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国际交流
我校研究生教育发韧于1963年,是当时四川省仅有的10所具有资格招收研究生的高校之一;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硕土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的硕土学位授予权;2008年被重庆市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于2010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2013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的期终验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获批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充分发挥信息通信学科的特色与优势,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注重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主干优势学科、重点支持学科、应用基础学科和特色拓展学科”为一体的学科体系,向一流电子信息类大学看齐,实现学校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开放式、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发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的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学校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
学校目前共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在教育部开展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B+等级。16个学科获批“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其中3个学科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4.8‰,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5.6‰;在2021年软科排名中,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力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上榜,其中通信工程进入世界学科排名第51-75位。
今年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的部署,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努力积极为考生服务。准备报名的2022年考生应该认真阅读教育部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我校研究生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以及考生选择的报名考试点所在省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和报考点的相关公告,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报名和参加考试,报名信息一定要据实填写,不要弄虚作假,不要在报考程序上出现问题。
对于准备报考的2022年考生我们有以下建议:第一,认真对待全国统考科目的备考工作,在考研报名人数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科都很重要,要认真分析并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第二,要经常做一些与考研科目相关的题目,要动手练,不断丰富做题技巧,能够灵活应对题型变化。
我校根据重庆市的统一安排,2022年招生名额应会有一定增量,但具体增加多少,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计划和国家及重庆市重点支持学科专业领域的要求确定。招生计划下达后将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官网发布公告。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指出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校将结合自身校情,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积极加大研究生教育的投入,提供充足的科研及学科建设基金支持,大力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拓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提升的国际合作与联合培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电子信息类学科是我校的优势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的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均获得B+评级,为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点。学校现有学院16个,本科专业5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5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6个、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本科一流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学科门类。拥有重庆市“双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4.8‰,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学科排名前5.6‰;在2021年软科排名中,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电力电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上榜,其中通信工程进入世界学科排名第51-75位。
第一,学校全面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要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落实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实行研究生导师资格年度审核机制。
第二,我校强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监督,从研究生课程、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全程加强管理,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三,我校大力推进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工作,建立健全了从学科、学校到市级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体系。近5年,获批市级研究生优质课程15门、市级研究生教改项目85项、市级研究生导师团队18支、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6个、市级教学案例库10个、市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33项、市级优博论文2篇、市级优硕论文57篇,有力地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四,我校鼓励并大力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让研究生有机会了解学术前沿并有机会和学术大咖进行面对面交流,提升创新能力。
第五,我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优化了以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三助一辅”助学金、社会奖学金和优博优硕创新项目等为主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为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保障。
我校近年来研究生报名增长比较快,2021年统考报名人数达11000余人,录取2155人。全校报录比约5:1;比较热门的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信息学科相关专业。
考生初试成绩占入学总成绩的比例(A)不低于50%,复试成绩占入学总成绩的比例(B)不高于50%。具体比例视报考及达到复试分数线考生情况而定,并在复试前公告。
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内容由专业笔试(或专业科目测试)、综合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能力测试等三部分构成,具体考核标准及内容以当年《重庆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办法》文件为准。
1.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7000元/学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10000元/学年;非全日制(管理类)专业型硕士16000元/学年。
2.研究生奖助体系
为确保研究生能更好的投入学习和科研,深入创新实践锻炼,顺利圆满完成学业,我校为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设制了力度大、覆盖面广、金额高的奖助体系(详见表1),具体内容以国家和学校2022年奖助政策文件为准。
我校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就业工作,通过“一提三服务”提高研究生核心竞争力,完善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一提”主要是指通过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设置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鼓励研究生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和学科竞赛,不断提高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研究生核心竞争力。“三服务”主要指学校通过就业意向专项调研、就业信息平台搭建、优秀研究生和特殊群体研究生数据库的建立等手段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推荐服务和就业信息咨询服务。
近5年我校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均稳定在 98%以上,一直名列重庆高校前列,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在西部大开发、成渝一体化、重庆大发展的背景下,成渝经济圈就业人数稳步增长,留重庆就业人数稳步增长,更多毕业研究生主动适应国家、地区发展战略,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