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重庆邮电大学2020年研究生报考指南

   重庆邮电大学    2019-09-18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成果获得单位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

  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

  

  2019年度普通高校“人工智能”方向本科专业综合实力排行榜中位列12。

  

  其中: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获B+等级的还有: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13所高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B+等级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3所高校。

第一部分:重庆邮电大学概况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万余人,其中研究生3400余人。在职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73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700余位,我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我校名誉校长、校董事会主席。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30余名院士及15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特支计划、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两江学者、百人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0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学团队等22支。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60余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学校现有学院16个,本科专业5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和“三特”专业16个、5个市级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4个市级首批本科一流专业、“三特”学科专业群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拥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学校的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教育改革,现建有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及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8门国家及重庆市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6个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自主研发了包含全校所有1800余门本科课程资源的课程中心,推进课程资源在线化;建成一批重庆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开展随堂在线课程录播,引入尔雅、超星、智慧树、至善网、高校邦等在线课程,开展翻转课堂实践,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积极推进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作为重庆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18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已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依托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大力引进思科等知名企业的双创课程,并构建集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训练为一体的专业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意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双创比赛,培养效果不断显现。我校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发起高校之一,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成绩在重庆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参加数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一直居重庆市高校前列;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奖等级、总数位居重庆高校首位。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500余项,部省级奖励1700余项。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列全国第五十四,在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学校现建有“国家宽带移动通信军民结合终端设备动员中心”、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工业物联网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全国首个“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大数据智能研究院等50余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择优支持计划。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学校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研制了目前世界上行走效率最高的步行机器人“行者一号”,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学校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0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1500余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其中包括了7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和2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荣获17项重庆市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省部级及其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余项,获得授权专利1000余件。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中国铁塔、中广核、华为、中兴、大唐、联想、腾讯等行业著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汽车、四联集团、机电控股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两江新区、渝中区、南岸区、渝北区、西永微电子园、茶园工业园区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惠普、微软、IBM、思科、甲骨文等国际IT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组建了“重邮讯飞人工智能学院”“重邮—惠普软件学院”“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现代邮政学院、邮政研究院”等74个产教融合平台,与企业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项目。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学分交流、带薪实习及短期科技与文化交流等项目,着力推进中美、中加、中俄、中英等合作办学项目,推进“1+2+1”“2+2”“3+1”“4+1”等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与法国巴黎高等电子学院建立了我市首个境外联合办学基地,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在校生公派出国学习交流项目。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取得新突破,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来华留学生项目高校,在校长短期留学生规模每年达400余人,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留学生项目高校,并作为西南地区唯一高校通过首批27所试点高校接受国家来华留学质量认证。

  学校地处于重庆主城南山风景区内,坐落在森林公园环抱之中。学校占地3800亩,校舍建筑面积68万余平方米,馆藏694余万册(种)。建有以万兆双冗余骨干网络为核心、有线无线覆盖全校、万兆到楼、全网支持IPv4/IPv6双栈的高质量校园网络,建有全国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云数据中心,搭建“重庆邮电大学”“红岩网校”“We重邮”“重邮微校”“今日校园”等移动校园平台,初步建成包括统一数据交换共享中心、一站式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多维度信息交互体验平台和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的智慧校园。校园鸟语花香,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好地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重庆市最佳文明单位、重庆市森林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学校被命名为重庆市首批“绿色校园”、“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平安校园”示范单位。

  继往开来,再展宏图。学校将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办学特色、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加强内涵提升,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信息科技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的一个实验场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争取早日实现建成特色鲜明、开放式、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为我国信息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欢迎有志青年报考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

  欢迎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应届本科生

  申请免试攻读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

 

第二部分:招生专业一览表

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

  

2020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专业

  

  

2020年硕士研究生(专业型)招生专业(一)

  

2020年硕士研究生(专业型)招生专业(二)

  

  说明:

  1.博士研究生所有专业的标准学制均为四年;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的标准学制均为三年。

  2.2019年9月左右登录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网址:http://yjs.cqupt.edu.cn/)可以查阅《重庆邮电大学2020年研究生报考指南》,了解各专业考试科目和研究生招生相关信息。专业目录中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准,我校将保留根据国家下达的规模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的权利。

第三部分:近三年招生人数统计表

  

  

  备注: 

    1、专业名称前没有非全日制字样的均为全日制专业; 

    2、录取数包含推免生数。 

第四部分:近三年复试分数线

  

第五部分: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发展修订培养方案。以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为依据,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综合考虑研究生个人的已有基础和兴趣志向,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学校根据学习阶段的进度,加强对培养计划的督查,强化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执行度。 

