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深化交流合作机制,加强资源共享,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于2024年3月27日举行“北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研讨会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论坛”,本次会议参会学校均为获得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三星、四星学校。合肥一中入选北京大学2024-2026年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四星级学校,为本轮最高星级,也是全省唯一四星级,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四个学科全部入选,封安保校长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
研讨会现场(一排中右一为封安保校长)
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致欢迎词。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傅绥燕就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介绍,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招办主任黄宗英解读了博雅人才共育基地工作方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陈雪梅、历史学系党委书记何晋作为院系代表发言。合肥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封安保,杭州二中党委书记、校长蔡小雄作为中学代表发言。
封安保校长作为中学代表进行主旨演讲
封安保校长以《博雅英才,接力前行》为题,介绍了合肥一中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的思考与实践。他结合具体实例回顾了北京大学长期以来在学术引领、文化浸润、课程提升、资源保障方面给予合肥一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有力帮扶与支撑。他认为,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和高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实现携手并进,这是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所在。北京大学能够以战略家的前瞻眼光对话中学,在中学与大学之间架起一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桥梁,这体现出北大的历史主动与使命担当,令人感佩。
封安保结合合肥一中“全面施教,广育英才”的办学理念介绍了合肥一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本位认知与发展定位:“拔尖”既体现为在不同行业和领域表现卓越,还要保证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特长发展。就高中阶段而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只是“早期”培养,起到奠基助力作用,要在“四发”上下功夫:发现潜质,发展潜能,激发兴趣,引发志趣。合肥一中始终葆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历史主动与首创意识,早在2001年,全省首创“理科实验班”;2013年开始,举办安徽省初中生科学探索夏令营;2020年,试点举办高中阶段强基实验班;2022年,创办“杨振宁班”,搭建高校合作育人平台;2024年,学校将以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为契机,积极探索与高校深度合作育人模式。
封安保介绍了合肥一中“一核三轴”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实践:价值引领,固本培元,启动精神引擎;机制贯通,以定向前行,注入学业动能;课程奠基,分志分趣,打造成长载体。他结合获斯隆研究奖的2009届校友陈蕾、北大工学院副院长2000届校友王启宁、北大中文系2018届校友柯子衿、第53届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2023届校友丁卓立等的成长与成绩,总结了“博雅英才”的成长特质:博雅气质、拔尖潜质、创新特质、批判资质、社会品质。他认为,这些成长特质彰显了高中与高校双高共育、基础教育与基础学科双基共通、学科能力与学业水平双学共进的拔尖创新人才禀赋培养目标。
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为合肥一中博雅人才共育基地授牌
封安保代表与会“北京大学博雅人才共育基地”中学名校,希望北京大学能够在课程衔接与共建、资源共享与合作、学生活动与实践、招生选拔与升学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指导与支持,让共育基地成为学生发展的精神引擎和动力源泉。
封安保的讲话引起与会校长和嘉宾的强烈共鸣与认同,纷纷盛赞,“讲得非常好,非常实,获益匪浅”。
相信,一次盛会必将成就一大盛事。北京大学此次携手全国知名高中开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必将助力更多学生长足发展、卓越发展,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
(合肥一中:汪倚筠|文)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