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
宋永华,1964年生于四川,电力系统专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现任澳门大学校长。
中西融合,培养有家国情怀、世界担当的国际化人才
中西融合,培养有家国情怀、世界担当的国际化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专访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
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专访
宋永华
澳门大学校长

宋永华:1964年生于四川巴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门大学校长。1984年,获原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1991年受邀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访学并任教。2004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留英中国学者。同年任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也是在英国进入大学高层管理的第一位华人副校长。2007年,任英国利物浦(Liverpool)大学副校长,兼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2009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中国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专项办公室主任,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等职。

走出大山,读书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
走出大山,读书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方式
陈志文:
您的经历非常传奇,16岁上大学,在国内读完博士才出国,是英国皇家工程院第一位华人院士,也是直接进入英国大学高层管理的第一位华人副校长,您创造了很多历史。
1980年您考入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时,上大学的机会是很珍贵的。能上大学的孩子多多少少受到了一些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您当时所处的环境是怎样的?
宋永华:
我出生在四川巴中和平村,是一个不到一万人的山村,原来是不通车的。但我们村子有一点很独特,就是尚学重教的风气很浓厚,被称作“博士村”。自恢复高考到现在,走出来了20多位博士,60多位硕士。那时在大山里,大家觉得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读书。
陈志文:
当地的文化应该特别兴盛。
宋永华:
对,特别兴盛。我们那所乡村小学很重视文化教育,县里面也非常重视。
在1978年,为了能早点儿毕业找份工作,原本有很多孩子打算去上中专,但县政府决定让好学生继续读大学,不能上中专。因此,我们那一批学生都到了恩阳中学,分了两个班。现在同学们还经常聚会,其中不乏高校教授、副校长、校长,以及公务员、医生、律师等等。中山大学副校长李善民,哈工大常务副校长韩杰才都是我们当时的同学。
陈志文:
本科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您觉得成都科技大学给了您什么?
宋永华:
对人生来说,本科阶段比研究生阶段重要。因为,那是学生成人的第一个阶段,也是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阶段。我觉得,上不上大学非常重要,上什么样的大学也是有差别的,到研究生阶段就是个人选择了。在成都科技大学,我拥有了以下几方面很重要的能力:
首先,是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时候条件很差,我又来自偏远农村,从山里出发要几十个小时才能到省会,第一顿饭我都不知道去哪里买。这要求我一切事情都要独立,慢慢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
其次,是自信。从山区到省会,同学们的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我要好,在学习及其它方面,我与同学们有些差距。例如,由于高中时没有经过系统的英语课程,入学时我的英语只有8分,而且有口音,同学们则基本都在60分以上。但一年以后,我的英语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另外,我后来当选为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发现自己也可以组织学生会的活动。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自信。
最后,是扎实的知识基础。那时,我确实是在抓紧一切机会,争分夺秒的发奋读书。
陈志文:
您本科毕业后,紧接着攻读了硕士、博士。
宋永华:
我在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得了博士学位,然后在清华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有一次在北京的一场国际会议上我做了一个报告,当时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数学学院院长觉得我讲的东西很有意思,就邀请我作为英国皇家学会的访问学者去英国,他是这个国际会议的分会主席。
融入英国,当“主人”而不是“客人”
融入英国,当“主人”而不是“客人”
陈志文:
从中国到英国,后来成为了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随后又做了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您靠的是什么?
宋永华:
一直以来,我认为无论到哪个地方,想要立足并干好事情,首先要真正融入进去,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份子,要把自己当成主人,不能当成客人,否则什么都做不好。
我刚到英国时,他们建议我在英国再读一个博士学位,因为英国当时不认可中国博士,他们都不知道中国可以培养博士。我说,我可以展示自己是否有水平,但不需要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他们表示了认同。
同样,那时候中国人从来没有在英国做过教授,也从来没有在英国做过院士,更从来没有在英国做过高校领导。但我们要反过来考虑,要有信心把自己与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这样的心态很重要。然后坦然地努力奋斗,证明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陈志文:
您在英国获得第一份教职时,有没有人质疑?
