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和专业型有以下几方面有不同:学术硕士即人们理解中的普通硕士
一、培养方向不同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而专业硕士是注重应用实践能力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二、招生条件不同
专业硕士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例如部分专业硕士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另一种情况,与普通硕士相同,并不要求工作经历。
三、招生考试不同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一次机会;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这两大国家级别的专业考试,均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国家最新政策,自2016年起,专业硕士在职联考将并入全国统考。
四、学习方式不同
普通硕士: 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 年。
专业硕士: 全日制学习和半脱产两种形式,学制2-3 年。
五、学习费用不同
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教育部规定各大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实行收费制度。学术硕士学费一般为8000元/生·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专业硕士学费一般由7000元/生·年往上不等,专业硕士学费按照不同专业类别差别较大。例如,MBA 的学费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元,而工程硕士的学费一般为3-4 万元。经济困难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
六、认可度不同
普通硕士: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考虑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光有理论,经验不足。特别对于硕士专业与本科专业方向完全不同,又从无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企业会有所顾忌。建议这类毕业生通过实习、兼职或考职业证书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专业硕士:自2011年以来,由于研究生教育整体战略布局的调整,专业硕士种类增至39种,报考人数连年上升,专业硕士招生计划人数大增,大有与学术学位持平之势,其社会认可度和求职地位已经大幅上升,很多企业不再区分专硕、学硕,而是更关注硕士研究生的含金量。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全日制学习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对获取知识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功能,不断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2016年9月14号,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做出了明确界定和进行统筹管理。
就两者进行剖析,详细解读两者有何异同。
相同点:(1)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2)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3)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不同点:(1)毕业证书有所不同,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也就是说选择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毕业所获得的毕业证书标有“非全日制”字样。当然,非全日中的同等学历申硕只有学位,没有学历证书(单证)。
(2)培养方案有所不同:全日制是脱产学习是,全日制授课,提供住宿,户口档案可转入学校;非全日制是脱产学习,集中上课,学校一般不提供住宿,户口档案不转入学校。
(3)学费有所不同:全日制学费低,非全日制较高,基本上都过万,4万、6万、有的专业(如MBA)甚至一年交十几万。
(4)招生对象有所不同:非全日制主要面向一定工作年限和经验的在职人员;全日制主要是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
很多考生会担心毕业证书上标有“非全日制”,含金量就不高了,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主要是对以前在职研究生的错误印象造成的。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而且“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同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这就意味着在职研究生在入学考试要求、教学质量、论文答辩及毕业要求方面都是同样标准,所以社会在以后会对非全日制会有一个客观公正的看法,认可度会越来越高。
以上是对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解读,希望对报考学位的考生有所帮助,能报考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专业和学位。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被录取为回原单位的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招生单位及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负责办理相关手续。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包括 全国统考、推荐免试、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
一、全国统考
国家统一出题,每年完成网上报名+现场确认后,参加考试
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
专业课(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农学、西医中医、法硕)
二、推荐免试
是指不用参加考试而直接读研的一种情形,推研时间为每年大四上学期9月初到9月末
推免生推荐和接收办法:由推荐学校和接收单位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公布
三、单独考试
招生单独命题考试,所有科目由院校针对在职人员特点自主命题、难度较低。
参加单考一般仅限于用人单位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四、管理联考
MBA、MPA、MPAcc、工程管理硕士等
五、法硕联考
只能报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领域
六、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等专项计划
专项计划包括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农村师资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其中强军计划与接收单位联系获取校验码,援藏计划与西藏考试院联系获取校验码,农村师资计划与推出学校联系获取校验码,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需与所选报考点所在省级管理部门联系获取校验码;校验码均为18位数字。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哈尔滨师范大学简称哈师大(HRBNU),坐落于素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艺、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坐落于吉林长春。1946年建校,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简称“湖南师大”,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入选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湖南省重点共建的部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全国绿化“400佳”单位之一。
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成立于1959年)合并,组建为上海大学,成为一所上海市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上海大学广大师生立志继承与发扬二十年代“老上大”的革命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做出更大贡献。
中南大学座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并设置了研究生院的高水平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简称为“吉林师大”,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是吉林省重点大学,也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入选院校,更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师培养中心、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四川师范大学简称"川师大"(SICNU),位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省会成都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计划”、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四川省”2011计划。
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中国100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名单。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占地面积5888亩,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
华东师范大学,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是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坐落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
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建于1984年6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22所重点大学首批试办的研究生院之一。1996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又成为首批正式建院的研究生院之一。
上海师范大学简称“上海师大”,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部市共同支持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大学,沪港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艺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暨南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是全国高校中第一批具有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校从1979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办学方针,在全国率行面向境外招收兼读制研究生,同时也率先在海外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面授点)。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名城青岛。美丽的校园坐落在黄海之滨、浮山之麓,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学校的研究生教育源远流长。早在1956年,国家高教部、卫生部就批准我校招考副博士研究生,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西华师范大学,简称“西华师大”,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学校座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南充,是四川省第一所师范类高等学府和全国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华侨大学1960年创办于著名侨乡福建省泉州市,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设立、中国第一所以“华侨”命名的高等学府。1983年中共中央确定华侨大学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