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自考生正在备考2022年10月自学考试。自考课程的试卷遵循一个原则,以自考教材大纲为主,参考辅导资料为辅。下文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10月自考02204经济管理复习资料,供各位考生参考。
2022年10月自考02204经济管理复习资料
一、课程性质
《经济管理》是为非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设置本课程可以使应考者比较广泛、系统地理解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处理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较好地适应各种经济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
绪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微观、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的实质问题与研究方法;几种常用的经济数学模型;管理学的特征及研究方法;经济学、管理学和金融学的关系比较。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经济管理概览
一、资源的稀缺性
二、经济活动的基本问题
三、市场经济
四、计划经济
五、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 经济学简史与研究方法
一、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管理学特点及其研究方法
一、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管理学特征与研究方法
三、管理学、经济学与相关学科比较
(三)考核知识点
经济学、管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活动的基本问题;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管理学、经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比较。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资源、稀缺性、市场经济
(2)领会:经济活动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研究方法;
管理学特征与研究方法;
管理学、经济学与相关学科比较。
第一章 供求的一般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需求与供给弹性;了解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因素;掌握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掌握需求、供给的概念以及供求定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需求理论
一、需求的概念
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三、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四、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理论
一、供给的概念
二、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三、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
四、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第三节 市场价格
一、均衡的含义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三、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第四节 供求弹性
一、需求弹性
二、供给弹性
第五节 蛛网理论
一、蛛网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蛛网的三种情况
(三)考核知识点
需求理论;供给理论;市场价格;供求弹性;蛛网理论。
(四)考核要求
(1)识记: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弹性、供给弹性
(2)领会: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供给的因素;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3)应用: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求弹性理论的应用。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了解消费者如何通过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决定购买消费品的数量;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其理论价值;了解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价格效应,及其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效用理论
一、效用的概念
二、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三、边际效用
第二节 消费者均衡与消费者剩余
一、消费者均衡
二、消费者剩余
第三节 价格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一、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二、价格效应与商品的性质
三、消费者需求曲线推导
四、理论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效用理论,即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理论;消费者均衡理论,即预算线、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征;消费者剩余理论;商品的价格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即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价格效应。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效用、基数效用、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预算线、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2)领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消费者均衡的形成;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类型与商品性质。
(3)应用:利用消费者均衡推导需求曲线;
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实际应用。
第三章 生产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生产函数、边际产量、平均产量的定义和它们几何图形的特征;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变化的三个阶段,明确理性的厂商应该选择在哪个阶段进行生产;了解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了解当要素价格固定不变时,规模报酬的变化规律;了解成本的概念、种类;了解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构成;了解厂商取得最大利润的条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生产理论概述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三、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
四、生产者均衡
五、生产规模的报酬
第二节 成本理论
一、成本的含义
二、厂商的短期成本
三、厂商的长期成本
四、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五、理论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生产函数理论;等成本线、等产量线及厂商均衡理论;生产有效性理论及最优生产区间;总成本、边际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等成本理论;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生产函数、边际产量、等产量线、等成本线、机会成本、边际收益
(2)领会: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等产量线的特点;
生产者均衡的形成;
厂商的各种短期成本及其相互关系;
厂商的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3)应用:机会成本与沉没成本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第四章 市场理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划分市场类型的基本标准及市场的基本类型;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厂商需求曲线的特点及短期供给曲线的确定;了解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及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了解实现完全垄断市场均衡的条件;了解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及主要模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完全竞争的含义和特点
一、完全竞争市场
二、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
四、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曲线
二、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三、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的区别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
一、垄断竞争市场
二、寡头垄断市场
(三)考核知识点
划分市场的标准;完全竞争的概念以及达到市场均衡的条件;完全垄断的概念以及达到市场均衡的条件;垄断竞争的概念以及达到市场均衡的条件;寡头垄断的概念以及达到市场均衡的条件。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2)领会: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及短期供给曲线的确定;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垄断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
