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重要节点
每一个选择都将开启不同的未来
此刻的你,正站在人生的转折点
思考着即将做出的选择
赛道选择令你迷茫?
专业设置使你困惑?
传说“转出零门槛”的转专业是真的吗?
“二次遴选”“零调剂”“拔尖基地”
这些陌生的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
究竟多少分才能上中大?
……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山大学
听学长学姐现身说法
详细解读学校近年的
最新招生政策与人才培养特色
与你聊聊录取前后的
“悲喜苦乐”
看看这所百年学府
为追梦者准备的广阔天地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琴楼群夜景
快问快答:招生规模与学校特色
中大近年的招生规模有何变化?
2024年,学校计划面向全国各省(区、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7755人,以及华侨港澳台学生500人,招生规模跟往年相比保持稳定,略有增长。
注:2025年招生计划最终以2025年招生简章为准。
学校排名如何?
中山大学是国家985、211工程,双一流A类高校,在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居国内高校前8,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
学校在世界主流排行榜上也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若干指标已经进入国内高校第一方阵。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52个学科上榜,位居国内高校第2位。目前ESI全球排名72位,2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并列国内高校第3位,1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中大有哪些本科招生专业?哪些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学校之一,中大现已形成了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的学科布局,强大的学科实力和顶尖的教学研究水平,将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最坚强后盾!
所有招生专业都是一流本科专业!其中,学校11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最新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优势学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高峰学科数量倍增,传统文、理、医优势学科升级晋档,工科实现历史性突破。
此外,10个专业入选强基计划,11个学科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什么是“拔尖基地”?
目前中大共有11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总数位居全国高校并列第四。这些拔尖基地班包括物理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陈心陶)、历史学、数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经济学等。大一学年末,各拔尖基地集中组织学生报名,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拔尖班专门培养,而后每学年进行年度考核和动态培养管理,普通班同学仍有机会进入拔尖班,实现梦想,服务国家战略。
中山大学不同校区有什么区别?毕业证上会标注校区吗?
中大扎根广州、珠海、深圳,形成了“三校区五校园”的办学格局,广州、珠海、深圳三个校区是同一招生代码(10558)、同享培养资源、同样的毕业证书,一校三地共同支撑一个中山大学永续发展。广州校区“强优势”,珠海校区“提增量”,深圳校区“促融合”,学校通过提升理科、发展工科、做强医科、做精文科、新增农艺,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发展转变,各项事业迈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稳居国内一流大学前列。
什么时候去往各自专业所在的校园学习?大一新生为什么要集中培养?
大一新生在广州校区南校园集中培养,浸润百年中大的文化传统,来自7大学部最优秀的师资组团给新生上课。学生大二再进入各自专业所在的校园学习。
学长学姐有话说
曾浩轩
现就读于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高中毕业于广州市第二中学
我认为中山大学大一各专业在南校园集中培养有如下好处:
一是文化传承与熏陶。南校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各专业学生汇聚于此能够更好地传承学校精神。比如在具有历史感的怀士堂参加活动,新生们能深切体会学校的百年传统,这种文化氛围可以激发大家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是学术资源共享。南校园一般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不管是哪个专业的学生都能受益。学校的大型图书馆、各类学术讲座等资源集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接触到跨学科的知识。例如,理工科学生能参加人文社科类的讲座,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是增强社交多样性。不同专业的同学集中培养可以拓宽社交圈子。对于学生来说,结交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可以为未来的合作创造可能。像组织社团活动时,不同专业学生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工科学生负责技术支持,文科学生负责策划宣传等。
四是利于通识教育开展。在同一校园集中培养有利于开展通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们在接触本专业知识之前,先学习通识课程,如高数,思政等,提升综合素养,为后续专业学习提供更广阔的思维视角。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陈寅恪故居
故事分享:入校途径
增长的招生规模
丰富的专业选择
是中山大学为莘莘学子
精心准备的第一份礼物
而通向中大的道路
更是多元而包容
可谓“条条大路通中大”
入校途径除了高考普通录取,还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以及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的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等。对于广州的考生,主要是以下三种途径。
01.
