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选调生模拟题:申论模拟

http://gongwuyuan.eol.cn  来源:  作者:网络  2010-04-14    


  材料:

  1.于2009年毕业的611万名大学生,牵动着中央高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8月27日主持召开的常务会议称,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等七项措施。

  “这七大措施显示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积极态度,信号积极,方向也没错,对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会起到作用,但落实起来难度不小。”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副所长杨伟国说。

  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海旺表示,这些措施会有积极作用。他还认为,解决就业的关键在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好转、经济保持较快增速。

  有岗位最重要

  “核心问题还是要就业,最缺的还是岗位。”杨伟国逐条分析了七大措施。在他看来,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牵涉到很多细节问题——一直以来,这些地方是多数大学生“最后的选择”,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一般不可能成为首选。目前,基层政府部门的确可以增加岗位,而很多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面临困难,未必有足够的劳动力需求。

  宁波市北仑区政策研究室主任傅说,他们的公务员岗位的确比去年多了一倍,但企业能否增加岗位很难讲,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做到不裁员就算不错了。

  上海财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谭予絮表示,他们一直在引导学生改变就业观念,最近正准备携手上海有关行业协会,远赴云南、重庆、陕西等地,与那里的行业协会一起建立就业基地,实实在在为毕业生提供岗位。

  “中小企业不裁员、不减薪就不错了,难以期待他们留出岗位。”谭予絮坦言,他们08年12月曾走访中小企业,组织了分行业的小型供需见面会,“很艰苦”,09年3月还会推出就业服务月,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直辖市解决就业的潜力更大

  周海旺说,类似“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这样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一时难以看出,因为中小城市在已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落户方面,本来就没什么限制。杨伟国也表示,实际上直辖市解决就业的潜力更大。

  至于“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杨伟国分析说,骨干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确应该负起更多社会责任,但目前它们能维持现有雇用规模,就是对社会的贡献,还不清楚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岗位。他肯定了重大科研项目吸纳就业的作用,但对于这类就业,《劳动合同法》存在一定限制,怎样解决尚需考虑。

  见习制度须精心设计

  至于自主创业,杨伟国说,这是解决就业的好途径,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还需要多项配套政策跟上。

  杨伟国说,“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这一政策对创业的确有帮助,可降低创业企业的管理成本,但目前的关键是大学生尚缺乏创业能力。

  他表示,大学生不缺创业精神,但是高等教育长期以知识教育为主导,学生在独立思考、操作上的训练不足,其创业能力的提高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

  对于“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杨伟国表示,这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另外,他说,“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的思路很好,如何操作需要精心设计。

  杨伟国担心的是:如果这些未就业毕业生是到有关企业去实习,可能会影响其他毕业生就业,因为企业可能选择成本更低的见习生。

  杨伟国建议,比如国防部门可扩大岗位规模,毕竟这些部门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教育部也可适当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比如5%,“危机是周期性的,政府还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持社会稳定”。

  2.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

  (1)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大力开发基层管理和服务岗位,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工作的毕业生,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对到中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毕业生,实施相应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实行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扩大中央有关部门实施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规模。

  (2)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直辖市以外的各地城市要取消落户限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3)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更多吸纳高校毕业生,支持困难企业保留大学生技术骨干。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的单位要积极聘用优秀毕业生,高校的科研专项可吸收毕业生参与研究,其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费从项目经费中列支。

  (4)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要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对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扶持政策。

  (5)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及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

  (6)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所有高校都要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完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见习制度,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见习。在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7)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积极为离校后未就业回原籍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将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失业人员扶持政策体系,对就业困难和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重点帮扶。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工作。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和成才观。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切实解决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使高等教育进一步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3、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省级担保基金。通过省财政拨款、国内外机构和团体资助以及社会募集等形式筹集,初期由省财政拨款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作为小额贷款省级担保基金,提供贷款担保,支持青年从银行取得小额担保贷款,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创新青年创业贷款担保机制。探索通过建立青年未来信用、个人信用在全省流动、建立青年信用档案、资信评价体系、发放创业卡、创业导师联保、业务合同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进一步扩大青年创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为创业青年提供多方面的信贷支持,并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加大力度扶持青年就业创业。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将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增加,基本形成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中国的创业主体10年前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现在则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人才、大学生等加入。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但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0.3%—0.4%,大学生创业群体面临着资金、场地、行业准入、市场技术、知识等多方面的瓶颈。

  4.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据了解,多数人无法一次应聘成功: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而且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花费很大: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在求职成功后,据不完全统计:10.8%的人很满意;52%的人比较满意;不满意者仅占3.2%。另外,求职时间长也是一个因素: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有的甚至成为“校飘族”。

  5.最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就业产生不少新变化:(出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2CJY002)研究成果之一,有删节)

  (1)我国本土大学生面临国际联合办学机构竞争。近几年来,我国高教市场逐步向国外资本开放,各种形式外国教育机构的进入,产生了更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机构,他们不但提供了人才短期培训,不少教育机构还与国内大学进行联合办学,这种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直接挑战了中国本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本土高校大学生就业增强了不少的竞争对手。

  (2)人才市场更加偏重“好”专业。所谓的“好”专业或“热”专业,是指当前就业市场较紧缺的专业。近年来,影响大学生就业重要因素之一即大学所学专业是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专业偏好比大学知名度更高,一些名牌学校不合适市场专业学生就业不理想。用人单位在看重“专业”同时,还对大学毕业生的“专长”很重视,有专长的复合型人才是用人单位竞相争聘的热点。

  (3)海外归来学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冲击加剧。近几年来,留学生回国潮一浪高过一浪,直接挤压国内大学生就业空间,这些海外学子对世界经济运行规则,各国法律制度等比较了解,在国外多年的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和驾驭各国社会文化、政治制度差异的能力比较强,竞争力较强,是国内大学生就业强劲对手。

 


推荐给好友    我要收藏    我要纠错    我要打印
中国教育在线公务员APP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内容推荐

公务员电子周刊

滚动新闻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