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英语专业八级备考辅导—阅读理解

http://en.jybest.cn  中国教育在线  爱思英语论坛  2010-01-12    

 

  特别提醒:科学填报志愿比取得好成绩更加重要。考试结束了,尽快估分选大学、确定志愿吧。请点击这里,帮你解决!

  解题技巧及步骤

  1.通读

  即"skim"(read quickly to get the main ideas)。通读采用速读法。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要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短文主旨大意。

  (2)辩识文体,掌握结构。记叙文要了解故事背景、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等主要线索。论述文要了解其中心论点及其所作的阐述。

  2.看题

  即浏览短文后面试题。在阅读试题的题干和四个选项以后,了解每个试题的考查内容和题型,以便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复读短文,寻找答案。

  3.复读

  即"scan"(read quickly without careful reading, often looking for a particular thing, such as facts, names, time, figures, etc)。复读采用跳读法。考生按照试题要求,有针对性地从短文中迅速找出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4.核读

  对感觉把握不大或较难的试题,尤其是概括归纳题、作者意图题等第,可以根据全文及各题答案,反复思考,看其是否一致,是否合乎逻辑。对细节题、推理题、词义题、图示题等等,不能仅凭主观想象,要在文中的有关段落找到根据,以做到正确无误。当然,这样做,首先要有时间的保证。通常在阅读Normal Reading 部分是可行的,但在做Speed Reading 时往往时间不允许。但是,在平时操练时,倒是可以经常采用此法,以保证阅读的准确性,并逐步提高解此类文章的速度与能力。

  解题技巧及窍门

  1.认真审题,找出文中根据

  首先要认真仔细地看清题干和四个选择项。另外,在短文中寻找试题答案时,把与试题有关的词、句、语段划出来,分别标上试题的序号,让后对照研读,作出判断。这样有利于缩小摄取有效信息的范围,做到有根有据,便于判断和复查验证,提高答题正确率。

  2.注意观察问题的类型

  阅读理解题的种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下面几种:

  A. 细节题--根据文章的内容,信息进行提问。

  B. 主旨题--询问有关文章主要内容,中心大意、作品基调、作者态度、目的。

  C. 推理题--要求考生就已获得的信息进行推理,得出原文字面上 并不出现的答案。

  D. 指代题--用于测试考生对具体词义或指代关系的识别能力。

  3.善于寻找线索

  (1)从试题的题干中找线索。即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然后在短文中找到相同的关键词或与关键词有关的词语,往往答案就在这附近。

  (2)从试题的四个选项中找线索。

  4.善于寻找同义答案,解答细节题

  细节题在阅读理解试题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它的答案一般是同义性的,即试题中的选项在短文中可直接找到,但它以另一种形式出现,表示相同的意义。这种同义形式往往有三种情况:

  (1)同义单词。即同义词、近义词,或同一词根变换成不同词性。

  (2)同义词组。包括动词词组、介词短语等。

  (3)同义结构。有时用不同句型,如:spend … (in) doing与 It takes … to do,Although …与 …as… (虽然,尽管)等等。有时用不同的语法结构,如陈述语气改成虚拟语气,从句形式用非谓语形式来表示等等。

  5.善于抓住主题句子,解答概括题

  主题句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最常见的位置在段落的开头,即"总起--分述"型。作者往往用一两句话提纲挈领地提出一个论点,然后进行展开。

  (2)较多的位置在段落的结尾,即"分述--总结"型。在结论句之前,往往it is clear that …, thus, in short, as a result, therefore, for this reason等表示推论关系的词语,可以帮助辨认主题句。

  (3)有时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两个位置上同时出现主题句。

  (4)有时出现在段落中间,往往以这种顺序叙述:引子--主题句--阐述说明。即先描述一个事例,或提出一个问题,或提出一个反面观点,然后提出作者自己的论点,阐明主题,接着围绕主题展开描述或说明。

如有相关问题,可拨打免费咨询热线:010-58443520

考试培训小助手

本科留学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学qq:437946603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外语电子周刊

推荐阅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