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搜索

导语

       2012年是云南省实施新中考的第一年。日前,《云南省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方案》(试行)、《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同时发布。转眼间2012云南中考改革就引发了网友的“火力围攻”,部分人对中考改革表现出不理解不支持。云南中考改革仅仅是取消中考那么简单吗?真的有看上去那么美吗?

  自从昆明市教育局提出了中考考试科目改革意见稿后,家长和学生都有了一些看法。有的认为这是件好事,可有的认为这样的改革不太合理。

  学生家长谢女士:我还是支持的,因为小孩学的知识就要多些,特别是地理历史他就比较了解,要是地理只是及格,有些同学连自己国家……详细

  A形式

  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形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其中,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其中,艺术(或音乐、美术)为学校考试科目,其他为统一考试科目;考查科目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及技术教育)、地方与学校课程、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考查办法由各州、市自行确定。

  B科目

  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在学科教学结束时进行。其中,八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学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历史、物理、化学;体育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4月底前进行。学校考试与考查科目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详细

  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由两部分组成: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和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其中,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包括思想道德、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5个方面。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包括个性特长(包括学科特长、体育特长、文艺特长)、个人成果及其他自主选择的内容等3个方面。

  基本素质评价指标在七年级上学期至九年级上学期的5个学期中,以学期为单位,由学生本人与教师共同记录学生的成长事实,在九年级下学期,采取学生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其中:思想道德按二、三级指标的评价要点进行写实性描述,其他4个一级指标按总评综合分值,以等第形式呈现评价结果。A:优秀(≥9分);B:良好(≥7分,<9分);C:基本达到要求(≥6分,<7分);D:尚需努力(<6分)。个性发展评价指标在九年级下学期由学生提供相关证明资料、教师据实填写……详细

  一、实施对象

  云南省所有体检合格的应(往)届初三学生。

  二、考试时间

  每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体育科目考试时间为3月至4月,各州、市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完成考试工作,并将考试具体时间及安排报省教育厅体卫艺处。

  三、考试项目

  详细请点击查看项目表。不具备1000米、800米跑场地要求的考点可采用25米往返跑。抽考类项目由各州市教育局自定,并提前30天公示。选考类项目由学生自由选择。

  四、考试项目的测试办法及要求

  (一)1000米(男)、800米(女)(分、秒),分值40分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有氧耐力,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2.注意事项:分组的人数不得超过20名。跑步过程中,不允许穿跑、跳鞋……详细

昆明中考政策或将进行调整,立即在广大师生及家长中引起较大反响。其中,不少家长表示担心“中考科目增加可能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因为新方案从公布之日到实行之时仅有半年时间,这么短的缓冲期,不管对于学生还是家长都有些难以接受。有家长认为时间仓促,希望该政策实施的时间适当延后……[详细]
最让家长和学生担心的是,“方案”中规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除艺术为学校考试科目,其他11科均为全市统一考试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且按不同的比例折算后计入高中学校招生的录取分数。这一条让很多学生格外担心,网友发帖说满腹牢骚……[详细]
“体育以前是必考和选考,现在是必考选考加抽考,越来越复杂。”“不是要减负的吗?怎么中考科目还增加了四科?”备受关注的《昆明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刚公布出来,就引起了学生、家长的一致热议,在新浪微博上也掀起关注高潮。其中,“是否有违减负”、“考试复杂化”、“硬件跟不上”、“成新方案试验品”成大家担忧的主要问题……[详细]

  新制度对“唯分数论”的抛弃受到学生的欢迎。云大附中初二年级赵同学认为,用“A、B、C、D”等级来表现最终的成绩,能够让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同学获得更多机会,差一两分就进不了所向往学校的遗憾就不会发生了。

  她说:“我们经常感觉自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取消中考以后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这些内容都能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体现,是一件好事。”

  云大附中初三学生蒋玲说:“不以分数定学校,对我来说,无疑有了更多的机会……详细

反对者

  不少人指出,新制度中包含太多人为因素,影响了制度本身的公平性和改革的实际效果。特别是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此次中考制度改革颇有争议的话题。

