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勤求学 敦笃励志
果毅力行 忠恕任事
我校2020年拟招收攻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含学术学位、专业学位)4600名,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2300名(最终以实际录取人数为准)。拟招收攻读非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1100名。各学院(部、中心)拟招生专业及基本计划详见招生目录。
学校将根据教育部下达计划(含各类专项)、各学院(部、中心)推荐免试接收、普通招考生源及绩效计划等情况在录取阶段调整各院招生人数。
2020年我校二级招生单位,电信学院改电信学部,新增体育中心、新闻与新媒体学院作为独立招生单位,软件学院归入电信学部,不再作为独立招生单位;工程硕士按照国家规定,不再按领域进行招生,改为按大类招生,我校工程硕士涉及8个大类,具体对应关系见下表: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关系表
机、动、电、管理为我校传统优势学科。
国家“双一流”入选学科: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第四轮学科评估,西安交通大学共有14个学科进入A类,其中,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2个学科进入A+档(前2%);数学、力学、机械工程、工商管理4个学科进入A档(2%~5%);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8个学科进入A-档(5%~10%)。西安交通大学参评的41个学科全部上榜。
西安交通大学已形成 “优本+ 硕博”贯通的培养体系,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全部按博士进行培养,并通过资格考核进行分流,考核通过者进入博士阶段,否则转为硕士培养,因材施教,提高培养质量。学校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多年来,为了稳步提高研究生教学水平,提出名师、名教材、名课程,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设立精品课程大讲堂,请著名的、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企业家等为研究生授课、开设讲座,拓宽知识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进一步拓宽专业学位与实际用人单位联合培养新模式,并已将“协同培养育人项目”贯彻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培养创业创新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产学研用协同培养为途径,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创新”的原则,通过分类指导、强强联合,与具有技术创新或竞争能力的合作单位开展联合招生和联合培养,构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多元一体的协同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突出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硕士研究生奖助金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和“三助一辅”岗位津贴、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学费代偿等等。
(一)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并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奖励对象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除在职人员之外的全日制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按国家下达名额奖励。
(二)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基本生活支出,资助对象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除在职人员之外的全日制研究生。一年级为每生每月500元,至多发放12个月;三年级为每生每月600元,至多发放10个月,区间为秋季学期9月至春季学期6月;对于二年级研究生,由学院负责征求研究生意见后确定,或者沿用一年级的方案,或者提前采用三年级的方案,每年7月10日前报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备案执行。
(三)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更好地完成学业,并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需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奖励对象为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除在职人员除之外的研究生。设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个等级。特等奖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10000元,奖励比例不超过20%;一等奖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奖励比例约为30%;二等奖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4000元,奖励其余符合基本条件的研究生。
(四)社会奖学金。是指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按协议规定进行奖励。
(五)新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全体推荐免试录取的研究生。设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三个等级。特等奖奖励标准为每生10000元,全校奖励约50名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奖励标准为每生3000元,奖励比例约为免试录取硕士研究生的40%;二等奖励标准为每生1000元,奖励其余免试录取硕士研究生。
我校为34所自划线学校之一,复试分数线的划定原则为根据招生计划和差额复试比例,学术型按学科门类划定,专业学位按种类划定。学院在学校划定基本复试线基础上,根据报考和上线情况进行调整,最终达到学院复试线方可进入复试;达到学校复试线,未达到学院复试线或复试未被录取者可在同一学科门类中向有缺额的专业进行校内调剂。
考研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在思想上应引起重视。首先应了解国家一流学校、一流学科,学科评估情况等相关信息,为选择学校、学科提供依据;其次登录报考单位网站,仔细阅读报考单位的简章和目录,详细了解报考条件、招生专业、自命题科目参考书和大纲等,做到心中有数,对相关政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相关咨询平台进行咨询;第三,根据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备考,做到有的放矢。
关于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也是见仁见智。应根据个人的目标和志向,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考量,在全面评价自身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合理选择学校和专业。目前的情况下,个人认为还是首选学校,毕竟一流学校的平台较高,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当然如果有较明确的就业方向,一流学科也是不错的选择。一孔之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