宋永华:
有人质疑,但全心全意地用心去做,也很重要。我第一次讲课,因为英文水平有限,学生听得不是太懂。那么,我就多花精力备课,课上用心把课程讲好,课下多花时间给学生做辅导,同时自己也抓紧时间把英语补上去。
陈志文:
您觉得,布鲁内尔大学后来为什么会选择您作为副校长?您的优点或者优势是什么?
宋永华:
对。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时,除了认真做好学业以外,我也是比较热心参与学生会和社团工作的,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到了英国,我既有东方人处理事情的方式,又有西方人的管理能力,只需要把两方面的能力激活,发挥出我的优势就可以。
其实,人的能力和潜力通过日常的细节都能够看出来,英国的面试时间并不长。我成为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之前,没有做过系主任、学院院长。只是有几次与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校长到中国等地出差和参与大学的一些委员会,他对我有关大学发展策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和组织能力很认可,就给了我这样的机会。
我自己总结分析,能够最终获得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这一职位,如下几个因素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第一,我的阅历比较丰富,走的地方比较多。从大山到省会,再到首都北京,又到了英国。在英国期间,我也经历了四所学校,布里斯托大学、巴斯大学、利物浦约翰莫斯大学、布鲁内尔大学。
第二,我觉得自己做事情既能“顶天”也能“立地”。作为高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在明确办学理念基础上,要有战略眼光和战术智慧,不仅能谋划精准,也能落地见效。如果只能落地,没有好的想法,那么只能做一些具体的执行工作。反之,只有顶天的想法,没有好的布局,落不了地,也不行。所以,两者要结合好,既要能“顶天”,也要能“立地”。
陈志文:
英国的布鲁内尔大学给了您什么?
宋永华:
从讲师到讲座教授,再到副校长,布鲁内尔大学培养了我的领导能力。
一般来说,从一般教师到带科研团队,都会有一个过程。但当时我很快就要带自己的研究团队,这就要有新思想、新科研方向,还要争取项目、带领年轻老师及指导学生。
接下来,我被任命为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分管研究生工作,这也是我之前没想到的。这段经历让我对英国乃至西方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具体运作则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认识和实践。也为我以后担任高校校长打下了基础,否则,我是不会幻想做校长的,也不会愿意做。
我在布鲁内尔大学待了十年,后来英国利物浦大学要在中国筹建西交利物浦大学,他们校长找到了我,邀请我去英国利物浦大学做副校长,并兼任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我在中国读的大学,又有在英国担任副校长的经历,他觉得我非常合适。也是在这时候,我意识到应该回中国了,为推动中国高校的国际化做一些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我人生中所走的路,并没有进行规划,包括现在做澳门大学校长。
陈志文:
其实,人生不是规划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只要一直努力下去,就会有各种机会。
宋永华:
对,是的。
中西合璧,国际化教育理想的实现
中西合璧,国际化教育理想的实现
陈志文:
您回国后在清华待了一段时间后,就到了浙江大学,担任常务副校长,并创建了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您觉得,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与西交利物浦大学有什么本质区别?
宋永华: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是浙江大学的一个国际学院。为什么叫国际联合学院?我们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进不同国家的高等教育,与来自全球的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学科下的不同高等教育理念及方式,包括课程设计、实验室安排、师资队伍招聘等等。其课程体系是全新的,既不是中国大学的,也不是外国大学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下设五个学院,分别与不同国家的不同大学进行合作,而且必须是该大学的优秀学科,如爱丁堡大学的生物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工学等。
在这种理念下,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真正实现了国际化办学。学生既能接受中国式教育,也能接受美国式教育,还有英国式教育等等。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也是内地第一所全面实施书院制的高校。第一年招生时,就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
陈志文:
您在浙江大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宋永华:
我在浙大时分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人才引进、国际化教育等,使我拥有了丰富实践经验,对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有了深入理解。最重要的是,浙江大学给了我一个机会,打造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我非常感恩这个机会和各方的支持。
陈志文:
您现在是澳门大学校长,您觉得作为一名校长,需要什么样的素养或者是能力?