  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通过完善课程选课机制,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施并形成开放、灵活的选课机制,以课程考核为抓手,促进研究生课程教学组织、内容和方式的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注重教学过程的效果,并将过程的教学效果以较大比例反映在考核成绩里,加强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讲解,学生或项目组相互评价,取长补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强化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以项目形式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校与长安、四联、重钢等大型企业,与西永微电子园、茶园工业园区等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深化国际合作。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国和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联合培养。学校设立研究生参加出国或出境交流项目,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 

  完善的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到学位论文检测、双盲评审、答辩等环节,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 

  强化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建立和完善学校专业化的督导队伍,推进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督导体系建设。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全过程的督导工作,并对关键环节组织各项专项检查工作。深度分析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发布研究生督导简报和研究生教育督导的专项工作通报。 

   

第六部分:研究生奖助体系

  我校为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设制了力度大、覆盖面广、金额高的奖助体系,确保研究生能更好的投入学习和科研,深入创新实践锻炼,顺利圆满完成学业。本《研究生奖助体系》中具体内容以国家和学校2020年奖助政策文件为准,最终解释权归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院。 

  1.国家奖学金 

  博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学年评定1次,奖励成绩特别优秀,表现突出的优秀研究生。 

    

  2.国家助学金 

  资助对象为全日制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3000元;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按月发放,共发10个月。 

  3.学业奖学金 

  奖励对象为综合表现合格和优秀的全日制在校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两类申请评定,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深入实践,学业奖学金标准和覆盖比例以国家和学校2020年奖助政策文件为准。 

  4.博士研究生科研津贴 

  资助对象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科研津贴由学校和导师共同出资设立,用于支持博士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在完成科研任务并考核合格的情况下,博士研究生科研津贴不低于每生每年30000元。 

  5.社会奖学金 

  社会奖学金由社会企业或个人资助设立,用途、额度和评审按照设奖协议执行。其中包括长飞奖学金金额为每生每年1000020000元;共进奖学金金额为每生每年12000元;华为奖学金金额为每生每年30005000元。(具体奖项设立及金额标准以当年学校发布为准) 

  6.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 

  评选范围为本校授予的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评选比例为授位人数的5%以内,奖励标准为1000元。 

  7.硕士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津贴 

  学校提供三助一辅岗位,全日制研究生可以申请。岗位津贴基本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元,按每年10个月发放。学校每学期开展考核,根据考核再一次性发放每生5001000元的奖励。 

  8.研究生临时困难补助 

  针对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实施临时困难补助,补助为一次性发放,补助最高金额可达2000元。 

  9.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 

  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审核通过后贷款金额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第七部分:研究生初次就业率

  研究生就业质量高 

  我校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就业工作,通过一提三服务,在2015届至2019届毕业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毕业研究生的初次就业率任然呈逐年上升趋势。一提主要是指通过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设置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鼓励研究生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等抓手,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研究生核心竞争力。三服务主要指学校通过就业意向专项调研、就业信息平台搭建、优秀研究生和特殊群体研究生数据库的建立等手段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推荐服务和就业信息咨询服务。 

  2015-2019届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统计表 

  (截止到每年的831日) 

第八部分:研究生风采

  一、科创赛事氛围浓、效果好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在重庆市高校中发展快速,实力不断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学校为各类科创活动发展提供支撑交流的平台,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为重点,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级各类科创赛事。2018年,研究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110项和省部级奖励264项,其中国家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57项;获得十五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获得第十三届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优秀组织奖;获得重庆市研究生第八届科慧杯创新创业竞赛优秀组织奖;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多个银奖和铜奖,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得多个金奖、银奖和铜奖等。 

  

十五届华为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奖

第十三届兆易创新杯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优秀组织奖

重庆市第八届科慧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

  二、学术氛围浓厚

  1.研究生论坛 

  研究生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紧跟时代进步和行业发展,举办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学术报告,邀请专家教授、知名校友、行业精英和海归博士,为研究生论坛纵横通信教授博士论坛”“数学物理进展论坛等校院学术交流平台开展讲座,活动品牌效果明显,吸引了广大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也带动了研究生科研创项目的踊跃申报。 

重庆邮电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论坛讲座开幕式 

  2.”研途榜样,邮伴起航优秀毕业研究生报告会 

  优秀毕业研究生报告会于每年研究生毕业季5月份举行,各优秀毕业研究生从自我素质提升、学业成绩发展、学术论文发表和求职过程中得以分享经验。 

研途榜样,邮伴起航优秀毕业研究生报告会 

  3.英语风采大赛 

2019年研究生英语风采大赛 

  英语风采大赛提高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热情,丰富课外生活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英语风采和交流学习的平台。 

  三、研究生党团组织建设 

  1.研究生党建工作 

  学校认真开展研究生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校领导讲党课、支部组织生活、预备党员培训班、优秀党员评选等活动,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9年研究生预备党员培训班参加实践活动 