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亦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20年在部分高校开始实施,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到基础学科专业中进行培养。中山大学作为国家首批强基计划试点高校,2024年是第五年面向全国的29个省(区、市)招生,共有10个专业。
中大强基具有顶尖学者支持,一个专业多个学科支撑,科教协同,本博衔接等多个优势,无疑是学生报考的一个优选。
有兴趣报考中山大学强基计划的同学,应关注中大强基后续发布的具体文件,依照中大强基“十步走”流程登录自己的学信网账号填报资料。
学长学姐有话说
黎悦天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
现就读于哲学系
高中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校
作为一名广州人,和大多数人一样,我从小接受“清北以后,就是中大”的观念。高考前父母都希望自己上中大,在详细了解中大文科强基专业的信息和相关的培养计划后,更是鼓励我填报中大的哲学“强基计划”。当时高三备考生活水深火热,没有时间充分思考,又妄自菲薄,觉得能上个985就不错了,所以强基也是给自己多一条路、多一个选择。
高考成绩出了之后,我入围了哲学强基面试名单。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茫然、犹豫、纠结,在接连好几天的深思熟虑和多方咨询后,我进一步了解到中大哲学的强大师资力量和突出优势,认识到强基计划对我未来人生路径的深刻影响,最后还是决定直面眼前的那条路——用心准备面试,剩下的交给上天的安排。
强基录取结果出来的时候,爸爸妈妈几乎喜极而泣,他们认为这是命运对我最好的安排,而且本硕博连读,他们会省了很多心。但是我一直都处于一个比较平静的状态,很高兴终于尘埃落定,努力没有白费,但更多的可能是有点遗憾与不甘,没有去到心仪的省外大学,未来的很多事情都被安排好了。
然而当我真正进入强基计划,进行了一个学期专业课的学习之后,我发现当时的迷茫和犹豫最主要还是来源于我自身对于哲学这个专业不全面、不充分的认知。一个学期过后,我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中也拥有了些许作为中大哲学人的信仰与自豪,而这一切与中大、哲学系为我提供的广阔平台和优质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对当时那个不坚定的自己说:
“勇敢往前迈一步吧,这个选择无比正确!”
02.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录取的学生与普通批录取的同学培养有区别吗?
一句话:不管什么项目录取,同权、同住、同班、同证书!
学长学姐有话说
肖寒 通过综合评价录取
现就读于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中毕业于广州市执信中学
综合评价,顾名思义,它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整体能力和发展的全面性。
记得当时的面试环节,五位教授考察我关于地质学类的相关专业问题,但考察的点并非与专业有强相关性,而是落在了综合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讨论,比如对于深入乡村科研的看法和对专业的理解。我们专业对综合能力的要求不低,作为传统的工科,需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同样还要学习地理系统概论的相关知识,知识面很广,放在综合评价录取最为合适。
作为提前批录取批次里的录取方式,综评能让即使未到达普通录取批次最低分数线的同学们也通过综合素养的考察进入中山大学,对于考生而言无疑是一个经济的选择,绝佳的机会。对于渴望进入中山大学而又担心分数不够的同学们不妨考虑报名综合评价,相信你会收获一段美好的大学生活。
何亮 通过综合评价录取
现就读于计算机学院
高中毕业于广州市第三中学
我来自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通过2024年的综合评价进入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专业的综合评价和其他专业不同,需要NOIP一等及以上奖项才能报名,其测试分为机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类似NOIP的考试,采用OI赛制,在四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5个算法题,难度大概是对标CSP提高组到省选。第二部分是和其他综评专业一样的面试,会随机抽取一些题目并当场口述回答,不能透露个人信息,但可以结合一部分自己的经历等回答。最后会按照两部分考试的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合成一个综评校测的综合分(占15%),结合高考分(占85%)得到综评的总分,从高到低录取。
个人感觉综合评价录取对于分数的宽限还是比较大的,而且通过综评进入中大的同学很大概率在大一就能加入ACM校队。中大ACM校队的水平很强,今年中大二队获得了CCPC重庆站的冠军,在ICPC成都站获得学校排名前四(仅次于清北和浙大)并进入世界总决赛。
欢迎各位对ACM竞赛以及中大百年的人文底蕴感兴趣的高手们报考中山大学!
