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ClassIn支持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双师课堂”:联动三地六校,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2023-11-21 17:37:00

2023年10月底,“课堂联动 双师共研 成长同行——‘双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史家胡同小学高年级校区礼堂召开,史家胡同小学分别与雄安史家胡同小学、赤峰市松山区第十八小学、史家七条小学、史家革新里小学、史家实验学校师生带来6节“双师课堂”现场展示课。

展示课后,参与主会场展示课的北京史家胡同小学龚丽、王竹新两位老师以及共同授课的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张小涵老师、革新里小学关昊然老师,与教研员开展“即刻教研”,大家围绕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技术赋能、课堂变革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2021年9月1日,特级教师万平老师对《童蒙养正 立规成范》一课的呈现,标志着史家胡同小学以ClassIn为平台的“双师课堂”正式推出。近两年,学校对此展开了深度探索。今天,来自不同学校的骨干教师,在ClassIn平台的支持下向教育同仁们展现了云端协同备课,线上交替授课的全新教学场景,师师间相依为强、师生间相得益彰。


01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与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双师课:《人大代表为人民》

借助ClassIn平台技术,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和雄安史家胡同小学的同学们共同学习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一课时的内容——人民选出的代表。

“2021年11月5日是北京西城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换届选举的投票选举日,当天共有78万选民参加投票。选民们踊跃来到投票站,行使光荣而神圣的民主权利。”

课程开始,龚丽老师先以一则新闻引入,进而引出问题:

“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那么,同学们是否想过:人民是如何选举出人大代表的呢?”

“在云端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生活中确实会遇到一些真实的相关疑问。”龚丽老师介绍,2021年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期间,考虑到老人小孩不方便出门,社区工作人员便上门通知,有学生听完,好奇地向老师提出了上述问题。因此,备课组决定以此作为课程的切入点。

小学生、外国国籍的人、退休老师、外卖小哥、少数民族人士、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谁具有选举权?

一端是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一端是雄安史家胡同小学,同学们按照小组,通过ClassIn,隔空展开了讨论,并在ClassIn答题器上作答。在技术的辅助下,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快速反馈到老师手中,为课程的后续有效实施奠定必要的基础。

虽然同学们没有参加过选举,但人民选出的人大代表,就在我们身边,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双师“云”课堂上,龚丽老师和张小涵老师分别介绍了北京东城区和河北雄安新区的新一届人大代表名单。学习任务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请为全国人大当选的过程排序:全国人大代表;县级、乡级人大代表;全体选民;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代表。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陈纲副校长,正是北京东城区第十七届人大代表中的一员。她出镜接受了同学们的采访,讲述了自己的当选过程,这也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们和真实的人大代表选举之间的距离。

“我感受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选举开始,整个过程都是公平公正的。”

“我感受到,我们国家把人民放在了心中的最高位置。”

“我体会到了国家对人民的重视,完美映射了那句‘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依托技术,实现了社会资源、身边的人力资源等多维度信息融入课堂,这样思政课更有亲和力,也更有针对性。孩子们在对选举过程了解的基础上,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至此,课程也步入尾声。


即刻教研:

从线上确定课题,到共同备课,再到课堂展示。史家胡同小学道德与法治组和两位授课教师共经历了6次线上备课,3次试讲。

“在备课前,我们就有一个共识,要在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一步步解决学生的困惑,还要给孩子搭建脚手架,看孩子们可以达到什么高度。”张子涵老师分享道。因此,整节课由四个主要的学习活动组成:“辨一辨 谁能去选举”“摆一摆 选举方式有不同”“说一说 选举流程”“想一想 选举流程我知道”。从谁能选举,到选举方式,再到规范的选举流程,学习任务逐步进阶。而ClassIn技术的介入,让教师能够看到不同地区孩子们在学习中的进阶状况,同时即时反馈的结果也有效地助力了教师课后反思和教学进一步优化的工作。

谈及本次双师课的筹备、上课过程,两位老师都认为,ClassIn技术支持下的双师课堂不仅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提升了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但陈纲副校长接受采访的视频,拉近了教材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不仅更加深入理解了教材的逻辑,也对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个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次课堂,也让史家小学的学生们有了一次全新的体验。同一节道法课,北京和雄安的学生们碰撞出了不一样的思维火花。数字化的答题模式,也可以提升课堂效率。”


结合今天的课堂和之前的一次试讲情况,北京东城教科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张建华分享了两点感受:

