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贵阳学院:“一份独特的毕业献礼”
2022-05-27 10:16:00
贵阳学院

  “毕业季以这样的一种方式结尾,独特且有意义。”马秋云在接受大学生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说道。 

  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马秋云同学成为贵州省第365例、全国第1317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的病床上,她略带疲惫却止不住笑意地松了一口气,经过近4个小时的采集,她成功捐献154毫升造血干细胞,这份“生命火种”将重新点燃一个4岁患儿的“生命之光”。

  当谈到捐献的起始时,马秋云说:“捐献是开始于一场奇妙的偶遇。”

  2019年5月的一天,下课的路上,她偶然间看到教学楼旁有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活动,不久前她恰巧在新闻里也看到过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报道。她想也许多一个人,或许就会多一份希望,便毫不犹豫选择了血液入库。

  “时隔快三年了,加之忙于毕业,我几乎都快忘了”,马秋云在今年2月的一天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的电话时十分惊讶。

  虽然她深知无血缘配型HIA完全相同的几率仅为十万分之一,但她却相信一个决定也许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所以,当对方询问是否同意捐献时,她果断同意。她本来想着一个人悄悄去完成,但工作人员还是建议她先去和家里人商量并征求父母的意见。

  马秋云告诉父母时,父亲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但更多的是担心。她便与父亲一起看案例、查数据,她的坚定和执着最终获得了父亲的支持,但她也知道父母只是悄悄地将所有的顾虑与牵挂藏在心底。

  3月9号,马秋云去医院高分采样,确定了高分相和,并于4月进行体检。由于外出需要请假,再次打乱了她悄悄进行的计划。她只好把捐献的事情告诉了班主任李老师。班主任很支持她,但为了她的安全随即与医院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确定各项流程,哪怕是一些微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4月16号,马秋云体检合格,等待捐献。在等待捐献的这段时间,她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的作息、坚持锻炼,她深知保持身体健康是这份庄严承诺的基础。

  虽然对于医院她始终还是有些害怕,但马秋云还是“专业”地向记者“科普”道:“在采集前一周,我就住进特定的采集医院,主要就是打动员剂。动员剂是为了将骨髓的造血干细胞部分调动到外周循环血液中,以便后续的捐献。有些人担心动员剂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目前看来,身体没有明显的酸痛,有一点点疲倦,但都是可以承受的。”

  马秋云在住院期间感受到了医生护士带来的温暖,她说:“准备阶段总共要注射八针动员剂,医院的医生护士、志愿者都很照顾我,尤其是在注射第三、四针动员剂的那天,医院给我熬了米白的鱼汤,志愿者杨姐给她买了很多水果和零食。”

  “5月7日到5月8号打完全部八针,5月9日就开始采样了,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啦。”她笑着告诉记者。

  当记者对马秋云表达敬佩时,马秋云却说:“在这一过程中,有人说夸我是英雄,很勇敢,很有爱心。但我觉得这仅仅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能以这样的方式去帮助别人,是我的一种荣幸。”

  “如果问我出发点是什么?我觉得是责任和感恩。当我可以挽救一个生命、给一个家庭带去希望的时候,不退缩是我的责任;总有一些美好的人和美好的事情时常鼓励着我,我始终心怀感恩,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