  学生家长陈女士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考多少分就是多少分。凭硬过硬的考分,农村的孩子还有机会通过中考进入重点高中。但如果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容易受老师个人喜好影响,很难做到公平。”

  同样表示担忧的学生家长李先生说:“所有评价标准只要不是刚性的,带有人为因素时,就会使得人们对结果产生疑问,无形中让老师成为公众质疑的对象。举个例,比如说基本素质评价中的关于学生……详细

  有人认为,在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并不充足的环境下,取消中考,把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学校录取依据,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高中学校生源分配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但是如果评价标准不科学、程序不透明,也可能造成教育不公。

  一位初一学生家长说:“中考改革,更重要的是高中招生改革要跟得上。学校自主招生的比例为30%,能不能再多些?尤其是一些名校。另外,一定要对老师进行诚信约束。”

  云南省一位教育界人士说,保证阳光录取,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详细

  日前,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书记、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在线回答众多网友提问。网友的“火力”大多集中在“中考改革”方面。对于部分人对中考改革的不理解,罗崇敏表示,“中考改革势在必行,早改早好,改革将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昆明警方姚志宏:最近大家议论比较多的中考改革,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反应较大,罗厅长对此有什么看法?

  罗崇敏:中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内容、方法、评价制度的改革,引起大家广泛关注。但请大家相信,中考改革是经过认真调研,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通过改革回归教育本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方向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希望各方理解参与支持。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请多提宝贵意见,我们进行调整完善。

  @浆糊瓢:罗厅长,将昆明中考科目7门增至11门是减负还是增负?

  罗崇敏:中考科目的设置根据全国的统一要求、结合各州市实际情况确定。原来7门是选拔性的考试,现在的11门是测试性的考试。测试性的考试是过程考试,变一次性选拔考试为过程性测试性考试,减轻了学生……详细

  中考制度的改革不仅使沿用了几十年的中考招生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将树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质量评价观,一种现代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不同潜能的学生发展提供条件。

  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2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发布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文件中就指出了新课程下中考改革的方向: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突破,实现中考的“一改三突破”。

  2004年3月2日,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2008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推出中考改革制度,云南并不是全国首例,而此次改革的最大动作是同时在全省16个州市全面铺开,这在西南地区尚属首家……详细

  社会应该为昆明在全国率先取消中考鼓掌。

  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实施已经有相当的年头了,但在中考和高考两道杠杆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空谈,因为一个孩子一旦在高等教育的机会竞争面前败下阵来,即便素质再高,在进入社会主流方面也会比另一些孩子艰难许多。这样的现实,使得中国的素质教育成为一种奢望,孩子们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聒噪下,从小学、初中,甚至幼儿园就开始直面残酷的优胜劣汰竞争规则。

  这是中国教育最受人诟病的地方……详细

“建中”是台湾的“明星高中”,类似于大陆的重点高中,作为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公办中学,“建中”英才辈出,马英九、杨德昌、白先勇等均是该校毕业生。如果说“建中”是全台人气最旺的男校,那么“台北第一女子高级中学”(简称“北一女”)则是人气最旺的女校。全台湾最顶尖的初中毕业生,大多以“建中”和“北一女”为第一志愿。水涨船高,两校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很稳定地排在前两位。据台湾一些补习学校预计,今年“建中”、“北一女”的分数线将分别达405分和403分……[详细]

编后语

  2004、2005年,上海、浙江就尝试过取消中考,用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取而代之,但最后大多没有实现。这说明实施起来有困难,还需要再研究,不宜大面积推广,可以先在一些州市试点,可行之后再全面推开。

  教育,是国家大计。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改革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是社会的责任,是国家的未来。那么,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育改革中,我们需要的也许是更科学的态度和更细致的方法。毕竟,教育改革不容失败,教育,不可能从头再来。

eol.cn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建设 | 合作伙伴 | 京ICP证10215846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82063号 | 网络视听许可证0109388号 | 招聘信息
中国教育网的严正声明 | 版权所有 赛尔网络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