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继续教育大学生在线> 自考动态 > 正文

2022上半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部分真题试卷及答案分享

自考每年有两次考试机会,一次是4月份自考,一次是10月份自考。2023上半年自考考试将会在4月15日-16日举行,想要参加2023年自考考试的考生,可以提前阅览一下2022上半年自考中国文化概论部分真题试卷及答案,或许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36.民族

答案:民族通常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

37.话本答案: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

38.行会答案: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

39.分士惟三答案:《尚书》有“列爵惟五,分土惟三”之说,“列爵惟五”指按诸侯地位的轻重、封地的大小,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分土惟三”即指上述天子封土诸侯,诸侯封土大夫,大夫封土于士的土地分封等级制度。

40.乐府民歌答案:汉乐府民歌是由汉代的音乐机关乐府从民间采集起来的,其目的除了供统治者娱乐之外,还具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

41.简述文化传统的特性。答案: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史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42.简述民族融合的“胡化”。答案: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僧徒在北朝人数上众多,有力地显示出佛教在民众生活中的普及与深入。这是“佛化”,也可以说是“胡化”。正是佛教,使北朝族属各异、文化不同的人群,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道地平线。

43.简述中国传统社会的居住仪式。答案:居住仪式:选址仪式、上梁仪式、贺新房仪式、使用家具的仪式、祭灶仪式、搬迁仪式。

44.简述中国古代庶族平民礼俗规范性的表现。答案:庶族平民礼俗规范性的表现:岁时礼俗的伦理性、人生礼俗的家族性、家训族规的规范性。庶族平民礼俗规范性的表现: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岁时礼俗的自然伦理属性和社会伦理属性。2.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人生礼俗指依照人生历程的阶段性变化而定期进行的礼仪习俗;标明进入重要年龄阶段的祝寿仪式与一年一度的生日庆贺,也属于人生仪礼的范围。人生仪礼是社会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仪礼是将个体生命加以社会程序规范与对个体社会属性进行确认的标志。3家训族规的规范性;中国古代社会流传着大量的家训族规,内容涉及个人行为、家庭事务,宗族与其他相关社会事务。①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②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③以劝诫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

45.简述楚辞的艺术成就。答案:《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作者往往把现实社会幻化为神奇迷离的神仙世界,通过恢弘场面和非凡气势的营造,表现出作者热烈奔放的感情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46.简述汉语的特点。答案: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类型相比,汉语有自己的特点:(1)从语音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2)从词汇来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从单音词到双音词的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3)从语法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干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4)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47、试述对“学思结合”教学思想的理解。答案: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孔子最早提出这个原则,它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种教学思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是对学、思之间密切关联、不可偏废的关系的恰当概括和总结,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他还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段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思不如学,而是为了说明不能只思不学;他在《论语·季氏》中曾提出“君子有九思”,说明他是十分重视思考的。

48、以佛教中国化为例,论述中国文化具有开放性、主体性。答案:①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入中国之后,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而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②从魏晋开始,由于以老庄思想为主干的玄学的兴起与强大影响,佛教的主流是宣传以“空”为中心的般若学。3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斗争激烈。④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需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111
授权院校
×
关闭
编辑推荐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s://www.eol.cn/ceici/235976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资讯

专题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