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北京冬奥隐藏最深的“秘密”:我们都要感谢这位兰大人!
2022-02-16 20:02:00
兰州大学校友会

  北京办一场冬奥会最需要的、也是最多的是什么?是雪。尤其是竞技类赛道上,所必需的是,密度比天然雪高3到5倍的人造“冰状雪”。

  你知道吗,2016年以前,中国造不出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最后,是下面图中的,这位其貌不扬、普普通通的中国老头,造出了“冰状雪”,实现了今天中国冬奥会的用雪自由!他的名字应该被永远铭记!他就是:秦大河。

  秦大河是谁?他说自己是一个普通人。1947年出生,6岁读书,成绩平平,小学都是来来回回换了三所。在不断努力下,高中考上了兰州大学。

  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秦大河认为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人,他被分配到甘肃省一所学校教书,也许唯一的不同,就是他是全校最严厉的老师,带着三个班的数学,150个学生的作业,全部亲自批改无一遗漏。

  照着这样的路走下去,秦大河会是千千万万教师的一员。可他干了三件大事,人生从此走向不凡!1978年,秦大河改行了,从一个教数学的老师,进入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当起了研究员。

  隔行如隔山,冰川冻土的厚厚资料,就像是天书一样看得人云里雾里。冰川科考生活更是枯燥,走在茫茫雪地里,和那些冰块、积雪打交道,感觉人生仿佛也和它们一样淡然无味。但秦大河展现了他不一样的一面。

  1983年,年轻的秦大河首次前往南极工作,那个时候中国在南极没有站点,最早的长城站两年后才完工。他只能去澳大利亚的凯西站,成为其中为数不多的中国科学家,除从事实验室研究工作,秦大河还需经常外出采样钻取冰芯。这是危险的野外作业,通常在夜间进行。由于南极大陆地表覆盖冰雪,不可见地形构造多样且脆弱,意外时有发生。一次外出科考,秦大河的车队刚离开科考站不远,牵引车就坠入了冰沟。这种境况时有发生,可以说每一次外出都是拿命科考。枯燥的实验,危险的科研,足以劝退很多人。而秦大河最终留了下来,不光留了下来,他还将乏味的日子,过成了有趣的每一天。

  他爱上了摄影,冲洗胶片的暗房成了他第二个工作室;经历了十天暴风雪,他给全站队员包饺子,热气腾腾的中国美食,令国外科研人员直呼美味;南极本是一个娱乐匮乏的地方,可秦大河的到来,为这里增添了快乐,中国民族音乐在这里响起,他和站内队员们,欣赏时下最流行的披头士歌曲......

  一个能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的人,有一天,他会改变世界。秦大河,就在42岁那年,做成了第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

  1989年,来自中美苏法英日6个国家的6名队员,组成了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从南极半岛的顶端出发,开始举世瞩目的南极“长征”。6个人,4名探险家仅有两名科学家,秦大河,就是其中仅有的两名科学家之一。横跨南极,于个人而言,这是一条悲壮的征途,因为此前有无数探险家,为此献出了生命;于国家而言,这更是一项神圣的任务,因为没有一个中国人,成功横穿过南极!

  能不能活着回来?秦大河心里没有底,但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为能够受派遣参加这一历史性的活动,而感到荣幸。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即便发生意外,我也绝不后悔。”

  临行前,秦大河“舍弃”了自己的10颗牙齿,因为南极大陆没有医疗条件,牙齿的健康很重要,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吃下食物,医生建议,所有有“嫌疑”的牙齿都要拔掉。为了喜欢的科研,他就这样硬生生拔掉了10颗牙齿,才40岁出头,就只能靠满口假牙吃饭了。

  而在横穿南极之初,因为时间仓促,秦大河没学会滑雪,在雪地里行进,没有滑雪板不堪设想,怎么办?他只能踏在滑雪板上跑着前进,这比起在陆地上跑步不知要难多少倍,几乎每两分钟就摔倒一次,体力上是极大的消耗,他累得连腿都抬不起来了,就把自己拴在雪橇上拖一段路,也不知道摔了多少个跟头、流了多少汗,他终于学会了滑雪。

  在横跨南极的日子里,对生命的挑战从未缺席。他们从早八点出发,到晚六点几乎片刻不停,暴风雪的袭击令人苦不堪言,更为凶险的是穿越冰裂隙地带,冰桥表面看似坚牢,实则一踏即碎,下面就是深达几丈、几十丈的冰沟。有一次行进途中,科考队的牵引犬不小心掉进了冰隙,幸好冰沟不深,被队员们救了上来。

  而艰难的一天行进结束后,队员们都去休息了,跑了几十公里的秦大河,还要身着洁净服挖雪坑、采集雪样,观察雪层剖面变化等,每隔5个纬度,还要再挖两米深的雪坑、每2厘米采一个雪样,并将雪样装入携带的净化样品瓶中。

  他每获得一个雪样,一个新数据,一张新照片,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3个月下来,光铁锹都挖坏了三把。最后的一段路途,队员们为全力加速,要求轻装前进。 秦大河为了保住珍贵的雪样,宁愿丢掉自己的衣服,宁肯少吃几口食物,也要将它们带在身边。 风雪肆虐,他可能会冻死,也可能会饿死,却从未想过,要将雪样丢下......同行的法国队员连连摇头,说他是“疯狂的科学家”。

  如此“疯狂”的代价,换来了震撼世界的成果。整整220天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完成了横跨南极大陆的探险。

  而秦大河,不光成为中国横跨南极第一人,他更以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毅,带出了800多个珍贵的雪样,

  迄今为止,他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

  尽管他消瘦了足足30斤,脱下衣服已经皮包骨头,

  可他仍洋溢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笑容。为什么一定要到南极?为什么为了雪样生死都不顾?

