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池州学院学子社会实践:寻宣纸古韵 展大国新姿
2024-07-15 11:07:00
池州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为深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之奥秘,助力非遗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2024年7月7日-10日,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非遗传承与传播——独具匠心的宣纸”实践团走进“中国宣纸之乡”——宣城市泾县,体验纸寿千年的韵味,探寻非遗宣纸的传承与国际传播新路径。
访红色旧址,忆报国初心
  实践团首先前往位于泾县水西山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革命先烈,追思先烈英勇事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广场,在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全体成员鞠躬致敬。通过在烈士陵园的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将小我融入大我,感知时代脉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积极昂扬的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亲赴宣纸故乡,体悟非遗魅力
  在中国宣纸文化园,实践团成员亲身感受了千年宣纸制作工艺的独特魅力。先后参观了中国宣纸博物馆、“三丈三”巨宣生产车间、宣纸技艺体验园等园区,其中中国宣纸博物馆内分为“宣纸印象”“白云深处”“星光灿烂”等五个部分,集中展示宣纸古老神秘的魅力。很多图解均有双语介绍,尽显国际风范。由数十人配合完成的“三丈三超级宣纸”制作过程令人震撼。
  在宣纸技艺体验园区,大家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大国工匠们的精益求精,细品从浸泡原料到捞纸、晒纸等108道工艺的制作精湛与匠心。实践团成员还亲身体验了宣纸制作,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传承的智慧对话,深刻领略到“墨韵万年,纸寿千年”的奥秘,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社会调研察民意,传承宣纸在我心
  为深入了解宣纸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现状,实践团精心设计并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其中包括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实地调研等方式。实践团与中国宣纸文化园馆长进行专访,了解到文化园积极致力于宣纸传统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开拓创新传播途径,如宣纸小镇的打造、科技产品的融合、宣传途径的更新、政策理念的突破等方面,均取得优秀成果。实践团还访问了榔桥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与之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感受到了当地对于非遗宣纸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高度重视,尤其在研学、实践团队来访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同时队员们深入当地群众,分发调查问卷,倾听他们对宣纸文化的认知和看法,受益颇丰。
聚焦国际视野,探索传播新径
  宣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技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推动非遗宣纸文化的国际传播,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实践团成员通过对中国宣纸文化园负责人的专访了解到,宣纸文化园积极开拓国际传播渠道,通过科创+非遗、参加国际非遗展、开拓年轻化市场等创新性传播策略和方式,为宣纸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实践团在此次实践过程中,也以微博记录、抖音双语视频宣传、小红书推介等方式积极助力宣纸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古今的结合和碰撞,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此次实践,大家更加意识到,作为新时代外语学子,要用青春才学,用外语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奉献青春力量。(徐海雁、刘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