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师生艺术作品展在广州美术馆开幕
2024-06-18 14:44:00
广州新华学院

  6月15日,“华华之美——广州新华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师生艺术作品展”在广州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广州新华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主办,学校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霖霖书院、广东南岸至尚美术馆、学校校友会承办。活动特邀学校董事、副校长刘婉莉(霖霖),学校原副校长、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原院长蔡照波,全国青联委员、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许多思,学校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名誉院长刘海陵,执行院长杨贤春,党总支书记郑培心,副院长杨继红,副院长聂静虹、广州新华学院校友会秘书长黎安琪以及学校师生代表、校友出席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张浩主持。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主题为“华华之美”。“华”取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华”,也是学校名称“广州新华学院”之“华”;同时,“华”古意通假“花”,串联寓意学校学子所呈现的作品风格百花齐放,各有美感。以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为目标,通过展示100余件书法、架上绘画、服装设计、影像作品,探讨五个“文化传承”“实践美学”“流行时尚”“个体记忆”“懂得感恩”命题,体现了学校师生对美的独特理解与表达。展览将开展至2024年6月28日。

  

  学校董事会董事、副校长刘婉莉(霖霖)发言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名誉院长刘海陵发言

  

  全国青联委员、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许多思发言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张浩主持

  刘婉莉(霖霖)为本次展览致开幕辞,她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辛勤筹备此次作品展的团队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她表示,学校始终注重美育工作。本次艺术展不仅是美育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对广州新华美育精神的生动实践。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努力提升教育质量,不断丰富美育形式,致力于培育更多具备审美素养、拥有创新精神与能力,以及具有创作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

  刘海陵对莅临此次展览的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此次展览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老师和学生成果的凝结,充分展现了他们在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的不懈努力。近年来,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紧跟数字技术发展的步伐,持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致力于培养能够紧密贴合社会需求的艺术传媒人才,希望同学们在未来关注社会生活,用艺术的力量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许多思表示,本次展览的主题“华华之美”不仅展现出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深厚底蕴,更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神内核。希望同学们在从事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让得到心灵的浸润,从而进一步激发对艺术之美的热爱和不懈追求。

  

  教师代表、书法学专业教师汪兰婷发言

  

  学生代表丁妍雅发言

  汪兰婷认为此次展出的师生作品,不仅是对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教师们教学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各个专业教学成果的一次严格检验。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全面展示了学生们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还展现了他们在探索艺术实践中的勇气与创新精神。她对展览的成功举办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并期待通过此次展览让更多人了解到学院的教学成果和学子们学习成果。

  2023级艺术设计学院丁妍雅同学对此次展会的开展深感自豪,她认为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才华和实力,更展示了其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心灵沟通。她期待未来能继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探索与创新,为学校争光,为我国传统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展览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华文之美”,主要展示学校书法学专业的师生作品,以书法为载体,探讨“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华彩之美”,主要展示学校艺术设计学专业师生的作品,探讨“实践美学”这一命题;第三部分“华缨之美”,主要展示学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呈现当代青年人对服饰美的追求及传统价值观的使用;第四部分“华英之美”,主要展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的作品,通过青年学子的视角,记录了他们对家乡的眷恋与回忆;第五部分“华音之美”,主要展示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作品,通过他们对学校的介绍,感受到青年学子们对学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感恩的体悟。

  

  

  

  此次展览不仅是展现广州新华学院师生艺术成果的舞台,更是学校推广美育的重要实践。通过此次展览,再次点燃青年学子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从而提升学子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未来,学校将持续丰富美育内容,通过举办更多此类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进一步普及美育教育,激发更广泛的同学们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探索的兴趣,提升全校师生文化艺术的鉴赏力和创新水平。

  

  活动合影

  校记者站供稿

  文/陈冬晴

  图/冯展豪 赖舒谣 刘政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