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等继续教育大学生在线> 职业资格 > 正文

雅思阅读分数怎么算?雅思阅读一共多少道题?

小编了解到,雅思阅读一共考40道题,三篇文章,考试时间一个小时,那么雅思阅读一共多少题?总分是多少?关于这个问题,对于大家来说是很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的。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雅思阅读一共要多少题以及具体的评分表,希望可以为大家备考雅思阅读******一些参考。

雅思阅读一共多少道题?怎么算分?

一共40题,三篇文章,一个小时

正确题数与分数段对应关系

雅思的阅读分数怎么算?

听力和阅读考试均为40道题。是用一套很独特的方法来计算。

1、分数高到一定程度或低于一定程度时,分数段之间的差异不再具有明显例如,在8段和9段之间或者2段和3段之间。8段和9段均已大幅度超出用分单位所规定的分数。以到英国或澳大利亚读研究生为例,大多数学校要求总分6.5。后两个分数段离任何用分单位所规定的起点相差甚远。因此,在这两种情况下,每个分数段之间的跨度也就是一两道题。

2、最具有表明考生英语水平与实际生活、学习所要求的英语水平之间的差异的分数段应有较好的区分度。换言之,在5段(band 5)到7段(band 7)之间,每一段的跨度几乎是上述4.4跨度的两倍。

雅思阅读各分段的知识量要求

9分段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能够轻松阅读各种内容复杂且信息量大的事实类和论述类文本。能就通用类、专业性的和技术性的广泛话题,自如地运用广博的词汇知识建构意义,其理解可从句子到通篇文章。能够非常顺畅地理解复杂的论证,区分主旨和支撑细节,理解态度、观点和隐含意义。能够熟练地选择和运用包括略读和浏览在内的策略,顺利理解各种文本。

8分段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能够有效地阅读各种事实类和论述类文本,该类文本通常内容复杂且信息量大。能就通用类、专业性的和技术性的诸多话题,熟练地运用十分宽泛的词汇知识建构意义,其理解可从句子到通篇文章。能较好地理解复杂的论证,区分主旨和支撑细节,理解态度、观点和隐含意义;能较好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等恰当的阅读策略,并能较好地综合信息和进行推断。

8.5 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展示这些阅读技能。

7分段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能够阅读各种事实类和论述类文本,该类文本可能内容复杂且信息量大。能就通用类和专业性的诸多话题,很好地运用丰富的词汇知识建构意义,其理解可在句子和句群层面实现。能够理解论证内容,区分主旨和支撑细节,较好地理解态度、观点和隐含意义。能够运用略读和浏览等阅读策略,并能综合信息和进行推断。

7.5 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展示这些阅读技能。

6分段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可以阅读各种事实类和论述类文本,该类文本内容可能相对复杂且信息量相对较大。能就通用类的诸多话题和部分专业性话题,较好地运用词汇知识建构意义,其理解可在句子和句群层面实现。能够理解隐含意义,也能基本理解相对复杂的观点和论点。通常能够运用略读和浏览等策略,并能大体上综合信息和进行推断。

6.5 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展示这些阅读技能。

5分段

该分数段的考生通常能较好地阅读直白型的事实类和论述类文本。能够运用词汇知识建构意义,但其理解大多限于句子层面。能够理解直接表达的信息、观点和论点,以及部分隐含的意义;大体上能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但综合具体信息和进行推断的能力有限。

5.5 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展示这些阅读技能。

4分段

该分数段的考生阅读直白型的事实类和论述类文本的能力有限。他们一般仅能运用词汇知识在句子层面进行意义的理解与建构。能够理解直接表达的信息、观点和论证内容的能力十分有限,从文本中提取关键词的能力也十分有限。

4.5 分的考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展示这些阅读技能。

3.5分段及以下

对3.5及以下分数的考生而言,通常情况下,阅读简单的事实类和论述类文本非常困难。他们仅能理解熟悉话题中的词汇,一般很难找到并理解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也很难有效地使用诸如略读和浏览等阅读策略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111
授权院校
×
关闭
编辑推荐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s://www.eol.cn/ceici/zhiyezige-223336.s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sodo@cepsp.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资讯

专题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