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院院长
邓国红
重庆理工大学

大数据智能化 实施产教融合

协同创新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

重庆理工大学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是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

请您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学校始建于1940年,坐落于中国直辖市重庆,共有花溪、两江、杨家坪等3个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591亩,校舍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向和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了理、工、文、管、经、法、医、艺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拥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28000余人,累计为社会输送10余万人才。学校曾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重庆市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中心”等荣誉。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有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4个省部级人才平台。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聚集计划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197人次。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学校始终注重提升科研水平。建有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43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重庆自主品牌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主导建设了我市首批五个新型高端研发机构之一的“重庆汽车智能制造与检测产业技术研究院”,拥有12个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重庆清研理工创业谷等4个国家级、市级众创空间,与中国科学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共建24个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22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00余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31项。位列2016年《中国高校专利奖排行榜》第38位。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协同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波兰、捷克、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台湾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师资国际化、学生国际化及来华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分别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普渡大学联合建立研究平台,合作培养国际化的高端汽车人才;不断深化重庆两江KAIST国际项目,与韩国科学技术院合作培养IT等高端人才。与江苏、浙江、河北、四川、重庆所辖多个市(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多家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长安、力帆、宗申、重庆机电集团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 七十余载风雨,七十余载辉煌。经过历代“重理工人”续力拼搏,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被誉为“重庆近年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最引人瞩目的高校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教育访谈录》一书中评价学校“抓住了强项、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水平”。

学校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聚力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服务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以工为主的高校,着力建设与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相契合的学科体系,打造机械工程等5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集群。全力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把优势学科和创新资源进一步聚集到西部(重庆)科学城的核心区域,目前已有3个项目入驻重庆(西部)科学城。全面助力增强区域创新驱动力与产业竞争力,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目前,“重理工人”正秉承“明德笃行,自强日新”的校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将学校全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西部一流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您能介绍下学校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情况吗?

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有重庆市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4个省部级人才平台。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30名、硕士生导师713名;拥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及重庆市两江学者、巴渝学者特聘教授、重庆市百名学术学科领军人才、重庆市百名海外高层次聚集计划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38人次。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海外留学人员先进工作集体”、“全市人才工作先进集体” 等多项荣誉。

疫情影响下,2021年学校硕士招生政策和计划是如何安排的?对于准备报名的2021年考生需要注意些什么?

今年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和重庆市的部署,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努力积极为考生服务。2021年重庆理工大学拟计划招收约2136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786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350名),最终以教育部下达的名额为准。准备报名的2021年考生应该认真阅读教育部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我校研究生招生章程和专业目录以及考生选择的报名考试点所在省级招生考试管理部门和报考点的相关公告,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报名和参加考试,报名信息一定要据实填写,不要弄虚作假,不要在报考程序上出现问题。

对于准备报考的2021年考生我们有以下建议:第一,坚定考研信念,明确考研目标,认真对待招生考试报名工作,注意报名、确认等细节。第二,全力准备全国统考科目与自命题科目的复习备考,认真分析并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备考计划,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调整好备考状态。

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对学校2021年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有什么影响?

结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我校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优化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对考生全面的考查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进一步强化入口关建设,努力选拔祖国建设发展所需的优质人才。

今年部分高校对研究生教育招生、培养政策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学校是否也会有这方面的举措?

学校根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依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研究生招生工作方案,细化研究生招生细则,及时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同时结合重庆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项工作,积极加大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认真推动研究生教育的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请您介绍下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学校拥有省(部)级一级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示范性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在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特色与优势。学校目前设有本科专业62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重庆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特色学科专业群5个、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项目2 个。近年来,学校累计承担包括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重大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3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工具收录22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300余部;获得国际发明专利授权3项、公开专利100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31项。

您能介绍下学校近年来报名和录取的情况吗?比较热门的专业有哪些?

我校近年来研究生报名和录取增长幅度较大,连续3年招生计划的增幅均在30%以上。2020年统考报名人数达4600余人,录取1720人。全校报录比达到约2.7:1,录取人数较去年增幅达43.21%;比较热门的专业有机械、能源动力、会计等相关专业。

您能否谈一谈,学校的初试和复试的占比是如何分配的呢?

考生初试成绩占入学总成绩的比例(A)不低于50%,复试成绩占入学总成绩的比例(B)不高于50%。具体比例视报考及达到复试分数线考生情况而定,并在复试前公告。

请您介绍下贵校的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和奖助学金政策?

根据国家政策,凡被我校正式录取的研究生,其学费标准为:

(一)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学术学位研究生(不含药学硕士):7000元/生.年。

药学硕士(学术学位):8000元/生.年。

专业学位研究生:9000元/生.年(不含MBA、MPAcc、审计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MBA)、会计硕士(MPAcc)、审计硕士:13000元/生.年。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38000元/生.年。

(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药学硕士:9000元/生.年。

资产评估硕士:10000元/生.年。

电子信息(原计算机技术、光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10000元/生.年。

能源动力(原电气工程领域):11000元/生.年。

工商管理硕士(MBA):13000元/生.年。

会计硕士(MPAcc):23000元/生.年。

我校目前已设立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学科竞赛奖、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考博奖、访学助学金及西南兵工研究生奖学金、胡亚民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等社会捐助奖学金,同时还开设了研究生三助一辅津贴、研究生临时补助及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等多项绿色通道。具体资助对象、条件、金额等内容请参见学校相关政策文件。最后执行以正式下发的文件为准。

注:除相关文件明确指明奖助对象为全日制研究生外,其他奖助政策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可享受。两江KAIST项目(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生国际合作项目的奖助政策具体见学院网站。

请您介绍下学校研究生的就业情况?

学校研究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名列重庆市前列。就业主要分布在信息科技、传统工业产业、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地产金融、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行业,涉及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知名企业。近年我校研究生的考博率也稳步上升,考取学校包括985、211高校及国外知名高校。如:美国圣弗朗西斯科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日本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和高度好评。

学校导航
联系
手 机 扫 码 查 看
关 注 掌 上 考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