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华学院承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第一期数字贸易创新创业赛道师资研修班
4月27日至28日,由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广州新华学院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第一期数字贸易创新创业赛道师资研修班举行在学校东莞校区举行。来自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指导老师参加。
学校承办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指导老师研修班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第一期数字贸易创新创业赛道师资研修班开班
4月27日,第一期数字贸易创新创业赛道师资研修班开班。学校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吴喜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副主任廖倩,孙慧卿、黄高余、周慧敏、张琼、李亚芳、靳韬、庾瑞华等多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研修班培训现场
培训学员认真听讲
培训内容基于数字贸易创新创业赛道中实战对抗平台运营规划而展开,包括组建创业团队,成立创业公司,展示数字产品服务、配置智慧物流与仓储、管理数字化平台和企业清算等数字贸易关键环节。
培训老师为培训学员答疑解惑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第一期数字贸易创新创业赛道师资研修班闭幕
4月28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第一期数字贸易创新创业赛道师资研修班闭幕仪式举行。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马述忠,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易建安;广州新华学院校长、国家教学名师王庭槐,学校财务总监吴赛金、校长办公室主任黄立文、学校教学督导陈建钢、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吴喜龄等嘉宾出席闭幕式。本次闭幕式由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袁持平主持。
闭幕式现场
校长王庭槐致辞
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袁持平主持闭幕式
经济与贸易学院副院长吴喜龄介绍经济与贸易学院概况
王庭槐代表学校感谢各位嘉宾、老师对本次研修班的大力支持,并就学校的基本情况、发展历史、核心教育理念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王庭槐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论述,指出培育契合数字贸易战略新高度的数字人才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他表示,本次大赛通过实战竞赛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锤炼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实践技能,同时也为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选拔培养数字人才”提供了平台。他希望,此次研修班能提升各位老师的数字贸易教学能力,增强服务学生的专业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对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的支撑力、服务力,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吴喜龄从学院概况、特色学科建设成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特色、人才培养成效四个方面作了介绍。她希望,通过承办此次研修班,促进广州新华学院与各高校的学科建设经验交流,探索数字贸易新文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马述忠作主题报告
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易建安宣讲
活动上,马述忠作“数字营商环境及其优化”主题报告。该报告立足于数字营商环境的内涵与外延,借助于“数字+营商环境”和“数字营商+环境”的富有创新性的中国实践,从数字赋能角度研究了中国特色营商环境建设的有关问题,并根据我国数字营商环境的特点提出以数字化促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可行路径,这对现阶段我国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大胆探索。
随后,易建安作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宣讲。他回顾了前两届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的突出亮点和特色,并详细介绍了本届赛事的五大赛道,提出“国际化、国家级、数贸味”的长期愿景。
本次闭幕式同步开启线上图文直播,累计浏览次数超三千五百人次,会议反响热烈。此次学校承办研修班受到了参会老师的高度认可和赞赏,纷纷表示广州新华学院建立起了一个教师之间交流经验、分享知识、协同进步的平台,共同探索了高校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与学科竞赛的有机结合新路径,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数字贸易竞赛指导水平和教学水平。
据悉,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由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字贸易综合技能大赛组织委员会承办,是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同步推出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本届赛事已有527所高校报名参赛。为探索数字贸易教学改革与学科竞赛的深度融合,助力高校共同推动数字贸易教育发展,特开设本次师资研修班。
合影
经济与贸易学院供稿
文/孙慧卿、庾瑞华、廖倩
中国教育在线实习编辑:司徒雅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