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才并育 知行合一
广西民族大学坐落于广西首府南宁市风景秀丽的相思湖畔,校园环境幽美静谧,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人文氛围深厚浓郁,具有鲜明的壮乡民族特色和东南亚异域风情,学校入选《环球人文地理》中国九所最富有诗情画意的大学之一。
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和武鸣校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3500亩,校园建筑面积685209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908.06万元,图书馆藏书170.25万册,中文、外文电子期刊60352种,中文、外文现刊821种,电子图书584.29万册。
我校现有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共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1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建成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基地。
2019年,我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16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和11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700多人。2020年,我校的招生政策与2019年一致,计划也相当。
学校拥有一大批有利于研究生成长成才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中心)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国-东盟国际创新平台2个,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含培育基地)3个,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广西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广西重点教学实验中心5个,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西科学实验(研究)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5个,广西高校重点研究基地(中心)9个,广西科普教育基地2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900多人,正高职称200余人,副高职称3多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1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0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文化部优秀专家1人,自治区“八桂学者”4人,自治区“特聘专家”3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7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85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3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8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3人,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4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4人。自治区人才小高地1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4个,自治区“八桂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7人。
2020年学校在学硕招生保持相对稳定,专硕招生会有所增加。
我校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三大特色:一是民族特色,民族性是我校的办学特色,目前共有来自全国18个少数民族的研究生,少数民族学生约占30%;二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每年全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全格率为100%;三是国际性,研究生教育主要与东盟国家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交流机制。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性大学发展战略,与19个国家、地区的157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大力推进研究生出国研修和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专项经费资助优秀博士生出国研修、研究生到东南亚国家(越南、老挝、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跨国田野调查、研究生到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派研究生到泰国、美国、越南、法国、印尼、柬埔寨、瑞典等国家,参加出国研修及学术交流。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博士30000元/人,硕士20000元/人。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
①博士:一等奖8000元/人,二等奖6000元/人,三等奖4000元/人;
②硕士:一等奖6000元/人,二等奖4000元/人,三等奖2000元/人。
(3)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博士13000元/年,硕士6000元/年。
享受奖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对象均需要本人人事档案已转入学校研究生院。
(4)可按相关条件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贷款金额为12000元。
(5)为鼓励广大在校研究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锻炼实践技能,我校设有学生管理助理和兼职辅导员等岗位,岗位报酬标准为700-900元/月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