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继续教育大学生在线> 学位英语 > 正文

学位英语阅读理解及完成填空答题技巧

成人本科学士学位英语这项考试中,阅读理解及完形填空两种题型分值占总分值的比例较高。这两种题型虽然都与考查阅读能力有关,但答题技巧有所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答题技巧吧!

成人本科学位英语怎么做完形填空?

1,完形填空题型特点

综合性——语法,词汇,文章

选项特点——对等性和干扰选项

2,做完形填空的基本步骤

快速浏览,重视首句

寻找重复,逻辑分析

虚词决定结构,实词决定内容

认真复查,回顾推敲

成人本科学位英语阅读理解怎么备考?

1,成人学位考试阅读理解概况

1)内容量——篇幅词汇量和难度

任何考试中试题总是分四种情况,第一,分值高难度小。第二,分值高难度大。第三,分值低难度大。第四,分值与难度相均衡。阅读理解就是属于分值高难度大。策略上:认真对待,不能放弃。

2)三篇阅读理解的排列结构分析

三篇文章的难度相似,没有明显的区别,不同于统考英语B,一篇简单,一篇难。

学位考试的A卷与B卷阅读的顺序只是变一变。

3)考试所安排的时间和分值阅读理解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 ,共 15 题,考试时间 40 分钟。要求考生阅读三篇短文,总阅读量不超过 900 个词。每篇文章后有五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短文选材的原则是:

1 .题材广泛。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热门话题及科普常识等。但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学生所理解。

2 .体裁多样。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3 .文章的语言为中等难度。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如超出全日制文理科教学大纲中词汇表一至学位英语的范围,则用汉语注明词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下述能力:

1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 .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 .既理解字面的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 .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核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的速度。

2,阅读理解的特点及应对策略

1)不破不立——改变对阅读理解题型的理解,以题目为核心着眼点,有效选取文中相关内容Questions 1 to 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2)解剖阅读理解的构成——文章,题目,选项

3)文章的特点——题材,体裁和写作特点

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题材(历史,科技,教育,励志故事)

写作特点

4)题目的特点——细节题,主旨题,词汇题,判断题

5)选项的特点——正确选项特点及错误选项特点

总建议:做阅读题时可先看问题再读文章,做完形填空题时可先通读全文再答题。

阅读理解题词汇量较大,包含信息较多,是考生易丢分的题型。多数考生对阅读理解题会采取按部就班的答题方法:先通读全文,明白文章意思后再看文后问题。这种做题方法并无不妥,但在考试时间有限时并非是最有效率的选择。

相关辅导老师介绍,受制于单词量和语法基础,一些考生难以顺畅地理解全文和重点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阅读理解题词汇多,做起来比较费时。如果考生在这个题型上耽误太多时间,就会给整卷的答题时间分配带来压力。

1、考生可先看清几道题目提问的内容,带着疑问回头读文章,在寻找答案过程中读文章内容更易注意到提问点和关键语句,从而减少反复阅读花费的时间。

2、在使用此种做题方法时,考生可根据问题中的关键词从文章中找出相应词语。一般情况下,阅读理解题会有一个总结全文的问题,其余的题目多是关于文章细节内容的考查,比如对文中出现的人物、地点等关键信息的考查。考生找到关键词后可再回头从文中找出包含这些关键词的句子,结合问题进行比较。这样会大大缩小寻找范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回答完形填空题时,一些考生误把其当成考查语法与词汇知识的题目,初读时就匆忙填写答案。实际上,完形填空中很多题目需要根据上下文联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考生选错答案会给后面的阅读带来误导,从而影响答题准确性。

4、想要提高答题正确率,充足的语法、词汇知识固然重要,但考生也要正确把握文章含义。考生在回答完形填空题之前,可先快速通读全文。大致掌握文章内容,这样有助于答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111
授权院校
×
关闭
编辑推荐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s://www.eol.cn/ceici/e2-yingyu-222377.s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资讯

专题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