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华中科技大学邵新宇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骆清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邵新宇,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机械工程)、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先进制造学部常务副主任;曾任科技部先进制造领域“重大装备与工艺技术”主题专家组召集人、“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专家组组长。1990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1998年获华中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95年-1998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进行博士联合培养)。长期从事汽车制造关键工艺与装备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主持研发了多种工艺技术创新的车身大功率激光加工装备与生产线,以及整车与发动机制造执行优化数字化平台,在一汽、东风、上汽等成功应用,并推广至航空、船舶等领域,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1)及二等奖3项(排1,2,5)、湖北省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均排1)、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等。出版专著3部,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
骆清铭,生物影像学家,1966年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1986年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9年和1993年分别获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大学教授、校长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他在生物结构、功能及多分子事件信息获取方面做出了较系统的创新性成果。创建了具有亚微米体素分辨率的全脑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MOST)原理和技术,绘制出亚细胞分辨的小鼠全脑三维神经元联接图谱。建立的全脑介观图谱绘制体系已在脑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为研究神经元类型、神经环路和脑疾病模型等提供了重要手段。提出了一种脑功能多通道近红外光学成像方法,检测到视皮层神经活动的快信号。提出了一种时间衬比分析方法,将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空间分辨率提高5倍。在光学分子成像领域,观察到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探针存在双光子高阶光漂白效应。构建了多种基于荧光蛋白的分子探针,实现了活细胞中多对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并行成像检测。曾获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教育在线 记者 张雯怡)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