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在2月23日启动2022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开展4周以来,已有339位教师开出本研课程631门次,占春季学期开课总门次的70%,线上教学运行平稳顺畅,相较于2020年春季呈现“组织强、办法新、提升快”的特点。
献出“拿手戏”:
让学生走心走脑不走神
有了两年前的“主播”经验,哈工大(深圳)的教师们上网课更加游刃有余,各个网课平台使用很“溜”,线上互动“弹幕”不断,“云鼓掌”“云点赞”溢满主播间,师生线上互动更是成为了提高课程效率和质量水平的一个“利器”。
同学们用腾讯会议的“互动批注”功能参与课程互动
无论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授课,课堂的形式千变万化,内核却万变不离其宗——“以学生学习成效为中心”。为了这个初心,哈工大(深圳)的教师们各显神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以“老兵带新兵”的方式,让“资深主播”李君一老师做优秀经验分享,“主播”们相互学习,探索线上教学好方法;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每日将学生、督导专家、学院领导三方的听课意见形成《每日反馈简表》,在改进网课质量上不遗余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首次上网课的老师提供模拟课堂,确保“主播”们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才正式“上岗”。
“哈工大的高规格、严要求,不仅要求学生,也要求老师不断自我提升。”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陈曦老师说,从2月4日至3月4日,她以“学生”的身份在线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剑桥大学全英文教学法培训,将学习到的在线教学新方法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反响不错。
经济管理学院王世璇老师不仅能熟练地运用“主播”语言,还有意识地通过“线上投票”的方式增加师生互动频率。“通过投票的方式让同学们做一些课堂习题,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这种方式在线下教学中也可运用。”“主播”经验为王世璇老师线下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考。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刘彤宙老师在《环境流体力学》网课上,邀请同学当他的“课程搭档”,在“开麦”互动、一问一答中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学生反馈更好地调整课程进度。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董广忠老师是小白“主播”。初次当“主播”,他非常重视与学生互动、收集学生反馈,每次《自动控制实践B》上课前半小时,都会提前“开麦”与学生聊聊近况,“走近学生,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心里。”
为了提高学生上网课的注意力,不少学院“投其所好”,用小妙招“征服”学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宋伟很喜欢“主播”们播放的音乐。“学院贴心地收集学生喜欢听的歌曲形成歌单,供任课教师课前播放,听到喜欢的音乐,让我感觉跟老师之间的距离更近了,上网课也更有劲了。”
理学院多位基础大课教师的网课板书,让同学叹为观止。“严质彬老师用白板板书讲解,‘复现’教室黑板效果;杨国俅老师的高数课都不敢眨眼,满屏板书让人不敢松懈。”同学们在网课反馈问卷中提到。
老师们化身“网课达人”,离不开背后的辛勤付出。根据143份教师有效问卷反馈,54.5%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投入相较于线下教学增加40%左右,75.5%的教师对自己的在线教学效果表示满意,自己在“向学生主动发送上课提醒”“丰富与学生的交互式手段”“提前发送PPT等预习资料”等方面改进大。
最强“护卫队”:
“组合拳”为网课保驾护航
2022 年春季学期,哈工大(深圳)548名授课教师将陆续开设595门(898门次)课程。在收到学生暂缓返校的通知后,学校第一时间成立了在线教学工作组与在线教学服务团队,向613位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开展了线上教学培训,“岗前培训”到位又及时。教务部“牵手”相关部门,一周内向1520位学生邮寄了7466册教材,“课前准备”细致又贴心。
启动春季学期线上教学以来,教务部便紧锣密鼓为线上教学当好“勤务员”:全体人员100%巡课,关注各教学平台运行情况、帮助教师解决线上教学技术问题,为每个“直播间”保驾护航;校院两级督导实现听课全覆盖,给“直播间”评价和指导,推动云端课堂更专业、更出彩;课堂巡查、授课反馈、效果评估、督导改进、课程观摩、优秀在线教学案例分享等一系列“组合拳”全力出击,只为让线上教学的质量“不打折”,让同学们线上也能安心、扎实地学习。
教务部每周发布《教学工作简报》,通过多种方式探索线上教学“提质量”新路径,深化线上教学背景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教”与“学”,使之相辅相成,是线上教学工作持续反思和改进的方向。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们针对线上教学的独特性,纷纷推出了更加新颖有趣的教学设计,线上课堂也更加生动起来。在线上教学总体情况稳中有升的前提下,专家督导组也针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给出“解决方案”,要求任课教师做好在线教学“常态化”的准备,“不上无准备之课”。同时,听取广大同学们的声音,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考虑课程前移,以减轻学生返校后课程叠加实践类课程的压力,缓解学生的担忧。
