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李文,现任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校长。
校长名片
人物名片

李文,特级教师,浙江省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书记、校长,2019年人社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019年全国小学语文十大青年名师,全国第三届新体系作文教学大赛特等奖第一名,全国小学语文名师专业发展委员会学术委员。多次执教全国小学语文示范教学课。

老师和家长,就像萍水相逢但有着共同目标的好朋友,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温暖,传递心灵的平和与安宁。——李文

校说新语
校说新语

通“文”达礼

释义:指有学问、懂礼仪。

新意:很多人都说,李文校长的语文课堂,既有江南水乡姑娘的温婉可人,也有北方土地男子的大气沉稳。其实,这跟李文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她是个极为内敛的人,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总能让与她相处的家长、老师和学生有一种舒服的亲切感。而且她总是以礼相待,把最大的尊重给予身边的每个人。

物件介绍:《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是李文校长最喜欢的一本书,她经常跟家长、老师和学生分享读书的意义。她说,能够成就今天的她,最大的力量来源于阅读。让我们跟随李文的声音,听听她的分享与感悟。

眼中有光亮 奔向梦想处
陈显婷 陈昊昱 胡语彤
记者
专访
李文
现任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校长
眼中有光亮 奔向梦想处

每天早晚,校长李文都会穿着一身干练西装,梳着一头马尾辫,面带微笑地站在校门口。无论上学还是放学,只要家长或孩子跟她弯腰问好,她都会一一鞠躬回应。

有天早上,小姑娘贝贝和往常一样跑到她跟前,张开稚嫩纤细的双臂,和她说:“校长妈妈好。”李文蹲下来搂住她,静静地抱了几秒钟。拥抱过后,贝贝向李文鞠躬,李文也同样弯腰回礼。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在杭州市奥体实验小学(下简称“奥体实小”)的门口都会上演。这所与2022年亚运会主场馆——奥体“莲花碗”仅一街之隔的小学,让路过的大爷大妈都想多看几眼。

“别人第一次看见这个场景可能会很感动,但对于我和她而言,不过是一种习惯。”李文的声音温柔得像水,听多了又仿若醇酒一样惹人醉。这与她英气利落的形象有不小的反差。其实这也正常,就像谁会想到,当了二十多年老师的李文,还曾当过主持人。

“我的人生经历,有点传奇。”李文如是说。24年来,李文做过多次选择,有过多次突破,她的角色也是一变再变。尽管如此,她依然坚信,曾经的她、现在的她、以后的她,都始终是同一个简单而纯粹的人。