  2.校研究生会工作 

  学校研究生会以引导和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宗旨,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全校研究生同学送上最贴心、最周到的服务。研究生会设立有科技实践部、学术交流部、人力资源部、自律权益部、信息宣传部、文体部、外联部7个部门,并不断深化自身组织建设,开展了新老干部交流会、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消防引导员培训大会等。 

校研究生会获得优秀研究生会称号 

第十三届研究生会素质拓展活动(活动现场)

 校研究生会及学院研究生会2018-2019学年总结大会合影

  四、校园文化活动 

  1.“研光闪烁邮你邮我颁奖典礼暨迎新晚会 

  学校研究生颁奖典礼暨迎新晚会在每年12月盛大举行,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搭建研究生风采展示和沟通交流的平台。 

2018年研究生年度颁奖典礼暨迎新晚会——研究生奖学金和科创竞赛颁奖

2018年研究生年度颁奖典礼暨迎新晚会

  2.学校田径运动会 

  我校推进体育运动深入展开,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使研究生运动员们展现出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研究生获得重庆邮电大学第十四届学校田径运动会开幕式 

第十四届学校田径运动会田径类研究生参赛合影

研究生获得重庆邮电大学第十四届学校田径运动会第六名

  3.研究生球队赛事 

  我校每年的篮球赛、排球赛和足球赛事(青春杯、安踏杯等),其中运动重邮青春杯男子足球比赛冠军,充分展示了我校研究生勇于拼搏、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浓厚青春、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8安踏大学生篮球联赛 

 

  第九部分:硕士研究生招生问答

  1.问: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括推免生吗?接收的推免生人数占招生总人数的比例是多少?是否影响统考生报考? 

  答: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含推免生。2019年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人数大约占招生总人数的3.8%(近几年各专业接收推免生人数参见《近三年硕士研究生各学院专业招生人数统计表》)。 

  2.问:什么是同等学力考生?其具备怎样的条件方能报考? 

  答:同等学力考生是指以下两类考生: 

  (1)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1日)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2)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同等学力考生除上述条件外,我校没有其他限制条件和业务要求。按国家规定,进入复试的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 

  3.问:在录取当年910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能否报考?其具备怎样的条件方能报考?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是否需要加试? 

  答:在录取当年910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可以报考硕士研究生,必须凭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网上报名现场确认手续。 

  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期间我校不要求加试,但在入学报到时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4.问: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录取当年的910日前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是否能入学? 

  答:不能。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录取当年910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5.问:具备怎样的条件方能跨专业报考? 

  答:除具备全国统考生的报考条件外,我校没有其他限制条件。 

  6.问:网上报名时是否填报导师志愿? 

  答:网上报名时不填报导师志愿,导师志愿在参加复试时填报。考生如需了解更多导师信息可以登录我校各学院网站查询。 

  7.问:网上报名时如何选择研究方向?是否分研究方向确定复试分数线? 

  答:我校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与其导师相关,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择其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即可。 

  2020年,我校电子信息类别和交通运输类别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招生方向确定复试分数线。其他的均按专业或专业领域确定复试分数线,且同一个专业或专业领域的各研究方向复试分数线相同。 

  8.问:考生是否要到重庆邮电大学参加初试?复试地点在哪里? 

  答:初试地点一般遵循哪里报名哪里考试原则,考生按学习或工作地省级招办的要求选择报考点报名和考试,具体考试地点由考生选择的报考点安排。 

  复试则统一在重庆邮电大学校内进行,具体考试地点会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公布。 

  9.问:如何查询初试成绩? 

  答:在重庆市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内,考生可以登录重庆市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http://www.cqksy.cn)或重庆招考信息网(网址:http://www.cqzk.com.cn)查询。 

  10.问:如何查询复试分数线?近几年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答:在教育部公布当年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后,我校根据国家一区线确定各专业或招生方向(针对电子信息类别和交通运输类别)的复试分数线,考生可以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阅相关公告。 

  近几年各专业的复试分数线参见《近三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复试分数线》。 

  11.问:初试报考我校或外校的考生如何申请调剂? 

  答:若初试报考我校或外校的考生需要申请调剂我校相关专业,均须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研招网调剂系统向我校提出调剂申请。我校如果同意考生调剂申请,将直接通过调剂系统回复复试通知,不再另行通知。具体程序及可接收调剂专业届时可以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或直接咨询研招办及各学院相关办公室(各学院联系方式参见《研究生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12.问:复试的差额比例一般是多少? 

  答:我校各专业复试均为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生源较好的专业或招生方向(针对电子信息类别和交通运输类别)会适当扩大复试比例。 

  13.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复试笔试科目是什么?考生如果参加过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组织的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SPCertified Software Professional),其成绩能否替换复试笔试成绩?具体怎样替换? 