  因为早在百年前,英国就率先宣称南极领土主权,此后共7个国家声索南极主权。尽管后来美苏牵头,12个国家缔造的《南极条约》,宣告南极为全人类共有,仅限科考研究,但上述国家从未彻底放弃主权争夺。而秦大河作为一个中国人,完成了这次横穿南极大陆的壮举,不光在科研上,成功填补了世界冰川学领域空白,更极强的捍卫了祖国利益。

  横跨南极之后,秦大河成为享誉中外的冰川学家,但他拒绝了所有的媒体采访,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南极带回来的800多个雪样,等着他去分析研究,为此,他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冰芯实验室。通过他的雪样分析成果,中国在对南极的认知中,开始从跟跑奔向领跑。 2013年,秦大河再一次惊艳世界,他获得了沃尔沃环境奖。沃尔沃环境奖,是实践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励,被誉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诺贝尔奖”,是最具世界影响力的环境科学年度奖项。该奖成立几十年了,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站上领奖台!

  一辈子和冰雪打交道,秦大河在70岁高龄之际,为中国办了第三件大事。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人造雪技术的不断更新,冬季冰雪运动成为时代热点赛事。但对于中国而言,人造雪起步太晚,国外又实行技术封锁,我们无法拿到赛道用雪参数标准,很长一段时间,国内赛道雪务技术几乎空白,在2016年以前,中国甚至造不出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我们的运动员没有合适的场地,训练只能去国外“找场子”。

  而就在这个时候,北京申冬奥成功了,喜悦的同时又有苦涩,因为一个即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不能连一条冰状雪赛道都没有!“造出中国人的冰状雪!”这个艰难的攻坚任务,最终落在了秦大河的肩上。他已经70岁了,一肩扛起,组建冬奥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组的责任,一肩又担起造出冰状雪的科研攻坚。

  距离冬奥会只有短短的五年,每一天都要争分夺秒。秦大河和团队,就在黑暗中摸索,好不容易有了突破,请来西方专家考核,人家用脚踩一踩就说不合格,哪里不对不说,更不会提供任何数据和方法。 没有冰状雪的含量标准,未来北京冬奥会的每一步,都将是寸步难行。秦大河和攻坚队拼了命一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制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几乎是住进了试验区,零下20几度的寒冷中,一干就是超过11个小时。四年奋战之后,中国终于突破了这项艰难的人造雪技术!我们可以在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实施相应的人造雪密度,真正实现了中国人的用雪自由!并且这项技术,还可以保护我国正在融化的冰川。有了这项科研技术的支持,中国的冰雪事业将会得到蓬勃发展。

  如今,北京冬奥顺利开幕举办,我们的冰状雪赛道完全达到国际标准,为冬奥会提供最坚强的后盾。而所有人都不知道,这艰难不易的冰状雪背后,凝聚着一位“中国老头”的心血。

  “我要让我的脚印,印遍地球上的任何角落。”这是秦大河小学时写过的一句话,后来,他成为中国横跨南极第一人,中国获得沃尔沃环境奖第一人,中国造出冰状雪第一人......他为这个国家默默做了那么多,本该是光芒满身的巨星,但他却事了拂尘去,深藏功与名,他说:我只是一个科研人,一个普普通通的秦大河。

  一生逆流而上,平凡终能造就不凡。今天,为奥运健儿加油,更感谢这位为中国冰雪事业,奉献出一生的,普通却又非凡的老头:秦大河!

  让我们为兰大人,点赞!

  校友简介

  秦大河,男,兰州大学1965级地质地理系校友,地理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秦大河长期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研究,多次组织南极、北极、亚洲腹地和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与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如系统研究了南极冰盖表层雪层内物理过程和气候环境记录,有关雪层变质过程、稳定同位素比率与温度的关系、水汽和杂质来源与输送等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使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跃登国际先进行列;率先在中国西部开展雪冰现代过程和雪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实验观测研究,论证了我国山地冰芯中气候环境指标的适用性;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变化和冰芯记录的研究,揭示了地球最高海拔区域现代环境和近期气候变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冰冻圈科学系统性概念,创建了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我国气候环境变化和西部环境演变评估,促进我国与国际上的气候变化研究同步发展,为推动我国全球变化及其冰冻圈变化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和省部委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排名第一)。发表论文300余篇,论著15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