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丽华的人生之问: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是健康,有人说是财富,但是有一个人却说: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这个人就是贵州师范学院知名校友、乌当中学退休老校长王丽华。
王丽华是贵州师范学院1990届中文本科毕业生。在乌当中学任教、任职期间,她曾荣获教育部先进工作者,省、市“三八红旗手”等殊荣,为乌当区基础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2016年9月,贵阳市启动了教育部关工委“老校长下乡(校)”试点工作,王丽华作为知名的退休老校长,光荣地加入了这个行列,把自己的余热奉献给了清镇市麦格民族中学和息烽县乌江复旦小学。
二、酥李之乡,她打造的是“信心工程”
麦格乡是清镇市一个边远的少数民族乡镇,文化教育比较落后。这里盛产酥李,金秋时节,果实挂满枝头。2016年9月,王丽华“老校长工作室”挂牌清镇市麦格民族中学。
初到麦格,王丽华就邀请了花溪区实验中学、乌当中学的领导和老师,组成专家团队到该校进行“现场会诊”。通过实地考察,开展多层面的访谈和问卷,认真查找问题,出台了《清镇市麦格民族中学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各种改进措施,力争“把麦格民族中学建成理念先进、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农村示范性学校,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幸福快乐的校园文化,培育成学科结构合理、教学业务精湛、教学质量显著提高的农村品牌学校。”
在麦格民族中学,王丽华和她的团队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提出课堂、课标、课例、课型、课程、课题“六个聚焦”,助力学校和教师发展。在王丽华的倡导下,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得到了规范,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王丽华促成了麦格民族中学与花溪区实验中学的合作协议,将贵州省“陈桂兰名校长工作室”引入麦格民族中学,由“陈桂兰名校长工作室”派出优秀教师到麦格中学进行教学指导,并组织两校教师开展“好课堂”“梦想课堂”系列活动。
为提升麦格民族中学教师的科研水平,王丽华请来了乌当中学教教科处,多次对该校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在王丽华的指导下,该校成功申报了市级课题《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小初衔接”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并顺利结题。
王丽华在麦格民中进行教学管理指导的同时,还着力挖掘地方民俗文化,把当地苗族和布依族的花棍舞、板凳舞融入课堂。她还利用老校长下乡专项经费,打造了学校的文化长廊,将代表当地苗族布依族文化的乐器服饰等进行陈列展示。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在2018年的清镇市统考统评中,麦格民中七年级总分从2016年的第8名提升到了第6名;八年级总分从2016年的第11名提升到了第5名。
提起王丽华老校长对麦格民中的贡献,该校校长邵平深怀感激之情,他说:“王丽华老校长团队的到来,唤醒了学校对发展的信心,唤醒教师了对专业提升的信心,也唤醒学生和家长对未来的信心。”
三、乌江河畔,她找到了“长征”与“复旦”的结合点
乌江河畔的息烽县九庄镇,是红军长征战斗过的地方,蕴含着浓郁红色文化。2005年,这里一所乡镇学校与国家著名高校复旦大学结缘,成为对口帮扶的“结对子”单位,故也冠以“复旦”之名,这便是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2019年10月,当王丽华的“老校长工作室”在这里挂牌,她心中的使命,就是要以这种自强不息的“复旦”精神,“托起明天的太阳”。
来到复旦学校,王丽华紧紧抓住“长征”和“复旦”两个词巧做文章,把红军长征的艰苦奋斗精神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结合起来,从教师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着手,提振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
为了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她主动牵线拱桥,促成了贵阳市观山湖区政协对息烽县九庄镇的教育帮扶。观山湖区政协主席刘光强疫情期间亲自带队来到该校开展调研和指导,落实了30万元的扶贫经费。此后,在观山湖区政协的联系下,贵州仁源酒业有限公司、贵州黔动力爱心公益会、贵州顺黔开发有限公司、贵阳聚成兴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4家爱心企业又向该校捐赠了10万元人民币。
为了提升学校教师水平,王丽利用自己丰富的人脉资源,先后与贵州师范大学、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贵阳市民族中学、乌当中学等学校联系,多校协力,共同助力该校的师资培训工作。
为了整合教育帮扶资源,“王丽华老校长工作室”设置了四个项目团队:一是由乌江复旦学校小学部校长胡家均带领的“学校文化建设”项目团队,二是由贵州师范大学李纯博士带领的“课程开发与建设”项目团队,三是由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贵州省小学张文敏名校长工作室”组成的“课堂教学改进”项目团队,四是由贵阳市民族中学和乌当中学组成的“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团队。
一年来,四个项目团队相互支援、齐头并进,都有不俗的表现:
——在硬件设施方面,广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校园,倾力打造“花园式”学校;加强橱窗专栏及标语的建设,提升宣传硬件;对走廊、楼道、班级、办公室、各类功能室进行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和“书香文化”。
——在校园活动方面,少先队工作,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六一”节,清明节扫墓,植树节,少年宫,班有歌声,研学旅活动……可谓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思政工作方面,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礼仪培养,文明班级、文明教室的评比等,常抓不懈,初见成效。
——在在教师培训方面,选派骨干教师到省团校参加“千校万师”培训学习,选派5名教师到观山湖区世纪城小学跟岗学习,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新教育阅读”专题培训,邀请领导和专家学校进行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贵州师范学院知名校友、贵阳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明昌的讲座《三尺讲台与使命担当》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在制度建设方面,引领学校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广泛听取教师意见,对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和补充。
——在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以“长征”和“复旦”精神为抓手,组织教师编好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在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进、少先队建设等方面做了针对性的指导和帮扶;组织教师到开阳一小开展“小学数学复习课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面对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王丽华表示,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工作室将团结各帮扶团队,补齐短板,充实帮扶内容,加强指导督促,按照三年帮扶计划不断推进工作,真正使帮扶工作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帮扶工作的开展,让乌江复旦学校小学部在各个方面得到质的提升。
四、教育帮扶,任重道远,永无止境
五年来,从清镇到息烽,从麦格到九庄,作为一名退休多年的老校长,王丽华退休不离岗,肩挑责任,播撒爱心,再次找到了她人生的价值。
面对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远景目标,在王丽华的倡议下,乌江复旦学校制定了一个新的“五年计划”:团结拼搏,努力奋斗,力争在2025年拿出新的成绩单,为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献礼。
当2021年到来之际,面对新一年的教育帮扶工作,王丽华在她工作日记上抄录下了一首诗,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的《老黄牛》: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