注:往年考生的考试经历仅供参考,请以实际情况为准。
周欣 通过综合评价录取
现就读于公共卫生学院
高中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高三时的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一时兴起的报名,会让综合评价牵起我和中大的缘分。
那是高三的一个下午,我的好友在和我一起漫步散心的时候突然问我:“中大最近在接收综合评价的报名,你想不想去试试?”彼时的我还懵懂,不曾了解过中大有那么丰富的招生渠道,于是打电话给爸爸讨论这件事。爸爸和我了解相关政策后,果断收集了相关资料,办了报名的各种手续。
我以为那只是很平常的一个下午,直到我收到高考成绩,各个科目都失利的现状一度让我心灰意冷。然而,过了几天我却收到了自己通过中大综合评价初筛的消息,喜爱广州也喜爱中大的我,意识到这是进入中大的又一个机会,于是开始搜集各种资料准备面试。我很感谢我的高中,除了考试,学校还很重视各种综合素质的培养,让我在面对面试的时候沉着冷静、对答如流。最终,我通过面试,被中大录取。
从得知成绩的大悲,到通过初试的重燃希望,再到通过另一条赛道近中大的大喜,这一切仅仅发生在短短的几天内,令我感慨万千。那个下午的一念之间,在几个月后重新牵起我和中大的缘分,彻底改变了我的未来。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北校园
03.
高考普通录取
关于录取,还少不了回答一个
大家最最关心的问题
多少分可以上中大?
欢迎大家登录中山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历年录取分数;搜索“中大招生”微信小程序,也可以查看各专业近三年的分数线。在网上查询一分一段表,就可以确定当年相应的分数排位啦。
请大家注意,平行志愿的情况下,只要不是自己的位次跟历年位次有太大悬殊,都应该尝试冲一冲!
2024年,学校在招生录取过程中继续保持近两年的成熟做法,按院系专业招生,学生录取的时候即确定了被录取的院系。学校在全国普通本科录取实施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招生政策:“零调剂、不退档、认加分、无级差”,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
零调剂:报满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不会调剂到未报考的专业。
不退档:政审和体检合格且报满专业志愿或服从调剂则不退档。
认加分:认可考生政策性加分。
无级差:专业录取无级差。
学长学姐有话说
罗浚弘 通过高考普通录取
现就读于理学院
高中毕业于广州市第六中学
中大招生政策中对我影响最大,或者说帮助最大的一项,就是填写志愿时的“零调剂”。现在都是按专业组招生,一个专业组中有多个专业,在志愿填报系统中,一个专业组里最多可以报六个专业。中大的承诺便是,只要在一个专业组中报满六个专业,如果我们被这个专业组录取,就保证我们不会被调剂我们没有报的这六个之外的其他专业。
有些同学喜欢的专业所在的专业组中有很多专业,其中也包括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零调剂”对这些同学是非常友好的,等于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在报考的时候不会害怕自己被调剂到非常不喜欢的专业。所以,大家在填报中大志愿时可以多多留意,利用好零调剂政策,帮助自己更合理地填写志愿。最后也祝大家高考顺利!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
现身说法:
跨院系、跨专业和跨学科学习
在中大,入学时的选择
从来不是终点
更加开放灵活的培养体系
让梦想在成长中不断延展
01.