阴差阳错教语文
阴差阳错教语文
看着眼前的李文,怎么也不会想到,她是幼儿师范出身。不过,她温柔如水的声音,倒是与这点非常符合。
18岁的李文从幼儿师范毕业。一般来说,她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幼儿教师。然而现实是,她并没走寻常路。“传奇”的人生就此开启。
“当时,我想去广德县里唯一的一所公办幼儿园当老师,可是提前自荐过去之后,人家说不要城里的姑娘,怕不能吃苦。”李文说,本来在家门口当一名幼儿教师也不错,可没想到,阴差阳错地,她被分配到了安徽省广德县城关二小。那时她想,自己学过音乐、舞蹈、美术,不论教什么,她都能够轻松胜任。可校长却对她说:“我们不缺音乐老师,你就教语文吧。”
原来,在当时的学校里,音体美等学科还没有受到重视,通常都是年老或体弱的教师担任教学。就比如李文最优先考虑的音乐老师,平时上课也只是放放磁带,和孩子们唱唱歌。相较起来,语文是块“硬骨头”,教学任务重不说,师资队伍也很薄弱。
于是,作为校内少有的年轻教师,李文被“推上”了语文教师的岗位,从一年级开始教起。或许是因为她年轻,身兼数职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在担任语文老师的同时,李文还兼任班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偶尔还要充当舞蹈老师,给学生们排练文艺节目。
1997年,李文当老师的第二年,刚好赶上全县“校园之春”文艺演出。李文一人包揽了城关二小四个文艺节目的编排,“我带着学生们排练合唱、集体舞,手工制作各种道具,光彩色花环,就扎了一大筐。我还包下了门口包子铺的三大锅肉包子,跟同学们一起吃。”李文笑着回忆。
又是一次“阴差阳错”,李文遇到了一个“奇怪”的机会——县里要挑一位老师担任文艺演出的主持人。
因为节目排练出色,在县教育局和文化局共同审核节目时,李文被看到,大家觉得这个姑娘形象、气质和语感都还不错,让她去试试。于是,她因开口不俗,获得了这个候选主持人的机会。当时,还有其他两个年轻老师候选人。
尽管只有三个人,竞争谈不上激烈,但李文没敢松懈,“头天晚上,我让父亲帮我借来了不少报纸,一边读一边对着新闻联播一遍一遍地学腔调与发音。”第二天,三个姑娘一齐去县文化局面试,她成了。
县里的这场文艺演出,让李文大放光彩,尽管是人生的第一次主持经历,但她的发挥让不少人赞叹。褪去课堂上的温柔形象,李文从一名教师变成了一位富有感染力的主持人。1998年元旦,李文被县教育局调去了教育电视台,成了一位“名正言顺”的主持人。
“傻”姑娘一根筋
“傻”姑娘一根筋
1998年,李文刚20岁。一个读学前教育出身的姑娘,开出了不一样的花。
面对节目主持这个陌生而新鲜的领域,李文从日日夜夜地备课变成了日日夜夜地练习普通话。她甚至背下了一整本《新华字典》,做了厚厚两本普通话的学习笔记,每天都对着《新闻联播》练习发音。
“后来,我陆续主持了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和综艺活动等,慢慢进入了公众视野,还蛮风光的。”李文说,在刚入职的那两年,她成长得扎实而迅速,一把温柔的好嗓子彻底成型了。很多人说喜欢她的主持人风格,说她像曹颖,轻松智慧。
不过,很快李文又面临抉择——2000年教育电视台要拆并,有两条路摆在她面前:一是去广电系统发展播音主持事业,二是留在教育系统分配到教育科做相关工作。
尽管播音主持小有发展,但却不是李文梦想中的芳草地,因为她仍放不下“教育”。因此,年仅20岁的李文,选择留在教育科,开始了管学籍、做接待、端茶倒水的工作。那段时间,她常常站着旁听完教育局的一场场校长工作会议,眼睛时刻观察着座位前的几十只茶杯,定时添水。在旁人看来简单又无聊的打杂工作,对李文却十分重要。如今的她说,正是这样的工作历练,让她有了很强的服务意识与较高的礼仪修养。
哪怕多年后成为校长,她也谨持服务理念,不论面对老师、家长还是小孩,她都耐心倾听心声与建议,更常常与人鞠躬问好。“每一位来到我办公室的家长,不论他是穿拖鞋的还是穿皮鞋的,我都会亲自将送他到电梯门口,为他按下电梯。”李文说。
在教育科期间,因为当过主持人,普通话很标准,李文还担任了民师班的普通话教学。当时,学员都是四五十岁的民办老教师,而他们都称李文这个21岁的年轻姑娘为老师。
尽管一样是老师,可这个老师与李文心中期待的“老师”完全不同。“我看到很多跟我一样的年轻人都在幼儿园或小学当老师,他们获得了教学奖项,我就非常羡慕。”当时,因为工作在局里,李文有做一些教育类比赛评委的资格,这在旁人看来是无限风光的,可她却觉得空虚,感觉自己被深深的“危机感”包围。
“我还是想回学校,我喜欢当语文老师,想在专业上有所提升,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李文说,她总是会因为不能像其他老师那样在一线为教育事业而奋斗而感到遗憾。“尽管当时我是教育局正式在编最年轻的人。”当时,李文很笃定,一心想回基层学校。
没多久,她就和领导提出,“我想回学校。”对于她这个选择,很多领导和同事都十分不解,说她是个傻姑娘,放着这样的众多基层老师都想要的铁饭碗不要,反而想回学校去做一名一线的普通老师。
李文心里却想,“我还很年轻,不想这么早让自己放弃专业成长,闲下来。”如今,回忆起当时自己的决定,李文缓缓说,性格决定命运,她是不想在适合的年纪蹉跎岁月。
重新奋力“生长”
重新奋力“生长”
一回到学校,李文便一头扎进了基层的教育事业。虽然基层学校的教学经验非常之少,但她却选择了优秀年轻教师最多、竞争最激烈的广德县实验小学。
