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计量大学“双百双进”活动走进缙云
2016-07-18 15:24:00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

  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显婷 实习记者 应惠婷 通讯员 闫瑜)去年9月,我省启动百所高校结对县(市、区)暨百万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活动(简称“双百双进”活动),号召大学生们深入实践,走进群众,服务人民,了解国情,积极奉献。

  今年暑假来临,中国计量大学663名学生和辅导员们深入丽水缙云县,走进乡村基层,开展“双百双进”活动。

  据了解,今年暑期到缙云县支教的中国计量大学学生分为31个分队,共计201名,此外,根据该校“双百双进”活动安排,还有33个分队的462名学生在缙云县开展政策宣讲、新农村建设调研、“互联网+”技术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等实践活动。

“我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

  7月11日,第一批310名学生顺利集结,由16位辅导员老师统一带队从学校出发,奔赴缙云。当天下午3时,在缙云县“双百双进”活动之“春泥计划”关爱夏令营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副书记陶伟华将“双百双进”实践基地的牌子交到缙云县副县长王巍手中。

  在去丽水的火车上,周玮琦一直在想象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的情景。他所在的团队成员全部是外国语学院大二的学生,“我们都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个个都是班级骨干。本来老师还担心我这个东北人受不了这么热的天气,不想带我来,我几次争取后,他才同意的。”

  15级的毛利平在得知他要支教的小学90%都是留守儿童的时候非常感慨,“小时候,我也经常5、6年才能见父母一面。”家在四川的他,2岁时父母便外出打工,之后的十几年,他成了大家口中的“留守儿童”。毛利平特别了解孩子们的感受,他说:“支教的这段时间,我会尽我所能让孩子们开心,他们太需要被关爱了。”

绝不走过场,我们要在这里扎根

  缙云各乡镇的群众很早就在为迎接“小老师”们的到来做着各项准备。在新碧街道三都村,当地村民在得知将有大学生来开展支教活动时,自发将上课教室——村文化礼堂打扫得干干净净;村委更是想办法从其他地方移来两台空调,让学生和孩子们能有一个舒适的上课环境。活动开展之后,仍有小朋友赶来报名,黄碧村支教点的孩子数由原定的60名扩容到了100名。

  “快看,这是我们学生作的课表!” 辅导员焦梦飞笑意盈盈地向记者展示着学生们为实践地溶江乡洪坑桥村的70个孩子量身打造的暑期课表。这份课表里不仅有语、数、外这样的常规课程,还有心理、体育、美术和音乐课。焦梦飞所带的团队由理学院学生组成,数学是拿手课,但他们不仅仅局限在教孩子们数学上,他们说,对于这70个留守儿童来说,唱唱歌、做做游戏也是十分需要的。“以后每一年学校都会派学生来,把支教团队的根扎在这里。”中国计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陶伟华表示,学校在缙云的支教活动“绝不走过场”。

校地联动,当好大学生们的“临时家长”

  “学校为每支小分队都配备了辅导员老师,他们熟悉学生情况,政治、业务素质过硬,对于学生实践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随时进行指导,同时,这也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中国计量大学团委张明纲老师介绍说,“组织这样大规模的学生群体集中到一个地方开展实践,今年是第一次,我们感到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

  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早在去年11月,中国计量大学就与缙云县保持密切联络,共同讨论、规划实践活动各个环节。今年初,缙云县委宣传部、团县委还专门派人到中国计量大学对接,确立了地方出项目、高校组队伍的工作思路。

  “我们一定要当好大学生们的临时家长”,缙云县少工委副主任应秋芳说,“这些‘小老师’本身也还是孩子,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到缙云志愿服务,我们非常感激。虽然这里条件不太好,但我们一定会保证学生们住得安全、吃得安全。”缙云县积极调动各相关部门力量,主动为大学生们提供方便和服务。

  据悉,另外353名学生将从8月初开始分批赶赴缙云开展各类主题的实践活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颁奖现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