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迎着寒风,历经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韶关--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坪石),开始了我们的研学之旅。
大家走过了坪石老街(广同会馆旧址即原国立中山大学研究院),老坪石中心学校、中心幼儿园(原国立中山大学校本部),三星坪村(原国立中山大学校工学院旧址),塘口村(原国立中山大学校理学院天文台遗址)等遗址寻踪华南教育历史,并聆听了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工作专班成员何昆亮,乐昌市教育局工委办公室主任何发祥介绍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等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介绍乐昌坪石历史。
师生们聆听专家介绍历史
我们最先到达的是老坪石中心学校,并在那里举行了华南教育历史坪石研学基地怀旧基金捐款仪式。带队的学校领导提出希望能够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践行华南教育精神、落实教育帮扶措施。乐昌市市长激动地说“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师生们以及社会各界的人士以实际行动在全社会倡导了良好风尚,唤起了更多人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分体现了心系教育、情系山区的高尚情怀,也让华南教育历史在这里生根发芽,不断发扬光大。”我听后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充盈在心中。
西京古道(乐昌段)精华段入口处为乐昌市梅花镇大坪村,村内有600年历史的杨家寨。这条小道弥漫着历史的气息,脚下的每一块石头,墙上的一块块墙砖,门上的一道道裂痕,都激发了我对当时历史事件的好奇。大坪南昌起义军和红七军革命活动旧址(本体为新书房、杨氏宗祠、文昌阁)入选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到达梅花大坪村杨家寨,部队在大坪村文昌阁、杨氏宗祠、新书房等地宿营,并在杨家寨召开军事会议,史称“杨家寨军事会议”,会议作出了“智取宜章”的决定,初步拟定了湘南起义的战略方针。朱德、陈毅领导的智取宜章(年关暴动),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在中国革命发展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1931年2月3日,邓小平、张云逸率领红七军血战梅花镇,从杨家寨撤离,曾在文昌阁作临时指挥所,并把400多名伤员安置在大坪杨家寨。这一历史事件看出战争的激烈、残酷,以及当时抗战时期条件的艰苦,激起了我对先烈们由衷的敬佩之情。当时朱德、陈毅等英雄为祖国、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而且拥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爱国英雄,现在我们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参观西京古道文昌阁
坪石老街是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的校本部。通过老师的讲解得知,坪石先生在抗战时期还坚守教育,他们将中山大学师生进行多次转移,转移的条件很艰苦,他们当时只能背着书,穿着单薄的衣服,靠双腿走到学校。正是他们对教育的满腔赤诚,文化才能得以传承,人才才得以延续。老街上有三个木箱让我印象深刻,它是当时的图书馆,上面写的大字是“图书馆” 三个字的含义。木箱图书馆的其中一个含义就是携带方便,当时经常需要转移,杜定永先生时刻要带上图书,故有这样的图书馆的出现,这也是当时第一个图书馆。这也让我们看到图书的重要,读书的重要。
通过这次坪石的研学,我们收益匪浅,热爱祖国的信念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我们应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得到启发,为祖国美好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 高一英才班 罗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