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正式开始
李志民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致欢迎辞。他说,新高考改革和“双一流”建设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秩序,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特色鲜明的高校当前面临着实现“逆袭”的重大机遇。详细>>
刘海峰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考试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就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高考以其公平公正赢得了社会大众的高度信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围绕高考制度的重要性、高校招生考试70年的变迁、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的成就以及高考改革的展望等四个方面展开“新中国高校招生考试70年的变迁与展望”报告。 详细>>
刘震:高考生选择专业应以
兴趣为导向 避免"功利化"
刘震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表示,新高考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教育已经前移到了中学教育,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教学都发生了改变。在大类招生政策下,考生和家长选择专业相对更容易,只要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大致方向,就可定位到一个大类上,避免了过于细分的专业造成选择困惑。建议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将眼光放长远,坚持以兴趣为导向,去除功利化色彩。详细>>
陈志文:新高考下更需打造特色专业
陈志文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做了《为什么从3+3改为3+1+2?——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报告。陈志文总编辑从高考改革的背景切入,分析了高考改革为什么由3+3模式变成3+1+2模式,并就新高考改革对中学和高校带来的影响,以及新高考各省改革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陈总编在报告中指出,新高考改革录取规则的变化,使以前的“学校挑学生”变成了现在的“学生挑学校”。详细>>
罗立祝:“一档多投”录取真正实现
高校招生自主权
罗立祝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原福建省考试院副研究员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罗立祝博士做《新高考高校招生录取模式改革研究》主题报告。罗立祝博士表示,新高考改革下,高考分数不再是高校录取新生的唯一标准,考生的专业特长、综合素质能力、学业水平能力等都可以成为高校录取新生的标准。多样化的录取标准将推动高中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组织形式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详细>>
王忠华:高校招生“脑洞大开”
背后仍需“苦练内功”
王忠华
浙江工商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
“宣传只是招式,背后才是内功。”浙江工商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王忠华,现场分享了高考改革的“浙江经验”、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宣传的应对方向与宣传重点以及浙江工商大学的经验与反思。他认为,高校招生宣传要把握与高考改革的进展相适应、与高中需求相适应、与高校特色相适应的原则和事实营销与场景营销相结合、内容营销与视觉营销相结合、情感营销与文化营销相结合的方向。详细>>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研究院(拟)筹委会
成立仪式举行
论坛最后,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与中国教育在线联合发起的中国教育在线高考研究院(拟)筹委会宣布成立。
据了解,研究院计划将组织国内教育政策、教育理论、考试招生、高中教学、职业规划等领域专家学者共同组建,并聚焦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研究领域,依据改革总体目标、高校人才选拔要求,通过课题研究、学术研讨、会议交流等形式,开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相关策略研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各级各类考试招生及教育教学机构提供服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