第一,整个研究过程,确实可以体现出两位老师的共备共研,两位老师以接力赛的方式交互进行教学,展现了双师课堂的魅力。

第二,在最开始听这节课的试讲时,整堂课的进行并没有今天看到的这么“轻松”,因为道德与法治整个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对小学生而言学习难度特别大,甚至一些老师在上课前对这个话题也不是特别了解。但两位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了自己的教案,非常难得。


整个课堂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能够体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设计。

首先,定位准确。在最开始试讲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于学习法律的相关知识,但研磨之后,我们认为,法律知识并不是六年级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它应该作为载体,帮助孩子们树立法治观念,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思路清楚。整节课由一则新闻导入主题,然后进入学习活动,通过采访等形式,让孩子们对非常陌生的选举过程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从而感受到选举过程体现了“全过程民主”,也了解了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最后,教学方式上进行了创新。最开始,都是老师在讲,但通过共研共备,方式更加多样,特别是史家小学,还利用了学校老师就是人大代表的资源优势,尝试了学生采访的形式。

二是体现了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相统一。

开篇是用孩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但最终还是落到了学科逻辑上,把价值引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当然,我更希望课堂能对孩子们的思维有更好的呈现,将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整合,要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撬动点,最后才能使核心素养成为发展点。


02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与革新里小学双师课:《旅途中的数学问题》

第二场数学双师课,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和革新里小学之间展开。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的王竹新老师同样以真实情境引入:

“十一假期期间,王老师去到上海旅游,现在,王老师想要步行到江边坐船,那么,怎么走才能最近呢?”

明确探究任务后,两个班的同学开始了小组交流,除了班内小组,还有同学组成跨校小组,线上合作完成了记录研究结果的学习单。借助ClassIn工具箱中的三角板,可以清晰地看到,展示的学习单中,同学们都画出了一条A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

为了探究到底是不是这条线最短,同学们再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了验证。在这个过程中,王老师也以动画的形式,帮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紧接着,革新里小学的关昊然老师接力抛出了第二个思考问题:

如果我们把黄浦江的两岸看作一组平行线,同时出发(排除外力因素),要想最快到达对岸,怎么走?谁先到达?

这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第二个重要知识点:“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垂直线段最短”的认知基础上,同学们同样以测量垂直线段长度的方式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同时到达”的答案。

课堂的结尾,仍然以一个真实情境下的问题结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真实问题的解决中:

 

即刻教研:

王竹新老师介绍,在备课过程中,主要有两点思考:

一是深度教研,协同备课,优质资源共享。前期备课中,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远程深度教研,针对两个班级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协同备课,就本节课的情境设计、重难点突破,以及核心素养的达成发展,进行多次研磨。

二是巧用工具激发兴趣,构建学习场域。本节课充分利用了ClassIn平台提供的小工具,比如调取三角板,测量是否垂直;学生可以突破空间的限制,实现跨校的小组交流;作品扫码上传,实现两校学生的共同分享交流;答题器的使用,可以了解每个小组的掌握情况。

“这些小工具的使用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有效突破空间距离,将两个课堂真正变成一个课堂,变成一个温暖的、有趣的学习场域,为学生的成长赋能。”


北京东城数学学科教研员王海华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两个层面分享了感受:

在教学方式上,两地远程联动的双师同堂教学,优势非常明显。一方面,两地老师在稳步推进课堂进程的同时,还可以互相配合,随时关注到学生的上课状态。另一方面,这种优势还体现在资源共享上:老师资源的共享,两校老师进行集体教研,让学生有更多的享受优质资源的机会;同伴交流的机会,由原来只能和班上的40位同学一起学习,变成了80位同学一起学习、研讨,这对孩子而言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内容上,以素养为导向的新课标背景下,我们现在在观课时,一定是想看这节课是否在真正践行课标的新理念。本节课,有三个特点非常凸显:

一是创设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在课堂中,老师创设了在黄浦江旅游的情境,以两个关键问题为引领,一是老师想步行到江边,可以怎么走,二是从三个轮渡口想最快到达对岸,应该怎么走。这样的情境,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这节课的重点知识。

二是基于核心概念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虽然今天大家看到的是一节课,但在这一节课的背后,是史家团队四年级的数学老师们对这个单元进行的单元整体备课。备课团队对单元内的两个核心概念“平行”和“垂直”进行了重构,这节课就是以重构后的“垂直”这个核心概念为主线的第二课时。不管是“垂直线段距离最短”还是“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涉及的都是对“垂直线段”的掌握。

三是在直观操作中建立几何概念。“垂直线段距离最短”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两位老师很好地创始了学生动手画和学生动手验证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