2006年始,西安交大在国内高校率先实行“书院制”,全体本科生进入书院。书院和学院的“双院制”培养模式为学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07年,学校创办“钱学森实验班”,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创办医学“宗濂实验班”,探索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兴建了旨在发展学生科技兴趣爱好、鼓励发明创造的“工程坊”,鼓励学生“小发明、大创造”。2010年,学校首届“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实验班”开课。作为目前国内仅有的两所开办“少年班”教育的高校之一,西安交大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宽松的学习氛围,强大的师资配置,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迄今为止,学校取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0项,现已建成34门国家精品课程,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3篇,并有38篇获提名奖。详细>> |
学籍与奖助金政策法规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条件,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经2012年1月11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调整研究生奖助金标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关于硕士研究生。在《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金管理办法》(西交研〔2010〕2号)文件基础上,Ⅰ等、Ⅱ等奖学金标准每生每月提高100元;具备奖学金申请资格,但未能评上奖学金的研究生,学校按每生每月100元的标准核发生活补贴;全日制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奖助政策相同。关于博士研究生。在《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奖助金管理办法》(西交研〔2010〕1号)文件基础上,助研岗位津贴1标准每生每月提高200元。本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详细>> |
研究生就业
学校近年来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我校毕业生广泛分布于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国有企业等。就业地区主要以陕西、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为主:
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