线上教学最大的难点,当属实验课。设备的缺失使得很多理论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网课中提升同学们的实操能力,实验与创新实践教育中心的老师们也下了“苦功夫”。搭建并开放高性能云服务中心GPU集群,让师生远程享用校内优质软件资源;巧妙运用家里日常用品,进行物理原理讲解;在工程训练《电子工艺实习》这门课上,提前调试好三百多套课程实验设备,并一一寄到学生家中,让同学们在家也能做实验。“春日里的第一份小礼物——一块小小的MSP430F5529开发板,老师们把课程所需的实验设备,千里迢迢寄到了我的老家,老师们的严谨细致让我对上好网课充满信心。”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2020级本科生杨骏说。家长在朋友圈点赞:“孩子在家上网课收到学校寄来的实验设备,感恩学校,感恩所有!”
春季学期推出的一系列举措,保证网课向着“高质量、高规格”不断前行。网课的质量和成效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在已收集的1848份在线教学调查问卷中,同学们对第三周在线教学的总体评价明显高于开课首日、首周,超半数的同学认为学习成效较首周相比也有所提升。不少同学通过弹幕、留言板、课程QQ群等表达对网课“主播”、各教学单位的赞美和感谢。
硬核“软植入”:
“课程思政”再添新技能
适应了网课的节奏后,教师们开始游刃有余。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将“课程思政”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地融合进了线上教学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席伟健老师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他经常细心地观察同学们的关注点。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又来势汹汹,虽与同学们“云端”见面,席伟健却敏锐地察觉到同学们的所思所想。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上,他结合当下背景,“掰开揉碎”地讲解在当今世界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同学们实打实地感受到祖国的强大。“生活在中国,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强的依靠,背靠祖国,我充满自豪!”课后同学们大呼过瘾,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袁群惠老师在《无机化学III》课上,会引入前沿科技成果,培育学生科研报国的精神。“结合课程知识点,我会拓展课程内容,既引入在顶尖学术杂志《Science》上的最新研究进展,又引入燃料电池、新能源技术等与时代密切相关的科研成果。”这样安排课程,一来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励同学们学好本领,打好基础,未来更好地投身到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地方去。
网球课屏幕相见
建筑学院《开放式研究型建筑设计》网课上,宋科等任课老师把麦克风交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分组担任“主播”,为深圳市罗湖区湖贝村提出旧改方案。为了当好“主播”,准备好汇报方案,同学们深入了解罗湖区湖贝村的历史、深圳的历史甚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历史。建筑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瑞灵说,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获得专业知识的过程,更是了解和感受深圳这座城市、深刻领悟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过程。“粤港澳大湾区的设立,是意义深远的战略布局,也是祖国走向繁荣的具体表现。”她说。对刘瑞灵和她的小伙伴来说,这堂课无疑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飞船在太空中把数据传回,与地面进行通信,长距离的通信需要小信号放大器。”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陈梓浩老师在讲授《通信电子线路》课上,在讲到小信号放大器的时候,适时引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话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她说,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对我国航天事业具有极大的意义,作为从事通信领域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深感振奋。“这是我们国家的大事,是牵动亿万中国人人心的好事,同学们也很感兴趣,”陈梓浩说,“我想让同学们知道,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将成为未来为祖国做贡献的基石。”
中国教育在线 林剑 通讯员 向碧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