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校长张希表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内在要求与必然选择,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应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聚、高层次人才会聚、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看来,一方面,推进基础学科建设必须发挥好评价和资源分配等政策“指挥棒”的作用,以此撬动创新;另一方面,学科交叉是创新的突破点,学科交叉上必须破除壁垒、创造条件,要让学科交叉成为创新的“策源地”之一。
陈雨露代表认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把一流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代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瞄准发展全局急需、国家安全急需、产业前沿急需,把握大势、抢占先机、追求卓越,推进更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勇做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尖兵”。
钟登华指出,当前,我国农科教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生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人才智力支撑,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对深化农科教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农高校面对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还面临不少发展瓶颈。
高松建议,加大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完善长期化、稳定性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实施“以人为本”资助模式,建立杰出科学家和基础研究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长期支持计划。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代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站在新起点上,我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持续筑牢基础研究和人才基础这“两个基础”,争做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排头兵与先行者。
薛其坤说,科学技术的突破,不但需要科学家有坚强的意志,也需要强有力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撑。现在,国家逐渐富强起来了,给科学家攀登科学高峰、攻克世界科学难题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和良好的条件。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高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全方位、全要素、各领域提升质量水平,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表示,人才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在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下争取主动权的重要战略资源。高校要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通过聚焦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源、聚焦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生态等“三个聚焦”,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李星委员说,乡村教育的全面发展是衡量乡村振兴的核心因素,没有乡村教育的振兴,就不可能有乡村的真正振兴。但目前乡村教育发展不均衡、内涵不足、师生流失突出等问题依然制约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人才的供需不匹配、总量不足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因素。
高校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为着力点,统筹推进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思想理论水平、精神境界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张平文提出,北斗产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需要加强人才队伍结构性调整,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提高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规模和质量,提升国际竞争力;重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建设相关学科创新中心,形成创新人才高地和人才体系,为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杨贤金代表说,大学是现代科学的发源地,是培育科研人才、创造科研成果的摇篮,在服务国家科技创新、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产出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代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新征程上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王希勤表示,清华大学一贯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对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借鉴和发展超越,抓住本科通专融合、本研贯通培养、研究生“顶天”“立地”结合、突破功利性教育局限等方面,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给自足贡献清华经验。
全国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指出,人才的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更要从娃娃抓起,从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入手,循序渐进、系统推进,为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代表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研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线性接续关系已被逐步打破,对基础研究的认识,已成为制约基础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了“内卷”和“躺平”两种现象,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学业与就业压力、家庭关系与个人情感等问题困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呼吁,在后疫情时代,全社会应共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疫后的心理重建,帮助其健康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追梦人”。
高校是人才培养与各类人才聚集的高地、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表示,国家应该加快实施高校分类评价改革,根据高校属性进一步优化多元分类评估指标体系,更好地发挥其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功能,并最终服务于现代化国家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言荣表示,作为大国科研的重要范式,有组织科研对于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有着特殊意义,也是当前国内高校必须要走的一条路。不过,对于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研究,有组织科研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赵长禄表示,高校应以一流人才团队为核心,努力实现“科”“教”的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融合与协同,以学科、平台、团队一体化统筹推进、系统建设,不断完善“科”的手段、筑牢“教”的基础,将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特征通过平台能力的物理手段和机制保障,切实形成融合优势。
施卫东认为,“双碳”目标对人才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实践性都有很高的要求,但国内“双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人才培养方向与产业前沿科技人才需求存在偏差,教学方法及内容缺乏创新,以培养学生设计、研究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条件不足,难以满足面向“双碳”发展的教学要求。
梅兵认为,当前,提炼和弘扬教育家精神正逢其时、意义重大。一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锻造强国之师的内在需要。二是推动教育变革转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需要。三是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涵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为有志趣、有天赋、有潜力的基础学科人才搭建了成长平台。”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说。但面对新时代新挑战,吕建表示,还需进一步优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结构布局,完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一方面要牢记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时代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努力成为原创成果的策源地,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