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传承革命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贵州民族大学70余名党员干部赴欧百川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2021-04-26 15:33:00
贵州民族大学

  参观革命先辈欧百川故居和陈列馆,缅怀其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民族团结的不朽功勋;开设“知史爱国,明史爱校”微课堂,生动讲述欧百川与贵州民族大学建校办学的历史故事;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丰富贵州民族大学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载体和平台……

  4月20日,贵州民族大学校领导褚光荣、王林、周杰、吴嶷晖、任达森,校党委委员奉振、任洁等一行赴贵州松桃县欧百川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传承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激励广大师生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继续奋斗。松桃县委书记李俊宏出席活动并致辞。贵州民族大学党群、行政、教辅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工作副书记等7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活动。

  这是一次“寻根”之旅、一次感悟之旅,更是一次誓师之旅。怀着对欧百川将军的崇敬之情,与会人员向欧百川先生敬献花篮并默哀。随后,大家走进欧百川陈列馆和欧百川故居,通过一组组照片、一份份资料、一件件实物,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了解欧百川的革命生涯和丰功伟绩,追思其身经百战、英勇奋斗的一生。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同时也是贵州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校师生深化‘四史’学习之际,我们以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牢记办学使命的主题视角来到欧百川先生故居,可谓恰逢其时,意义深远。”贵州民族大学校党委书记褚光荣说。

  传承革命精神,感悟初心使命。随后开展了“知史爱国,明史爱校”微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俊教授讲述了爱国主义人士欧百川与贵州民族大学建校办学的历史故事。

  据悉,欧百川是“八一”南昌起义功臣,是贵州省知名爱国主义人士,杰出的民族工作领导者。抗日战争期间,欧百川主动请缨出任独立34旅702团团长,奔赴抗日第一线,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保卫战等战役,历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前敌司令等职。而在建国以后,欧百川为贵州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倾注了大量精力,积极呼吁在贵州建立民族学院,并为学院的创建多次奔走,积极向西南军政委员会表达贵州各族人民的心愿,争取贺龙元帅的支持。1950年,经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研究,同意成立贵州民族学院。1951年5月17日,欧百川作为贵州省民委领导出席了学校首届学生开学典礼并发表了讲话,对学校发展给予厚望。1954年,欧百川还陪同贺龙元帅到校视察指导工作。

  “可以说,没有欧百川等老一辈领导的努力与奉献,就没有贵州民族大学的成立,也就没有贵州民族大学的今天!欧百川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民大人不畏艰难、奋勇争先!”褚光荣说。

  历经70年发展,如今的贵州民族大学,已由建校之初以民族干部培训为主,发展成为涵盖9大学科门类,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层次健全的综合性大学。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先后实现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成为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获“优秀”等次高校、贵州第二家省部共建高校、更名为大学、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成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等战略目标。

  面向未来,蓄势待发、扬帆起航。褚光荣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建党百年、建校七十年的发展新起点,贵州民族大学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发展“一二三四”总体思路,深入学习、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聚焦“党建引领、学科谋篇、创新驱动、治理保障”发展路径,持续发力,狠抓落实,推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推动学科建设和博士授权单位取得突破,全力完成奠基学校百年发展的“关键一跃”,力争早日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一流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

  随后,褚光荣与李俊宏共同为“贵州民族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双方期望以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传承和弘扬欧百川革命精神作为校县合作的精神纽带,不断深化共识,戮力共建,着力共赢,校县合作共建贵州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