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举行的滨江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深化课程改革会议上,滨江区教研员、教科室主任陈一中给在座的各校校长、老师展示了这样一幅图:
这段时间,杭城中小学都在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滨江区亦响应号召,课改实验渐入佳境。陈一中展示的这幅学习型金字塔图和最近滨江区正在开展的一项研究课题息息相关——初中课堂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调查研究。
学习型金字塔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的理论。它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滨江区教科室以此为理论依据,仔细研究规划了此课题。目的就是借助调研,客观地了解当下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的真实情况。试想学生在课堂上连自主学习的时间都尚无法得以充足保障,“学为中心”这一当下课改主流又如何接地气?
统计:课堂教学结构的各部分都要算时间
据了解,该课题的研究主要基于具体的数据分析。由专门教研员随机抽取中学学校,对各年级、各学科课堂进行跟踪观察,同时录制现场视频。随后,将集中分析影像,观察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在一堂课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时间情况,并统计该节课中学生拥有自主学习活动时间的总量。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都将记录在案,小到基本的听讲、阅读环节,大到小组讨论、实际演练,课堂每一部分的时间都将严格 。
陈一中表示,用数据说话才更有说服力。也有助于促进学校、教师个人对课堂教学形式、结构的厘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去思考,在教学中有无自己独特的教学结构、教学形态,这同样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
打分:老师讲课清楚,最多只能得8分
一节课40分钟,孩子们到底在干什么?解决这一问题非常重要。当代教育理论认为,一节课应该把2/3的时间交给学生,教师的讲解累计不要超过1/3的时间。传统课堂里以教师讲课清楚为目标,孩子听课其实没有主动性。
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陈一中主任解释,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基本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也较低;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学生主体性参与度较高的学习行为,如小组合作或个体自学思考以及“指导同伴”等。
如果以5%定为一分,老师完整输出知识的部分最高也只能达到40%,所以被动学习的最高分即为8分。然而,总分有20分。
截止目前,学校调研基本结束,接下来将是数据整理环节。
滨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来江飞告诉记者,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双边的,其实这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课堂是教学发生的地方,关注课堂亦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