回到校园的李文,就像被砍断枝桠重新生长的树,她奋力向上。因为几年没有在一线上过课,她时常感觉有些自卑。不过,她并不畏惧,面对比自己优秀的大多数,她告诉自己沉下心来,汲取养分,锤炼课堂。
“我只有比别人努力,才能比别人更好,我一定要默默努力,拔节生长。”很长的时间里,李文很少说话,白天认真上课,虚心请教同事问题,晚上还要阅读一本本厚厚的教学杂志,认真做笔记。每一次出去交流学习,她更是十分珍惜。
2002年,李文来到杭州听了窦桂梅老师与王崧舟老师的观摩课,这一下子,就燃起了她心中的热血:语文课原来可以这样诗情画意,充满魅力!
她茅塞顿开,一回到学校就迫不及待地买来录课光盘,一遍遍地模仿、感受与体会,多少个深夜,都在不停地深情朗读课文,寻找感觉。慢慢地,李文学会了“设计”自己的课,抓住了让课程更自然流畅、动情感人且意言兼得的关键。那段时间,她甚至“戒掉”了电视,并将不看电视的习惯坚持至今。
“宣城市、广德县里所有和语文教学有关的奖项的一等奖,我都拿到过。”李文平静地说,那是她回到学校的第一个“五年”,拿到了十几个“一等奖”。其实,李文的平静背后是百折不饶的精神与一往无前的心,因为不甘“落后”于其他老师,她揣着一股劲儿在短短五年间锋芒毕露。
可她仍不满足,反而因为错过了五年一届的第二届省教坛新星评比,有了新的目标——拿到下一届评比的入场券。2007年,28岁的李文如愿以偿,以宣城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的入场券,并顺利被评为省“教坛新星”。随后在2009年,李文被评为宣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意气风发地闯了几年之后,许多人告诉她:你已经是省“教坛新星”了,把机会让给更多的年轻人吧。因此,李文不得已停下了脚步,专业发展也到了瓶颈期。
“那时的我,最想获的奖项是安徽省小学语文优质课的一等奖,因为那是证明我专业能力的省级奖项。”李文说,如果当时能够得到参赛机会,顺利拿下一等奖,也许她会满足地停下来。但命运却让她与这个赛事失之交臂。
年轻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李文非常不甘心,也不肯服输,她说:“不管有没有机会,我都不会放弃自己。”
有了疼痛才会奔跑
有了疼痛才会奔跑
2013年,李文调入新学校。一天晚上,在安徽合肥一家宾馆旁的小铺子里,李文独自一人倚坐在窗边,心情非常低落。此时,她脑海里不断地回想起当天基本功比赛的画面:那天讲台上神采飞扬的自己,用口才征服了评委,拿下“即兴演讲”全省第一名,却在“无生上课”环节拖沓了时间,以0.04分之差错失一等奖。
李文非常懊恼,她恨自己不争气,因为二等奖从来不是她的目标。她永远不会忘记比赛临行前,县里负责此项活动的老师和她说的话,“你也30多岁了,这次推荐你去省里参赛,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们人多,机会要均等。”
为什么没有抓住机会?这真的是最后一次机会了吗?这几句话时不时就在李文的耳边出现,“我当时就想,我一定要评上特级教师。”原来的小目标一跃成为了大理想,李文不再像从前那样把目标当终点,而是要将特级教师作为她未来教育生涯新的起点。
从那以后,李文像着了魔似的,一心沉到课堂里,带班各项活动从来第一名;开始天天写文章,四处投稿,她潜心研究的“雅和语文”课题也迈上了正轨。2015年,36岁的李文评上了安徽省特级教师,成了当时安徽省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梯队中的一位。李文说,如果当初没有被“刺激”到,她可能也成不了现在的自己,“这就是被‘触痛’的人生。”
随后,李文立马抛开那段停滞不前的时光,将特级教师作为新的起点,以一匹“黑马”的姿态飞奔起来。做了校长,又带名师工作室,李文仍旧坚持带班,更想把自己的课堂带到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的面前。2017年,全国第三届新体系作文青年教师赛课的现场,她出现了。当时有人问她,“你已是特级教师和校长了,为什么还来参加这样的比赛?你不怕砸了招牌吗?”
的确,累累荣誉加身的李文来参加赛课需要不少勇气,但她却说,“我没参加过大型的赛课,所以想来试试,我不怕失败。”
比赛的结果令李文和身边不少老师振奋——她成功拿下了这次赛课的特等奖第一名,并在导师的推荐下,带着这节课走上了“千课万人”的讲台。一位老师在微信通道留言:“李老师符合了我对语文老师的所有想象。”
“有很多人说我是‘一课成名’,其实不是,算是厚积薄发吧。就像悬崖石壁上的花朵,在挫折中历练过之后,会开得更盛。”伴随着挫折与困难逐渐成长起来的李文,越是面对艰难处境,越能展现出她的从容不迫。“人生的成长就是这样,有了疼痛感,你才会奔跑。”
再次启程
再次启程
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没有白费,2019年,李文成长为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为数不多的带班的学术型校长。同年,杭州市滨江区教育局正面向全国招聘小学校长。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老师见证了李文几年来努力奔跑状态下的成长,觉得这个机会非常适合她,便推荐她去试试。