宋永华:
作为一名高校校长,首先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办学定位,并且要与所在的地区和所在大学相匹配、相契合。
一方面,要有清晰的战略规划,包括人才培养战略、师资战略、研究战略、国际合作战略等。要在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对学校的现在和未来要进行布局规划。
另一方面,还要把战略规划转化为高效的战术计划。例如,澳门大学要吸引顶尖的研究人员,这是我们的战略规划,那么在战术上,我们随后推出了博士后计划、优秀博士生计划等等。
陈志文:
您为什么会选择澳门大学?您的办学理念是什么,对澳大有什么样的定位?
宋永华:
可以说是我选择了澳大,也可说是澳大选择了我。我觉得,我过往的经历比较适合澳门大学,澳门大学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我对这一类大学的理解和期待,我很认同澳门大学的发展理念,例如国际化和书院制。
我在英国待了18年,对英国高等教育及其理念的优势和不足有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回国后,在内地的两所高校也工作了9年。在澳门大学这所中西合璧的高校,我可以把两方面的经验更好的结合起来。
我到澳门大学时提出了几个办学理念,也是现在我们的办学特色:一是真正实现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化教育,例如,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管理方式的国际化等等,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拥有全球性的竞争力。二是改进完善书院制,实践全人教育模式;进一步优化学院、书院和荣誉学院等协同育人环境。三是抓住目前的发展机遇期,聚焦重点研究领域,强化跨学科合作,做出“少而精”引领世界科技前沿的创新成果。四是全面提升服务澳门跨区建设的能力。
澳门大学过去十年的飞速发展让人惊讶。未来十年,尤其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机遇下,我希望澳门大学利用好多元文化和国际化全人教育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澳门的桥梁作用。我相信,不管在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领域,澳门大学都能做出独具特色的贡献。
陈志文:
您觉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澳门大学意味着什么?
宋永华:
意味着机会。如果澳门大学只依托于澳门地区进行发展,是有局限性的,包括优质生源、实习和工作机会以及科研成果的分享转化等方面。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三地融合贯通发展,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为澳大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当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不过这是澳大一定要把握住的机会。澳大横琴新校区背靠大湾区,为粤港澳合作创造了契机。
陈志文:
澳门大学想有针对性地做什么事情?
宋永华:
作为澳门唯一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澳大将全面为把澳门建成“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及科技创新走廊做好人才及创新支撑,特别是澳大将会发挥自身的办学优势培养多元化人才,让我们的学生不仅在澳门能够做出成绩,在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在更大的范围内都能有所作为。因此,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就要融入大湾区。
同样,澳门大学对教师的科研也是这样要求,走出校园,走进大湾区。我们很多研究项目都是大湾区急需的,比如中医药、微电子、先进材料、物联网、大数据、中葡双语教育等。
陈志文:
您觉得,澳门大学在学生培养中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宋永华:
澳门大学现在有一部分是当地学生,一部分是内地和国际学生。对于当地和内地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爱国的意识,这是掌握技能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国际学生而言,要培养他们胸怀天下的胆量和情怀。澳门大学的学生无论来自哪里,或来自澳门,或来自内地,或来自非洲,要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来无论走到哪里,要通过共同努力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包括政治、经济、技术领域都是这样的。
其实,这就是大学精神。大学培养的人,一方面要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责任感,另一方面也要对人类社会有责任感。澳门大学必须要有这种意识和行动。
陈志文:
您希望用这十年办成一个什么样的澳大?澳门大学最大的优势什么?
宋永华:
我希望将澳门大学办成一所有独特人才培养理念及科研创造力的卓越大学。
澳门大学最大的优势就是国际化,它本身就是一所多元文化下的国际化大学,这是它的基因。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一优势发挥好、融合好。
共生共荣,一流大学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
共生共荣,一流大学培养一流国际化人才
陈志文:
如果让您把之前所经历的这几个不同体系、不同文化和不同制度下的大学教育做一下比较,您觉得英国、中国、中国澳门各自有什么特点?
