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决策部署,全面展示重庆市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推进情况和改革经验,加快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市教委推出“扩优提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题,带你走进身边的好学校。
渝中区坚持“一流城市孕育一流教育,一流教育成就一流城市”的发展理念,践行“人文渝中 尚品教育”理念,坚持以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主线,以实现好学生、好老师、好学校、好教育“四好”为目标,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一、优化布局,升级配置,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坚持把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升中小学校办学品质。
一是在布局上求“优”。针对“东中西分布不平衡、高中小幼发展不均衡”问题,根据城市开发建设和人口规模变化,制定实施《渝中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2022—2030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点30个,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二是在建设上求“精”。针对渝中区域陆地狭小、教育用地不足等客观实际,坚持向地上和地下要空间,重精细、求精致、创精品,新增校舍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建成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15所。
三是在实施上求“效”。成立由分管区领导牵头负责的重点教育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坚持“一校一策”,坚持挂图作战、打表推进,分类分校分年,近三年累计投入约12.8亿元,扎实推进提质扩优专项行动。
二、强师强教,提质强能,塑造德高业精的“好老师”
坚持以教师均衡配置为核心,大力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一是严把入口保“专业”。用好用活人才政策,通过设置绿色通道、下放权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型紧缺人才,近五年新进教师792名,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24名。
二是全员培训强“执业”。纵深推进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持续推进“三名工程”,建成区级及以上“名校长”工作室7个,名师工作室36个,名班主任工作室7个。目前,全区有国家级、市级骨干校长9人,高层次教育人才268人次,名优教师占在职教师总数的29%。
三是优厚待遇促“乐业”。坚持事业聚人、待遇引人、感情留人,稳步提高教师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优先全额保障教师工资,注重向一线教师、班主任和向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实施“区管校聘”改革,推动优质师资均衡配置,2021年以来,年度教师交流轮岗比例和名优教师交流占比均达20%以上。扎实开展“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促进广大教师“安居乐业”。
三、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坚持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思政教育“一体化”。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成功申报国家级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单位,“行走的思政课”经验做法获中宣部、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采用推广。
二是质量提升“持续化”。推进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构建区域“共生课堂”教学新样态。获评2022年重庆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特等奖4项,占全市27%,3项成果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评2022年教育部精品课28节。
三是素质教育“常态化”。开展“一校一品”德育品牌建设,创建全国文明校园2所、市级文明校园4所,14所学校获评市级德育品牌。加强体育、美育、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近三年组队参赛获国际、全国、市级冠军20余项,全国、市级一等奖100余项。
四、文化引领,改革创新,成就人们心目中的“好教育”
坚持以惠民有感为导向,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奋力书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时代答卷。
一是坚持文化推动。深化“人文渝中,尚品教育”建设,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000万,扎实推进文化品牌创建计划,实现学校有品牌、校园有品味、环境有品相,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让渝中学校有“书香味”,渝中教师有“书卷味”,渝中学生有“书生味”,全面提升渝中教育辨识度、知名度、美誉度。
二是坚持优质带动。坚持因地制宜、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采取深度集团化、名校+分校、强校带弱校等形式,组建13个中小幼教育集团,2019年实现集团化办学全域全覆盖。聚焦项目实施、捆绑评估和资源整合,累计实施试点项目五期61个,投入专项经费3600万,盘活优质资源,缩小校际差异,促进内涵发展。
三是坚持改革驱动。深化评价改革,重点抓好“双创”“双新”“双减”“双增”“双城”“双体”等六项改革任务,构建强大的“15年高品质教育在渝中”。今年以来,成功创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等试点示范区3个,承接改革试点项目8项,经验成果多次被教育部采用推广。高质量建设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深度参与成渝双城教育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教育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水平。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