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继续教育大学生在线> 继教问答 > 正文

高升专、高升本和专升本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熟悉成考的对于高升专、高升本、专升本这样的名词肯定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只是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对于真正的概念还是一知半解。接下来就带大家认识一下高升专、高升本、专升本各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高升专、高升本、专升本分别指成人高考中的三个学习层次,报考不同层次的限制条件有所区别,也会影响考生的学业过程和最后拿到的学历。

下面就带大家看看高升专、高升本、专升本这三个学习层次有什么区别?

一、高起专:高中起点升专科

很多人所说的高起专,全称是高中起点升专科,指考生入学前的学业水平是高中层次,通过学习要达到专科层次的水平,并获得专科学历。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高中起点,指的仅仅是考生报考前所具有的文化知识水平,不代表考生要持有高中毕业证书才能报考该层次。甚至考生如果没上过高中,但通过个人自学达到了高中文化知识的水平,也可以报考高中起点的学习层次。在报名和院校入学复查时,考生均不需要提交高中毕业证书。

高中起点升专科,指考生通过成考进入成人高校后,参加的是专科层次的学习,最终达到专科的知识水平,并取得专科学历。

“高中起点”其实是一个软性限制条件。考生如果在报考成考前感觉自己知识水平有所不足,要通过自学努力弥补。自学不但会提升考试成绩,增加录取把握,更有利于让考生的知识基础适应未来大学的专业学习。

二、高起本:高中起点升本科

高起本顾名思义,就是高中起点升本科的意思。该层次同样要求考生具有高中文化水平,但考生入校后要进行专、本层次贯通的学习,并且最终获得本科学历,这和报考普通高考大学本科的情况有相似之处。既然和高起专报名要求相同,直接选本科是不是更划算?高起专、高起本并没有优劣之分,考生选择哪个层次要依据个人情况。

从考试难度上来讲,高起本比高起专要多考一门科目:物理化学综合或历史地理综合,这就意味着报考高起本要比报考高起专多复习两个科目,考生备考的压力更大。

从学业时间上来看,按照教育部规定,函授专业高起专最低学业年限为2年半,高起本最低学业年限为5年;脱产专业高起专最低学业年限为2年,高起本最低学业年限为4年。一般来说,学习高起本专业要比高起专多花一倍的时间。

经常遇到工学矛盾的考生要付出更大的毅力才能完成学业,如果半途而废会损失很大。因而报考高起本的考生更要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学业有充足的准备。

从学习内容上,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高起专上的是大一、大二的课,高起本上的是大三、大四的课。对于有些专业而言,先专后本和直接学高起本在学习内容和顺序上差别不大。但也有部分专业,尤其是实践性强的专业,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会综合考虑考生的不同需求,高起专专业教学计划并非只针对将来续本的考生设置,而是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培养体系。

高起专专业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实际,有时可能把一些高起本后半段才涉及的教学内容前置到高起专中,让考生专科毕业后就能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与高起专相比,高起本学制时间长,教学节奏较为平缓,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专业学习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但先学高起专也能获得明显的阶段性学习成果,且因学制短减少了学习压力,考生更容易完成学业。因而报考高起本还是高起专因人而异。

三、专升本:专科起点升本科

专升本相比于高起专和高起本,起点有所不同。专科起点升本科不但要求考生的专业知识达到专科水平,也要求考生具有专科学历,即有专科毕业证书或学习层次相当于专科的本科结业证书。

报考专升本的考生学历信息在网报时经学信网认证中心认证通过的,可直接到确认现场办理确认手续。网报时未通过学信网认证的考生要到确认现场签订《保证书》、办理确认手续,自行承担一切后果。

学校会在报到时对考生入学资格进行复审,其中就包括专升本考生的学历复审。考生要当场提交专科学历,才能顺利完成报到。因而,如果考生没有专科毕业证书或者本科结业证,就不要报考专升本层次。

需要注意的是,还在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中等学校就读的考生不能报考。这其中包括普通高校、大专、高职,高中、初中、中专、中技、职高等学校的学生,其他符合条件的学校在校生也不能报考。有些在校生认为能在报到前拿到专科毕业证就报考了成考,结果却没有通过现场审核。

以上就是高升专、高升本、专升本三种不同学习层次的区别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111
授权院校
×
关闭
编辑推荐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s://www.eol.cn/ceici/e2-wenda-215841.s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资讯

专题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