宋永华:
大学是教育人、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不同的大学都有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和环境,但也有共性。
英国的高等教育看上去好像是“死水一潭”,其实这也反映出了它的沉静、严谨、扎实。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创造出了很多原创成果。从教育规律的角度来讲,创新是要靠时间、靠思考、靠积累才能获得的。有些人觉得英国大学房子很老旧了,大学里的人每天也有一起喝喝咖啡的习惯。但其实,这就是英国大学的一种文化,喝咖啡谈论的过程,也就是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很多火花也就在这一过程中碰撞出来了。
中国内地大学这些年的发展速度惊人,楼建的越来越快,研究设施也建得越来越先进,朝气蓬勃,生龙活虎,只争朝夕。这样的状况下,难免会出现急于求成的心态。很多项目都力求“短平快”,要在两三年内做好,但是有些项目是需要十年磨一剑才能完成的,就很少有人去做。可能是我们正处于追赶阶段,大家觉得抓紧时间出成果很重要,但对于基础科学研究来说,是要有积累过程的,是要经历长期坚持与磨砺的,往往十年、二十年后才能出重要成果。
不过,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仍是举世瞩目的,在学规模、发表论文数量及质量等方面大幅度的提升,都是让人感到很高兴的。
澳门的高等教育还处于快速发展期、机遇期,正在把东西方教育的理念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规律不断地进行优化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可以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的做,不盲目的追求数量。澳门大学希望能把西方高等教育的传统优势和内地大学只争朝夕的精神结合起来,建设一所中西结合的卓越大学。
陈志文:
从您的角度看什么是一流的大学?
宋永华:
一流大学有很多的定义。其实非常简单,在学校的校园里走一走,看看学生的神态,听听老师谈论的话题,到餐厅跟大家交流一下,就能判断一所大学是否是一流大学。
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文化、一流的办学能力、一流的学术、一流的环境。在这样的氛围下,才会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生,才能出一流的成果。
陈志文:
您觉得一流大学培养的国际化人才是什么样的?
宋永华:
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和世界担当的人才,是我对一流大学培养人才的理念基础。
第一,家国情怀。世界一流大学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对自己的国家、民族、人民有感情,知悉国情、热爱祖国,愿意为祖国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国际视野。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能站在全球或更广阔的角度去观察、把握世界各行各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并更好的为国家事业服务。
第三,全球竞争力。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竞争、整合资源、获得生存与发展空间,已成时代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特征,提高人才的全球竞争力势在必行。
第四,世界担当。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越来越具有共同性和普遍性,需要全球人民并肩携手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提升质量,从深层次思考中外合作办学
提升质量,从深层次思考中外合作办学
陈志文:
您1980年上大学,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从您的角度来看中国高等教育这40年给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宋永华:
第一个印象是1978年恢复高考。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40年的第一件大事,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很多学生没想到自己还有机会回来都市,很多教师好多年都没机会上讲台、做科研了,大家都非常珍惜机会和时间。在当时比较艰苦的环境下,大家对知识的渴望和学术的推崇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功利性质。
第二个印象是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了。我1991年去了英国,六七年后回国时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的硬件条件有大幅度改善提高,大学的规模、招生的人数都让我很惊讶。
第三个印象是人才、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不仅是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也包括我们内地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最近这些年,人才“归国潮”的涌现超乎我的想象,从年轻人到中年人,甚至想要“落叶归根”的老年人都回归到了中国教育,回归的人数和水平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另外,我国高校现在培养的博士人才质量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陈志文:
您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外合作办学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
宋永华:
就如现今经济社会发展一样,教育也必须要进一步开放,必须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我们刚才谈了国内大学和国外大学的优势,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种方式。一方面,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提升中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能力、科学创造能力等。另外一方面,通过中外合作办学也能够把中国成功的教育模式宣扬出去,其实,国外大学也非常想借鉴中国的一些经验。
现在,中外合作办学已经走到必须以质量和内涵发展为主的阶段了,我们必须进行深层次思考。如何为高质量的中外合作办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包括政策制度的实施落实、大学治理及办学成效评价、教师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等,这些方面都是“软”的,但也是非常“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