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L型增长趋势下,中国经济该何去何从?转型、创新迫在眉睫,企业怎样突破重围?跟风还是另辟蹊径,企业家精神如何坚持?
许小年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
人民日报曾发文称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L"型——它有别于V型,即下落之后迅速反弹;也不同于U型,即增速降低后在底部停留一段时间再重新回到上升轨道。这点我是完全赞成的。
至于为什么中国经济会呈现L型,可以用经济学中一个常用的生产函数公式来分析。按照这个分析框架,经济的增长或企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数量型增长,即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来增加产出、产值;另一类是效率型增长,即依靠技术水平的提高来推动GDP增长和企业扩张。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都是数量型增长,这就存在一个问题。资本和劳动力都是有限的,因此数量型的增长就存在极限,或者说是不可持续的,这就是经济学中提到的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
比如,农民完全靠人力耕作时,他的产出是一定的;投入一台拖拉机以后,产出会增加;如果投入第二台,产出会继续增加,但和第一台相比要少很多,因为一台拖拉机已经满足他的需求了;同样,如果继续投入第三台,他的产出就会不变了。
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不可能永远依靠投资来驱动经济的增长。过去几十年,我们过度依赖政府的投资、央行发货币、商业银行发贷款,如今已经到了资本过剩的阶段,于是这个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就开始显现了,我们的GDP速度就下来了。
今年以来,央行接连"放水",却并没有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因为实体经济早已产能过剩,新的投资并不能给它带来变化。今年上半年出现的民营经济投资断崖式的下跌,就是企业对经济形势的一种理性反应。
钱都去哪儿了呢?都去楼市了,就像去年去股市一样。资金是非常理性的,它在实体经济赚不到钱的时候就会转到资产市场,把资产的价格炒起来,但这全都是纸面财富,并不伴随价值的创造。长久的收益,一定要先创造价值。如今实体经济的萧条和资产市场的繁荣,是非常值得我们警惕的。
很多地方政府财政已经相当紧张,现在又在搞混合所有制,试图运用民间资金,但是这依旧是走老路,还是在用拉动投资的方法来保持GDP增长,是无效的。
投资不振的时候,人们通常会想到靠消费。但消费并不是随时都可以支配的工具。消费要靠收入做支持,如今房价暴涨,老百姓买房子的钱都凑不出来,拿什么去消费?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不是思考经济数字什么时候上升下降,而是要看到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上面提到,经济的增长和企业产出还有一类是效率型增长,即通过技术水平的提高来达到GDP的增长和企业的发展。同样的例子,农民已经有两台拖拉机,再给他第三台没有任何帮助,第四台就是完全浪费。那么要想继续增加农业产出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提高技术水平,比如种子换成优良品种,既不增加劳动力,也不用增加土地,就能提升农业产出。对于经济来说,当增加投资已经不能驱动增长时,我们就要在提高技术水平上做文章。
以往的过度依赖投资已经给今天留下了很多难以处理的问题。过剩产能、债务风险上升、银行坏账等都是今天政府和民间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些系统风险没有清除之前,中国经济很难进入下一轮增长。这也是为什么中央在去年就提出政策的转向,即转向供给侧。
很多人认为供给侧无非就是一个新名词,但我认为转向供给侧是一个实质性的转变。过去我们的增长模式是在需求侧发力,人为制造投资需求,现在要转变这种模式,转到技术水平上。技术水平是由企业决定的,而企业在供给侧。因此我们的政策方向从需求转向供给,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并不是玩文字游戏。
供给侧政策,首先要清理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就是去杠杆、去库存、去产能,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在清理了高杠杆、高库存、高产能后,新的增长点从哪里来?这就要提到技术水平了,新的增长点来自微观、来自企业、来自技术水平的提高、来自效率的改进。如果我们能够看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改进,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
要提高企业的效率,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减税。企业的税负太重了,要让企业能够支配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研发中去,政府能做的就是减税。
此外,政府还可以缩小国有经济的范围,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让市场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不论是理论或实践,民营企业的效率都高于国有企业。
政府还需要做好司法改革,更好地去保护私人产权,让企业家安心在这片土地上投资和经营,他们才能够去思考提升效率、提升技术水平。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宏观经济差不一定是坏事。宏观经济形势的恶化反而像一种催化剂,迫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转型和创新。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转型不等于转行,创新不等于非要用高科技。传统行业中存在大量创新的机会,关键看你如何运用新技术来提高本行业和自身企业的效率。
服装行业是典型的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毫无疑问,但近来我们看到服装业中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订货会从一年一次变成了一季一次,快速推出符合新潮流的产品;利用互联网签约设计师,从设计师的相互竞争中选出下季流行的款式,再推到市场上。这就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来进行创新,属于消费品需求这一端。
供应端的创新,我也看到有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升级换代,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比如有一家企业就把个性化的定制在工业流水生产线上实现了,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还极大地缩短了顾客的收货时间。
技术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成本。道和术不能颠倒。现在有些企业认为不用点新技术好像就要不行了,这是本末倒置。道是商道,它是你的商业模式,是你在行业中最核心的所在。先把道搞清楚,再去思考术的问题。
谈到商道,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商人和企业家的区别。商人是捕捉机会的人,企业家是创造机会的人;商人利用机会套利,企业家利用产品盈利。过去三十多年间,由于中国市场存在众多机会,很多企业其实是用商人的方式经营起来的。今后这样的企业还会存在,但是市场留给商人套利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新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更多的企业家,而不是套利的商人。
要使企业能够转型,从交易型转变为创新型,企业家需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你才敢去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否则就永远是跟风。
2012年、2013年的时候,我曾经问我的学生在忙什么,他们说在做基金、做投资;2014年的时候,我问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说在做电商;2015年,他们在做P2P、O2O;今年他们又在做教育和大健康。大家都在跟风,没有独创精神。创新就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走一条陌生的道路。我不反对追求潮流,但是要知道追求潮流是最容易做的事,最容易做的事一定是利润最薄的事。
在经济和企业的转型时期,我们需要的不是华丽新鲜的名词,不是高深玄奥的理论,而是要回归商业的本质,关注产品、关注技术、创造价值。宏观经济虽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将在低位运行,但是我们并没有理由对未来感到悲观。
- 低价效应所带来的跟风消费、盲目消费,并不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消费文化,这种消费增量也不是健康、可持续的;
- 资金是非常理性的,它在实体经济赚不到钱的时候就会转到资产市场,把资产的价格炒起来,但这全都是纸面财富,并不伴随价值的创造;
- 我们的政策方向从需求转向供给,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并不是玩文字游戏;
- 商人是捕捉机会的人,企业家是创造机会的人;商人利用机会套利,企业家利用产品盈利;
- 创新就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走一条陌生的道路。
- · 尹中立:房地产调控须克服"投鼠忌器"
- · 张维迎:一网约车监管不能漠视穷人的权利
- · 潘英丽:买房养老,未来将成为"财富幻觉"?
- · 姚洋:经济增速低于潜力 扩大需求要靠投资
- · 厉以宁:民营企业与政府之间要做到"亲"与"清"
- ·姚铮:从"宝万对垒"看资本与创始人的相处之道
《学者说》为中国教育在线原创专栏,聚商界名家、商学院教授智慧观点,力图从多角度对行业热点进行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