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继续教育大学生在线> 自考动态 > 正文

全职人员适合报考自考吗?报考条件是什么?

全职工作人员适合报考自学考试吗?适合的,自学考试非常适合全职工作人员报考,自考主要是以考生自学为主,全职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自考提升学历,升职加薪,评职称,对于后期的考公考研都是有用的,所以全职工作人员通过业余时间提升一个自考本科学历是一个明智之选。

一、全职工作人员适合报考自学考试吗

答:全职工作人员很适合报考自学考试。

全职工作人员适合报考自学考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适合报考的原因一:

全职工作人员,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希望通过提高学历来获得转型,寻找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当今社会,学历就是工作的敲门砖,高学历人群获得的工作机会更多,得到的薪酬福利也更多。全职工作人员提升学历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考研,比如考第二学位,但是考研和第二学位都要求考生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考上之后,就得去学校全日制在校读书2-3年。但是研究生和第二学位的报考条件相对于自考来说更为苛刻,难度也大了许多,而且涉及到住宿和学费,研究生和第二学位的费用就高了很多。

2.适合报考的原因二:

自考的话就不需要天天上课,也没有学费和住宿费,所以费用相对较低。完全以社会个人报考的形式参加自考时,除去教材、资料、网课等学习资料外,基本上只要花每门30-80元/科不等的报名费用。按一个专业一般10几门课程,每门课程能一次性考及格来算,只需要300-800元不等。点击下列图片即可了解各省自考报名费用。

3.适合报考的原因三:

全职工作人员报考自考的话,也不用脱产学习,因为自考就是自学考试,考生自己学习,然后报名参加考试,通过所有考试后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

二、自学考试对于全职工作人员来说难吗?

上班族由于对自考不熟悉,又多年没有学习专业课程,参加考试。所有自学考试对于全职工作人员来说是较有挑战性的考试,自学考试难度大,但是含金量也较高。大家都知道自学考试的复习考试周期较长,考试的科目一般在11到20个之间,如果你有一门课不及格,你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参加考试。与其他教育相比,自学考试难度要大一些,首先,自学考试制度比较完善,自学考试必须通过所选专业的全部课程,才能申请毕业并获得毕业证书。

如果你不报名上课,完全自学,那就更难了,因为没有指导和监督。有些考生如果遇到一两门难度很大的科目,多次考试不及格,就会放弃。所以建议上班族可以在网站资讯,网站内也会提供课程、真题、模拟题、考前资料等等,对我们的自考本科通过率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全职工作人员报考自考有哪些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考参加自学考试。

但是要注意的是:申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升本专业毕业的考生,须持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

没有专科学历证书的上班族们可以先准备专科自学考试。

四、自学考试报名时间:

自学考试的报名时间各省份都不同,自考每年开设4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自2015年起大部分地区已将考试次数调整为4月和10月两次。点击自考考试时间,就可以查看各省份的考试时间。点此查看:自考报名时间(各省汇总)

五、全职工作人员如何备考自学考试:

1、自学考试考生要做好复习方案。自学考试在制订复习方案之后,考生可以依据复习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既可以节省复习时间,也可以保证复习效率。

2、调整好时间。繁忙的工作、生活,可能导致考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大部分自学考试考试考生都有熬夜的习惯,一定要调整好作息时间,将自己的生物钟调至健康状态。复习需要付出的精力很多,所以自学考试的考生必须以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来学习。

3、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每年选择报考课程,但一次不宜报考过多的科目,以保证考试的通过概率。

4、考试首先就是要准备考试教材和完善的教辅材料,全职工作人员有了教材和重点资料,才能够知道考试的范围,那考试资料应该去哪里购买呢?自考教材

5、购买了考试所需要的资料后,在看书温习期间,总是会碰到难以理解的地方,却又不知道该去哪里解决疑问?自考视频网课能更好的帮助你理解教材内容,打好坚实基础。

6、经过了长时间的基础学习,是时候来做做题检测学习成果了,自考题库能帮助你在做题中掌握所学的知识,查漏补缺。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111
授权院校
×
关闭
编辑推荐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s://www.eol.cn/ceici/e2-zikao-239083.s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资讯

专题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