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高考志愿怎么填?专家:平行志愿也要讲究梯度

http://guangdong.eol.cn/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2015-11-09  字体:  

  2015年高考落下帷幕,但考生和家长随即面临着另一个“大考”——填报志愿。据悉,广东高考初步定于6月25日放榜,但考生最为关注的志愿填报工作也将于6月底开始。面对今年平行志愿数增加、一本学校和专业增多等变化,考生和家长应该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如何实现高考分数利益最大化?

  第一平行志愿组志愿数增加两个

  据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2015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继续采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但参加提前批录取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层次的院校,体育、音乐、美术类院校(专业)暂不实行平行志愿。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为最大限度降低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进一步提高考生志愿的满足率。广东省今年完善平行志愿实施办法,第一平行志愿组的院校志愿数从3个调整为5个,第二组院校志愿数量不变;“地方专项计划”院校志愿设定为1组5个;“3+证书”的院校志愿数从2个调整为3个。换而言之,今年,广东将在文史类、理工类的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A类、B类院校)相当于每个考生都拥有8个“第一志愿”。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的本科各批次均设置第一、第二两个院校志愿组。第一院校组志愿设A、B、C、D、E五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第二院校组志愿设A、B、C三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

  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每批次录取结束后,视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省招生办公室组织当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征集志愿”,组织高校进行二次录取。征集志愿的各批次均设A、B、C、D、E顺序排列的五个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

  分析:名校选择增加录取机会更多

  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黄友文解读,第一组志愿数从3个增加到5个,让学生选择增多,机会也增多,落选的几率降低了。5个志愿,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余地,有利于学生报考。

  根据广东的实际情况,原来3个志愿数基本满足学生投档的要求,现在增加2个志愿,无疑是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这也是为了在高考改革的过程中,给学生和高校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不过,他同时表示,梯度缩小不等于分数拉平均,5个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依然会适度拉开,具体报考,还需要参照所报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

  此外,第一第二志愿里面的学校梯度会缩小,对名校的选择余地增加,机会会更多。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第一组志愿数从3个增加到5个,或许跟一本学校的招生计划增加有一定关系。

  “不服从”专业调剂选择须谨慎

  “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是否就高枕无忧呢?《高考报考学》作者姜萌认为“平行志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注意不要冒险激进,如果学校志愿间没有拉开梯度就会使自己的档案无法投出,所谓“梯度”一般是指同一批次内各院校录取分数之间的差距,处理好学校志愿“梯度”使自己“可进可退”对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另一种风险就是进档后又被退档,一旦考生被退档,就只能进入征求志愿录取,按照以往情况征求志愿很难有好的学校和好的专业。考生一定要谨慎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不要轻易“不服从”,否则进档后可能因为专业志愿无法调剂而退档。

  多年指导高三填报志愿工作的高级教师陈洋支招,选择专业时,对设专业级差的高校,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兼顾,专业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如没有专业级差的,那考生根据自己兴趣依次排列即可。

  分析:填志愿要按自己意愿排序

  往年很多考生和家长以为,“平行志愿”就是志愿组内的几个志愿绝对“平行”,把哪个志愿放在第一个、第二个都没有关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平行志愿会按照考生排在第一个的院校进行检索和录取,当第一院校已经符合的时候,就会把考生的档案提走,那么其他的几个学校就不会被录取。因此,在填写平行志愿表时,一定要注意按照自己的意向把平行志愿的ABCDE五个学校进行排序。

  陈洋支招,如果考生非常想就读某校,建议A志愿填报该校,而非常稳妥能够考进的学校填入后面的志愿。此外,要注意平行志愿投档采取一次性原则,一个考生在同一批次只能投档一次,所有检索分档好的档案都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如果投进A学校被退档后,不会再投进B学校,只能进入征集志愿。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学校查询

内容推荐
内容推荐
eol.cn简介 | 联系方式 | 网站声明 | 京ICP证140769号 | 京ICP备12045350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6号
版权所有 北京中教双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EOL Corporation
Mail to: webmaster@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