  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复试笔试科目是《程序设计(CC++)》,满分为100分。 

  考生如果参加过CSP认证并且排名前40%,其成绩可以替换《程序设计》科目的成绩,具体的成绩替换公式为: 

  复试笔试成绩=1 - CSP认证排名百分比)* 100。 

  成绩替换后不再参加复试笔试科目的考试。 

  14.问:考生的复试成绩和入学考试总成绩如何计算?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占入学考试总成绩的比例是多少? 

  答:我校复试分为专业课笔试(100分)、专业综合面试(100分)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20分)三个部分,考生复试成绩为三部分成绩相加之和,满分为220分。 

  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占其入学考试总成绩的比例各为50%。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为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权重相加之和,计算公式为: 

  总成绩=(初试成绩/初试满分)*50+(复试成绩/复试满分)*50。 

  15.问:录取原则是什么?一志愿考生在录取时是否享受优惠政策? 

  答:我校录取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专业课笔试、专业综合面试和外语听说能力测试各单项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2)同等学力考生加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3)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4)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5)以上复试各单项考核合格者,我校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按照不同招生专业的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排序择优录取。 

  我校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所有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复试拟录取,然后再进行调剂考生复试拟录取。 

  16.问:如何查询复试成绩和拟录取名单? 

  答:复试结束后,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查询本人的复试成绩和公布的拟录取名单。 

  17.问:考生如何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如何调取人事档案?定向就业考生如何办理相关手续? 

  答: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是保证入学新生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主要是考核考生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 

  我校在复试时将对考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填写《重庆邮电大学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考核表》,应届毕业生由其本科所在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填写,并加盖院系党组织公章;往届生由档案所在单位或街道办出具并盖章。该表于复试报到时交至对应我校报考学院。 

  应届生的人事档案须待其毕业时所有档案材料齐全后一并邮寄,不得分批分次邮寄。往届生须在调档函规定的时间内将其人事档案一次性全部邮寄至研招办。 

  定向就业考生须在正式录取前与我校及其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培养攻读全日制研究生协议书》。考生因报考、就读我校研究生与其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无法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定向就业考生不调取人事档案,但未按时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的,不予发放录取通知书。 

  18.问:什么时候发放录取通知书? 

  答:录取通知书须等教育部下达正式录取名单后方可寄出,时间一般是6月初左右,每年具体发放时间考生可以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网上报名时通信地址是重庆邮电大学的通知书不寄出,届时考生请自行到重庆邮电大学研招办领取;通信地址是重庆邮电大学校外的通知书以邮政快递(EMS)方式寄出,届时考生可以登录研究生院网站查询快递单号等信息。 

  19.问:录取考生的导师如何确定? 

  答:在考生正式录取后,我校将根据考生填报的导师志愿、导师的自主选择,并结合各专业招生人数、导师的科研项目、经费及已指导研究生情况等综合衡量,确定录取考生的导师。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以登录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查询导师信息。 

  20.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否能取得双证?毕业后能否攻读博士学位? 

  答: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按照其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完成所修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可以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专业硕士学位证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报考攻读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具体要求要查询拟报考博士招生单位的报考条件。 

  21.问: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22.问:非全日制研究生能享受国家和学校提供的奖助政策吗?在培养期间学校提供住宿吗? 

  答: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国家和学校提供的奖助政策。学校在培养期间对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提供住宿。 

  23.问:是否提供硕士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获得途径是什么?是否办理邮寄? 

  答:将在研究生院网站公布上一年学校自命题的业务课试题电子版,考生可以查询当年度各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指南,进行免费下载。不提供纸质版的邮寄。 

   24.问: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是什么? 

  答:按照国家规定,2020年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报考条件原则上为在职定向考生。 

   25.问:工程硕士类别是否还招生? 

  答:按照国家规定,2020年我校工程硕士类别下属的原专业领域分别对应调整到工程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和交通运输类。相关专业领域或方向设置情况请查阅《学校2020年招收专业一览表》。 

   26.问:工程硕士类别对应调整后初试考试科目有什么变化? 

  答:按照国家规定,2020年我校工程硕士类别对应调整为工程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和交通运输类等3个类别。其中,电子信息类和交通运输类初试科目仍为4门,具体查阅各学院招收专业目录;工程管理类初试科目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和英语二。 

第十部分:各研究生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第十一部分: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官方微信订阅号:

  名称:重庆邮电大学研招办

  微信号:cquptyzb

  发布最新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帮助您了解重邮,方便您报考重邮。

  学校代码:10617

  通信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文路2号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400065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戴老师023-62460038

  颜老师023-62471276

  学校网址:http://www.cqupt.edu.cn/

  研究生院网址:http://yjs.cqupt.edu.cn/

  研招办电子信箱:yanzb@cqupt.edu.c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招聘信息 | 京ICP证140769号 |京ICP备12045350号|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赛尔互联(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CERNET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