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聚焦“实践性” 着眼“全覆盖” ——一本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益参考书
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之际,我们分享给大家一本实践教学的研究力作—《实践教学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全覆盖”研究》(以下简称《实践教学论》),以我们思政课建设的优秀成果作为活动的纪念礼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新时代的大学生“既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中增长解决问题的新本领”。由王兆良教授等编写、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出版的《实践教学论》,以目前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为问题点,针对高校思政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内容与形式、方法改革等层面探索了实践教学在高校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性,从而为充分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功能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
该成果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为指导,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提出的思政课 “实践教学全覆盖”为着眼点,从实践育人的视域,探讨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科学内涵、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如何使思政课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以及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该成果凸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维度,系统展示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全覆盖”的内容。
《实践教学论》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以实践育人的基本特点、基本原则、基本功能为理论指导,依据思政课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大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并使这些实践活动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五个方位,即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教学基地实践教学、暑期“三下乡”实践教学、节假日实践教学等方位(简称“五位一体”)的形式,覆盖到全部高校、所有思政课课程、全体学生、所有思政课教师以及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所有人员。通过“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全覆盖”的活动,
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树立“问题导向”“人民为中心”“创新开放”“知行统一”的理念,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回答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是提升对实践教学的认知,解决了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体现,是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方式,是教育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环节。对此,我们重点解决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强化实践教学是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环节的认知;其次是把握实践教学在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以医学院校卓越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全覆盖的育人模式,解决了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机会不足、形式单一的问题。该成果以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为抓手,以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全覆盖”精神为聚焦,从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出发,提出了两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一是以“实践教学全覆盖”为目标要求,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二是实施“五位一体”的实践模式,既探索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应该包含的内容,又解决了“实践教学覆盖全体学生”的路径与方法。
第三,从凝聚合力资源的途径,考量了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解决了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问题。
社会实践取得育人成效,既需要高校管理人员、思政课教师、学工人员和学生主体的共同参与,又需要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校内校外的有效资源也是实践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实践教学论》从四个方面梳理了实践教学全覆盖的保障机制:一是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及教学日历、落实学时学分与专项经费,完善了实践教学的制度保障机制;二是从主力军、生力军、保障队的“大思政”格局,指出了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队伍、管理人员在实践育人中的作用,强化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素质的提升机制;三是以选择和优化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校内的有效资源、适度开发校外的合理资源为出发点,优化实践教学的资源支撑机制;四是实行顶层设计,成立了学校思政课建设领导机构,健全了组织管理保障机制。
第四,大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参与,彰显着思政课实践育人的显著成效。
《实践教学论》以校内、校外相结合、集中自主相结合、实践育人与三全育人相结合等的实践方法。让大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教学基地参观考察、“三下乡”实践活动、节假日调查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培养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杨兆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