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调研组来安徽三联学院开展产教融合专题调研
2024-06-11 09:29:00
安徽三联学院

  6月5日至7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调研组来安徽三联学院开展产教融合专题调研。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谭建荣,北京交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张星臣,同济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江波,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二级教授、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丁金昌,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副总编辑、人民论坛网总编辑陈阳波(调研召集人)等专家学者汇聚三联,实地调研安徽三联学院产教融合工作,校长金会庆教授及相关校领导、产业学院领导陪同调研。

  座谈会上,常务副校长江秀丽汇报了安徽三联集团基本情况、学校产教融合及大部制改革情况等。她表示,学校在近30年的办学过程中,历经产教融入、产教融通、产教融合三阶段,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创新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构建学科专业集群、打造双栖双能队伍等手段,全方位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主动紧密对接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金会庆强调,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承集团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基因”,勇于创新和试错,逐步健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有序推进“扁平化”管理和大部制改革,致力于培养产业急需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希望通过三联人的不懈努力,力争将三联学院打造成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标杆院校,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贡献“三联方案”。

  人民论坛调研组专家高度肯定安徽三联学院产教融合办学实践和育人成效,并提出意见建议。谭建荣指出,作为安徽省首所民办高校,办学成绩突出、产教融合特色凸显,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专家们一致认为,安徽三联学院在一位兼具科学家、企业家、教育家的创始人带领下,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改变以学科为逻辑组建二级院系的传统做法,面向产业,重新构建学科专业“集群”、共建血缘式产业学院,真正实现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并形成“校企两头甜”良好态势,为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生动鲜活的案例,其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明显。专家组表示,还需进一步提炼总结“三联模式”,讲好三联产教融合故事,增强学校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为其他民办高校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调研期间,人民论坛调研组专家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现代康养产业学院、剪纸艺术研究中心,并前往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三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单位深入了解学校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成效亮点。座谈会上,安徽三联集团、安徽三联学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与调研组专家分别发言并交流。

(摄影:柯嫦女 任玥 撰稿、编辑:隋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