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继续教育大学生在线> 活动快讯 > 正文

继续教育学历减免个税!最高抵扣19200元

2019年1月1日起,国家将实行对六大项目施行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便民计划,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纳入抵扣范围,以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的原则,扣除范围明确清晰,标准科学合理,并与六项支出的实际情况衔接。

对于各位继续教育的小伙伴们,简直是莫大的利好消息!

那么具体都有哪些规定政策很多小伙伴可能还不是很清晰,到底该如何申报抵扣?考职业资格可以申报吗?自考能不能报等等……

今天就简单分析一下继续教育抵个税的细节情况,仅供大家参考。

继续教育抵扣个税的条件

学历继续教育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按照以上条件,比如专科生自考本科、或者本科生参加工作以后读研、或者成人函授等来提升自己学历的方式就是学历继续教育。对于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需要注意职业技能关联度,而且需要取得证书才可以抵扣。

比如说教师资证、二级建造师这种与职业技能相关的支出,就可以算成是继续教育支出。但是其他关于个人兴趣爱好的支出就不能算是继续教育支出了。

继续教育抵扣个税的标准

学历继续教育每年可抵扣4800元,每月可抵扣400元。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每年定额抵扣3600元。

从上我们可以得知,继续教育支出抵扣个税的标准是定额的,另外还需要注意,学历继续教育需要提供学籍信息抵扣个税,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支出才能抵扣个税。

关于继续教育抵扣个税的相关情况就介绍到这里,希望通过本篇文章能够解决大家对于继续教育支出抵扣个税这方面的困惑。

享受继续教育抵扣个税的人群:

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纳税人
接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纳税人

学历继续教育:

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同一学历(学位)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4年)。

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

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ps: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继续教育申报扣税信息怎么填写:

学历继续教育中包括了:自考、成人高等教育、远程教育等专科(高升专)和本科(专升本、高升本),那么下面一起来了解学历继续教育扣税如何操作吧。

第一步:下载个税平台APP

第二步:注册APP

个税APP支持以下两种注册模式:

人脸识别认证注册模式(此模式只支持中国大陆居民),输入居民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进行动态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再填写账号和手机号码,短信验证通过后完成注册。

大厅注册码注册模式,即纳税人到任一办税服务大厅,经办税服务厅人员验证人证一致后,登记个人证件信息并派发注册码。纳税人再进行注册。

第三步:填写相关信息

注意:

目前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的学制均为2.5年,例:

a.如果是网络教育新报读学生,报读批次为1903批为例,则当前继 续教育开始时间选择:2019年3月,相对应的预计结束时间为2021年7月。

b.如果是网络教育已经在读学生,报读批次为1809批为例,则当前继续教育开始时间选择:2018年9月,相对应的预计结束时间为2020年12月。

c.如果是成人高考新录取学生,报读批次为1903批为例,则当前继续教育开始时间选择:2019年3月,相对应的预计结束时间为2021年7月。

d.如果是成人高考已经在读学生,报读批次为1803批为例,则当前继续教育开始时间选择:2018年3月,相对应的预计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

填报中的“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即通过单位按月扣缴,一般公司员工选 第一个就好了,下一步之后填写自己的所在单位名称。“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就是自己年终一次汇算。

最后填写完成相关信息后,一定要进行检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发生。由于个税新规定政策刚刚出台没多久,填写相关信息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关于学历教育具体的操作方法还要看各地自考办的行政效率了,建议咨询当地省考试院。具体的个税扣除相关操作方法需要根据各个省份的具体标准来进行。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111
授权院校
×
关闭
编辑推荐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s://www.eol.cn/ceici/e2-xinwen-203015.s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资讯

专题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