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高层次人才招聘会
第四轮学科评估
学术桥人才评审评估
海外学者中国行
高层次人才网络视频招聘会
养老服务业人才缺口逾千万,专家:加快“医”“养”人才培养
2019-12-31
中国新闻网

  30日,在贵阳举行的“2019年贵州健康养老——高职院校服务医养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业内专家为养老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医养产业人才培养相关问题。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消息显示,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人,这对健康养老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解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打造有质量有温度的养老服务等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康养护理学院院长隋国辉介绍,长期以来中国在养老服务人才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方面几乎未能形成对仰赖产业发展的支撑,造成了养老服务业高达1300万人才缺口,人才缺失已成为职业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他建议,政府应该面向从业人员大量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对高校实施专业建设补贴,对人才培养师范生模式,创造职业发展,实施就业补贴等方式来完善医养人才培养。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的意见》第十项重要任务提出:“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年化。

  “中国养老事业高质量建设和发展需要医养结合模式,建立和培育医养结合模式离不开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因此,医养结合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贵州中医药大学养生学院院长曹峰说,目前,医疗机构不能养老,养老机构不能看病,长期以来制约着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医”和“养”的结合,不仅更方便老人就医、问诊,也较好地保证老人的身体健康。他建议,应在学校开设中医养生学、康复治疗专业、运动康复等专业,培养中医养生人才。

  贵州医科大学大健康学院院长曹煜表示,要尽快建立健康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和大数据管理平台,将医疗数据和体检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变静态数据为动态数据;建立慢性病数字模型,发现危险因素,预测疾病发生发展方向;对病人进行数据化管理,让医养产业更加规范,在未来,大数据将会在医养结合上发挥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职位检索
单位性质
单位检索
地区选择
学科检索
学历要求
职位搜索
人才速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