“人不能一直过着一眼能看见退休生活的日子。”李文笑着说。这时的她已是安徽省小学教育第一梯队的名师、名校长,而能够换个环境挑战自我,让她有些心动。
不过,李文内心非常犹豫。她说,人生唯有爱与信任不可辜负,“我是安徽省培养出来的,家乡给了我太多的包容,我十分感激也倍感珍惜,所以一直勤勉奋进,争取把每件事做到最好。”
可是,当家乡省市领导得知滨江区向李文抛出橄榄枝时,轮番找她谈心,最终大气地同意她以调任的方式前往杭州任职,领导还说:“这个调动的公章我给你盖了,以后家乡有需要,你要多帮忙。”
作别家乡,40岁的李文再次启程。作为人才引进,滨江区解决了她的住宿和孩子上学等诸多问题。李文被滨江区爱才、惜才的真诚所打动,带着对故土“若有需求,及时帮忙”的承诺,带着滨江区对她的信任,带着骨子里的纯粹与坚持,开启了新的征程。
今年9月,奥体实小开学迎新生,李文表示,不说高大的愿景,唯有一颗全体务实心,心无旁骛、无问西东。只一句话,“关注细节、充满爱心、全力以赴地去做”。
其实,这句话不是空说的。李文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她至今都忘不了父亲为她上学而奔波的模样——为了她的学业,父亲有时会不得已低下头颅,脸上全是一个普通家长的卑微与无奈。于是做了校长的李文始终秉持一种理念,要让每个前来求学的家庭感到温暖。
新校落成,李文忙得不可开交,招老师、跑工地、把关校内后期的细节设计。尽管如此,没有家长担心和她说不上话,因为这个女校长太真诚了。
这样的真诚,都藏在办学的细节里。为了便于交流,奥体实小为每个年级建了一个大群,每个群里都能看到李文的身影。在群里,每个家长都能艾特她,都可以添加她的微信。“不需要顾忌与怀疑,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和我交流、反应问题,请相信我们解决问题的诚意与执行力。”李文直言,这样的近距离相处让家长们能说话、敢说话,也对学校有了更多的信任。
开学前夕,奥体实小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800多位家长坐满了体育馆。为了便于家长们找到班级指定区域就坐,老师们站着举牌来做引导。就是拿着这样一张“老师们站着举牌”的照片,不少人断章取义,说把老师当“服务员”。其实他们不知道,李文把奥体实小当家,把第一次来校的家长当客人待,这只是应有的尊重与礼节。
在李文看来,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是个人修养,也是尊重自己,以心换心才能真正得到家长的信赖,而家长的信任换来的将是亲密的家校关系。“老师和家长,就像萍水相逢但有着共同目标的好朋友,大家互相尊重,互相温暖,传递心灵的平和与安宁。”李文说,因为彼此有爱,老师们用真诚尽可能地抚慰家长们的焦虑。
做安静平和的教育
做安静平和的教育
李文性格内敛,也很喜静。也正是这样的性格,使她的语文课堂呈现出了“宁静与平和”之感。教育就是要静下心来做,去除功利与浮躁,她说。担任奥体实小校长之后,李文将已在胸中多时的“做安静平和的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教育是公平的,每个孩子、每个家长都应受到公平的待遇,”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奥体实小努力培养一批“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教师。
目前,奥体实小由特级教师李文领衔,现有39位教师,其中有不少省市区教坛新秀,还有很多双一流高校及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优秀毕业生。“除了专业能力过硬以外,我们的老师一定是心中有爱的,既尊重家长也爱孩子。”李文说,她希望老师们都能成为“这一款”,给人温润如玉的感觉。
“今年还要再招31位教师,还要招3年,每年三十多位。”李文认真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自己是这样的人,也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有着理想主义气质与情怀的人加入奥体实小的团队。
作为整个团队的“大家长”,李文总是爱操心。比如她经常加班,却不提倡老师们加班,而是鼓励他们有底线地多交朋友,早点谈恋爱,“我会给老师们牵线做红娘,还跟女教师们说,不要把青春美丽的姑娘都等成老姑娘。”李文笑着说。
专访尾声,记者看到一张旧照片,里面的李文梳着一根马尾辫,抱着儿子,笑得特别开心,模样与现在并无二致。几乎所有的公开场合,一身西装、一根马尾都是她的“标配”。对此,李文首度解释,“这样的穿着很正式,体现了我对人、对事的尊重;梳着这样的马尾辫,是因为简单、方便。”李文说,三四十年来她从没有换过发型,因为她喜欢简单,也自始至终都是个简单的人。
其实,做教育不也是简单而纯粹的吗。
母亲曾对李文说,“有花自然香,不在上风扬”。在做了多年教师之后,李文明白了:她要不停地由内而外地提升自我内涵与心境,心无旁骛地用一颗简单的心去做纯粹的教育,不断追求教育的真实状态。“做人要温柔坚韧,做教育要安静平和。”即便被生活的荆棘虐了上千遍,依然要保持教育的信仰与天真,温暖、有光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