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汲取精神力量,争做教育先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州和西柏坡参观见学有感
2024-05-14 16:05:00
中国教育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2023年,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有幸于7月13—18日与其他党员干部一起,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林州和西柏坡参观见学。其间,通过参与专题讲座、音像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沉浸式主题教育学习,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本次教育学习主要采用体验式学习的思路。在整个学习周期中,我们走进红旗渠纪念馆,回顾了当年的修渠历程;参观红旗渠的枢纽工程——分水闸,亲身感受红旗渠精神传人所秉持的信念和展现出的姿态;来到红旗渠咽喉工程之一的青年洞,重温入党誓词;走在富民路和太行天路上,感受和学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走进谷文昌纪念馆,了解“100位新中国成立 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四有书记”谷文昌事迹,学习其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走进扁担精神纪念馆,了解几代供销社人用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扁担精神;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纪念馆,近距离深入了解党在西柏坡的奋斗历程,领会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在李家庄统战部旧址,了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继往开来的光荣历史。尤其是在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正定的岁月,了解他一心为民谋幸福的事迹后,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一代人必须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因此,我们必须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传统,在不断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由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是指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西柏坡精神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

  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西柏坡精神的核心是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西柏坡精神的实质是巩固和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红旗渠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的修建从1960年2月开始,至1969年7月红旗渠工程全面完工,这项工程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红旗渠总干渠全长70.6千米,干渠支渠分布全市乡镇。30万勤劳勇敢的林县人民,苦战近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筑成了这条流淌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气质的人间天河。

  红旗渠精神以独立自主为立足点,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核心,以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为导向,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单纯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已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红旗渠精神被纳入其中。

  ()谷文昌精神

  谷文昌同志于1950年随解放军南下福建省东山县,从1955年开始在福建省东山 县任县委书记,他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改变了东山的面貌,也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敬仰。尤其是在他的带领下,干部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 在全县掀起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全民造林运动。几年过去,421座山头、3万亩沙滩,尽披绿装,万亩防沙林、水土保持林,如绿色的飘带在童山、赤地、沙丘上茁壮成长,环护着田园村舍。谷文昌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求真务实的担当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谷文昌精神是对谷文昌一生表现出的党性修养、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集中概括2015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会上谈到谷文昌的先进事迹时指出,“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当地老百姓逢年过节是‘先祭谷公,后拜祖宗’”。2015年6月,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指出,焦裕禄、杨善洲、谷文昌等同志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扁担精神

  “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扁担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扁担精神”发源于70多年前河南省石板岩乡供销社,“一根扁担挑家业,两个肩膀抬真情”曾是供销社干部职工的真实写照。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他们硬是用一根扁担、一副铁肩、一双脚板,挑去了农民需要的生活物资,挑出了群众向往的幸福生活。“不怕山高路远、不怕出力流汗、不怕重担压肩”,这是他们消除疲惫的口号,更是他们为民服务的情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读懂“扁担精神”,敢挑“大梁”,敢担重任,以“扁担精神”实现岁岁有今朝的“丰收愿景”。尽管在不同时期,“扁担精神”的内涵有所不同,但是一心为民、全力服务的实质没有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核心没有变,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灵魂没有变。

  总的来说,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这四种伟大精神,蕴含着面对困难与挑战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是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公仆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更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争做教育排头兵

  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等伟大精神,是党和人民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党员干部,必须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职责使命。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好革命精神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注重实践锻炼,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创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廉洁奉公、以身作则。此外,要积极参与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强组织认同感和凝聚力。通过不断努力,争做教育阵列的排头兵,为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要矢志不移、坚定信念

  在党的带领下,中华儿女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原动力就在于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弘扬红旗渠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精神,其实就是开展全民族理想信念教育。首先,我们要在“两个维护”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其次,我们要从知史明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研读,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从干事创业中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必须坚持知行合一,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让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要刻苦学习、强化修养

  明大势才能谋大事。我们要不断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一切新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要运用科学理论关键是要在学习上下功夫,坚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立场坚定、头脑清醒,成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表率。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纷繁复杂的群众问题、转型发展的工作压力,唯有学习方能增强本领、唯有学习才能行稳致远、唯有学习才可以赢得未来。

  高职院校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学习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常态、一种生活方式。一是要明确学习方向。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必须把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要任务,作为理论武装和思想升华的重要任务。二是要掌握学习方法。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教书育人,也要钻研学习。要学会用“挤”和“钻”的方法学习,工作忙就要“挤”出时间,看不懂的也不要怕,就用“钻”的精神去应对,如木匠钻木头一样“钻”进去学习。只要将“挤”和“钻”用好,就没有什么学不会的。三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即抓贯穿、抓结合、抓转化、抓落实。在实践中学习,又将学习转化为推动实践的强大动力,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真正把党的先进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要依靠群众、担当为民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每一个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高职院校党员干部,一是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师生。要将师生所盼所想当作第一信号,将师生需求当作第一选择,将使师生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于学校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要深怀爱民之心,自觉摆正与师生的关系。高校党员干部要广泛、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关心师生生活,急师生之所急,办师生之所需,真正与师生同向同行,从而维护、实现好师生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开展工作时,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无论是涉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事,还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小事,我们都要竭尽所能、尽快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四)要真抓实干、夙夜为公

  当前,学校有部分党员干部,存在被原有的条条框框束缚,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办事迈不开步伐、放不开手脚的情况。我们需要在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鼓舞他们的干劲。

  首先要培养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指出,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年轻干部要坚定斗争意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决不能碰到一点挫折就畏缩不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年轻干部要善斗争、会斗争,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

  其次,要抓好工作落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强调的都是实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党员干部 更要担应担之责、担该担之责、担必担之责,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事业心和 “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重实干、求实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务实重行,真抓实干,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 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即使当今中国已步入了新时代,但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仍然需要被继承和发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时刻关心群众,始终将代表、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工作的首位,我们要努力做令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争做教育阵列排头兵,脚踏实地地投身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为其添砖加瓦,形成风清气正的高职教育干部矩阵。

  来源: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副校长 丁霞

  中国教育在线实习编辑:司徒雅茵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