完全垄断厂商实现均衡的条件;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
寡头垄断市场的主要模型。
(3)应用:短期中厂商存在亏损而继续生产的经济原因;
对各种不同市场的评价。
第五章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要素市场的概念、结构和特征;理解要素市场的均衡的条件;理解使用生产要素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掌握工资理论、利息理论、地租理论和利润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边际生产力
一、要素市场
二、完全竞争企业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三、边际生产力理论
四、利润最大化的两个条件
第二节 市场要素均衡与收入分配
一、厂商的要素需求
二、要素市场的需求和供给
三、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四、收入分配
第三节 工资、利息、租金与利润
一、劳动市场与工资
二、地租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利润理论
(三)考核知识点
要素市场的概念、结构和特征;要素市场的均衡的条件;使用生产要素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不同市场结构下工资的确定;地租、利息、利润理论。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要素市场、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经济租金
(2)领会:生产要素市场的特征;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时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不同市场结构下工资的确定;
租金、准租金与经济租金;
长期消费决策与利息理论;
超额利润的来源。
(3)应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在分析收入分配状况中的应用;
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第六章 市场缺陷与政府作用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了解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与内容;理解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掌握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手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一般均衡理论
一、局部均衡分析
二、一般均衡分析
三、一般均衡模型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
一、古典福利经济学
二、现代福利经济学
第三节 市场缺陷与政府作用概述
一、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
二、政府的经济作用
(三)考核知识点
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市场缺陷与政府作用。
(四)考核要求
(1)识记: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市场缺陷、垄断、信息不充分、外部效应、公共产品
(2)领会: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区别;
一般均衡的经济含义;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
现代福利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
(3)应用:政府干预市场经济运行的原因、手段和效果。
第七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内容;掌握财政政策的内容;掌握货币政策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政府行为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类型
三、供给管理政策
第二节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目标
二、财政政策工具
三、财政政策分类
四、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三、货币政策的传导
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三)考核知识点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政策、政府投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再贴现、法定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
(2)领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供给管理政策;
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3)应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与应用。
第八章 管理者与管理职能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和技能要求;理解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扮演角色的差异性;理解道德标准的判断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管理者的类型与管理职能
一、管理工作与管理者
二、管理者类型
三、管理职能
第二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管理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二、管理技能
第三节 道德和社会责任
一、道德概述
二、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三、社会责任概述
四、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三)考核知识点
管理者的类型、素质和管理者的角色;四大管理职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考核要求
(1)识记: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2)领会: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
管理着必须具备的技能;
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3)应用: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九章 计划与控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划的性质和类型;了解计划的编制过程;了解控制的要素和类型;理解控制方法的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计划的构成与作用
一、计划的概念与性质
二、计划的类型及层次
三、计划的作用
第二节 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一、计划编制过程
二、计划的执行与调整
第三节 控制的功能及类型
一、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要素
三、控制的功能及类型
第四节 控制技术与方法
一、预算控制
二、生产控制
三、其他控制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计划的内涵及目的作用;计划的编制过程以及执行与调整;控制的要素、功能和类型;控制的技术和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识记:战略计划、作业计划、控制、前馈控制、同期控制
(2)领会:计划的概念与性质;
计划的类型及层次;
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控制的要素;
控制的功能及类型;
控制技术与方法。
第十章 组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组织设计的有关概念和组织设计的原则;掌握职权的概念、结构以及组织结构的形态;了解职务设计的几种基本方式以及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掌握组织文化的功能与塑造途径;掌握组织变革的动因、目标和程序。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设计
一、组织
二、组织设计
三、组织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职权设计与组织结构
一、职权设计
二、组织结构设计
三、组织结构的形态
第三节 人事安排与人员配备
一、职务设计
二、人员配备的任务和原则
第四节 组织文化与组织变革
一、组织文化及其发展
二、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三、组织变革的过程与程序
四、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三)考核知识点
组织设计的有关概念和组织设计原则;职权与组织结构的设计;人事安排与人员的合理配备;组织文化的塑造和组织变革的规律。
(四)考核要求
(1)识记: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组织结构、组织文化、集权、分权
(2)领会:组织设计的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的任务;
组织结构的形态;
人员配备的任务和原则;
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功能;
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3)应用:企业文化建设。
第十一章 领导与决策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领导的作用、领导者技能和领导者行为理论;了解领导者处事、待人的方法艺术;掌握决策的概念、要素和决策的类型;了解决策的阶段过程;掌握不同决策方法的实际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领导者特质、技能与行为
一、领导的内涵
二、领导者特质
三、领导者技能
四、领导者行为
第二节 领导者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处事的方法艺术
二、待人的方法艺术
第三节 决策及其类型
一、决策及其要素
二、决策类型
第四节 决策过程与方法
一、决策过程
二、决策的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领导的内涵和领导者行为理论;领导的方法与艺术;领导者决策及其类型;决策方法的应用。
(四)考核要求
(1)识记:领导者行为、管理决策、公共决策、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理性决策、行为决策
(2)领会:领导的作用;
领导者技能;
领导者管理的主要方法;
决策的要素与类型;
决策过程。
(3)应用:决策方法的应用。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