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讯 近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学子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团体一等奖,这也是中山职院首次在该赛项荣获国赛一等奖,一举奠定了该校在广东乃至全国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江湖地位”。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进行的基于“工学研创”项目工作室制的“四双融合”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校企双导师产生良好“化学反应”。
中山职院两学子(右一右二)喜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国赛团体一等奖花落中山职院
6月13日至14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在广东佛山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份、74所院校的148名选手同台竞技,中山职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吴春霜、卢晓蓉勇夺团体一等奖;指导老师龚惠兰、张承霞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大赛由国家教育部、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承办。比赛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两个部分,其中理论知识考试主要考查选手的专业理论、岗位职业素质及分析能力;实际操作包含服装设计、服装制版与工艺两个模块,服装设计模块考查选手服装创意设计、款式拓展设计、服装立体造型等技能,服装制版与工艺考查服装立裁制版、样衣工艺制作两项技能。
吴春霜、卢晓蓉两位参赛学子上大学前就喜欢画画,这为后来学习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提供了艺术素养和专业基础。
“国赛、省赛带动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山职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该校连续第5年代表广东省参加该赛项的国赛,其中4次在省赛中获得第1名,除了此次国赛一等奖,另外还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多项,今年取得的好成绩是历史性突破。
“四双融合”课改赢得特色办学“满眼春”
该校沙溪纺织服装产业学院院长刘周海分析说,中山是我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服装产业基地,尤其在休闲服装方面,配套产业链非常完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面临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缺乏问题,特别是各种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企业高水平发展。
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办学目标的中山职院,一直以来将办学融入产业镇区或产业园区,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共建产业学院,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同沙溪镇政府合作共建沙溪纺织服装产业学院,通过产业学院“工、学、研、创”项目合作构建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平台,并通过校企共建项目工作室、共同开发工作室项目课程,并依托工作室项目推进校企双导师、课堂双情境、教学双主体、校企双评价“四双融合”课程教学改革,专业办学成效显著——目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已建成广东省重点专业和省一流校高水平建设专业,搭建了广东省首批协同育人基地、广东省应用型协同创新中心“双协同平台”。
据统计,自2013年成立至今,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已累计为社会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学生570余名,其中,大部分毕业生在当地就业。目前,该专业在校生规模为500多人。2019年,该专业与岭南师范学院合作开展了3+2高本衔接教育试点合作,构建形成了中高本贯通培养体系。
刘周海表示,经过中山职院、沙溪镇政府特别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精心打造和不懈努力,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已逐步成为中山服装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服装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中小微服装企业技术服务的基地和产教融合发展的典范。
龚惠兰老师透露,“四双融合”相关课题不仅荣获中山职院第五届教学成果特等奖,还由省教育厅立项研究,通过5年的研究与应用实践,目前正处于验收阶段。其中,双导师就是学校专业教师+企业设计师或师傅,专兼职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例如和她拍档的陈应萌师傅原来是深圳一家服装企业的版房主管,2015年8月从企业转岗来校任教,他凭借在教学和校企合作上的优异成绩获评广东省技术能手、中山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