二次遴选
2024年,中大新增了4个新生二次遴选项目。目前,中大的二次遴选项目中,既有在国内最早推行博雅教育理念,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博雅学院;也有强调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如PPE、整合科学、智慧交通等;还有国际化程度高,毕业将获得中大及世界名校双学位的项目,如会展经济与管理,以及可以本硕一体化培养的环境科学与工程。部分二次遴选项目,打破了原有高考选考科目的限制,文理兼招,给全校新生更大选择空间。之后还有优中选优信息工程专业实验班,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个院系专业实行入校二次遴选。
学长学姐有话说
张恩桐 通过二次遴选
现主修PPE专业
高中毕业于广州市第五中学
第一次知道“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这个专业,还是在高考后参观学校之时。当时我对这三个学科没有任何了解,只是单纯觉得,如果能在这个专业学习,应该可以了解到这个世界的不同面向吧。
再次看见PPE,是在拆启录取通知书后发现的宣传单上。带着好奇心,我开始检索关于PPE的一切,试图了解PPE意味着什么、自己是否适合读PPE。听着关于PPE不同的声音,并没有让我对这个专业的学习有什么更具体的认知。于是,我开始阅读三个学科的入门书籍。我第一次了解到,对这个世界的运作、对自己的倾向,有哪些可能的理解,有哪些思考的工具。我不太确定我是不是最适合学PPE,对PPE有多大的热情,但是在每日的阅读中,我感觉到我对更深入地学习这些知识有更强烈的愿望。
于是,开学以后,我参加了二次遴选。可能也正是因为在了解到PPE之后的主动探索,我有幸通过笔试和面试,入读PPE专业。
在新开设的专业学习,势必遇到一些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专业不会遇到的问题。即便和专业的发展有摩擦的瞬间,我一直觉得,在PPE专业学习的时光让我收获了很多——多样的理解视角、对多元意见的包容、对自我局限的接纳......我渐渐明白怎样才能作出有意义的表达,我可以怎样和这个世界相处。我想,如果不是在PPE专业受到的培养,如果不是老师们的教导,我或许没办法做到。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东校园
02.
转专业制度
在中山大学,学生1至4年级的春季学期均可申请转专业,转出申请零门槛,各专业可以按本专业同年级人数的30%为上限接收学生,比如一个学院大一招收了300人,就可以再接收90人转入。全校转专业成功率达六成以上。如果原专业设置辅修,可申请将原专业作为辅修。灵活的转专业制度有助于学生们选己所爱,更好地投入学习。
学长学姐有话说
郑香宁 通过转专业
现就读于法学院
高中毕业于广州市第二中学
从外院到法学院,中大宽松且人性化的转专业政策,让我的法学梦在去年夏天开出了花。
进入中大之前,法学一直是我心仪的专业。虽然高考时的分数让我不足以被法学院直接录取,但向学长学姐们打听后,我了解到:近年来,许多专业的的转入名额有增加趋势。我决心试一试转专业。大一下学期,经过针对性的准备、笔试、面试,我顺利转入法学院。
在法学院学习的这半年,不论是博学又风趣的老师们,还是丰富的学术讲座资源,都让我越发坚定当初的信念。感谢中大给予我们的这个机会,让梦想与勇气都拥有了远航的可能。
03.
三级辅修制度
学校72%的院系开办了辅修课程,学生修满相应学分就可以获得辅修微专业(12个学分)、辅修专业(25个学分)、辅修学士学位(60个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等不同层级的证书,拓宽自己的跨学科视野。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进行跨院系选课,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荣誉学位项目以及参加本研贯通培养。
总之,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中大为同学们跨专业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你明确目标,持续努力,就能在中大找到自己热爱的学科专业,获得很好的发展。
学长学姐有话说
李佳佳
现就读于药学院
高中毕业于东莞市石龙中学
我是23年开始辅修心理学的。心理学系的辅修基本是在工作日的晚上开课,有一些会开在周六上午,可以自由选择。授课老师人都很好,没有比较严苛的要求,非常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了解心理学系的知识。
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
点击下方推送链接
2024年中大招什么专业?
院系咨询电话、历年分数都在这里!
通过“中大招生”微信小程序
可以查看院系专业
历年招生计划、招生简章
录取分数等官方信息
如果你还有更多问题
欢迎致电
中大招生咨询热线
86-20-84036491
扫码进入
2025年中大招生广州官方咨询群
结语
选择中山大学
意味着选择一片广阔的人生新天地
这里有尊重个性的培养理念
有成就梦想的发展空间
更有陪伴你成长的温暖力量
愿你能在这里
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期待与你在中大相见!
关注我们的后续推送
有超实用的干货分享和蛇年神秘文创~
如有任何疑问,请发送至邮箱
【sysu2025hanzhaogz@163.com】
我们将耐心为你解答!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